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7:27:21 2
專利名稱: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沼氣產氣裝置,主要是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沼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村家用沼氣的推廣,根據當地使用要求和氣溫、地質等條件,家用沼氣池的形式越來越多種多樣,有固定拱蓋的水壓式池、大揭蓋水壓式池、吊管式水壓式池、分離浮罩式池、半塑式池、全塑式池和罐式池。水壓式沼氣池要求能充分利用土壤的承受能力,池體結構受力性能要良好,但由於氣壓反覆變化,而且一般在 4 16千帕壓力之間變化時對池體的強度和燈具、灶具燃燒效率的穩定與提高都有不利的影響。又由於沒有攪拌裝置,池內浮渣容易結殼,又難於破碎,所以發酵原料的利用率不高, 產氣率偏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其結構簡單新穎,且結構受力均勻,強度大,尤其獨特的內水壓設計,在產氣和用氣的過程中,沼液面的不斷上升和下降,起到了對發酵原料不斷攪拌和破殼的作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包括有球形池體,所述球形池體分為上、下兩池體, 所述的上池體的頂部向內凹陷形成漏鬥狀的結構,此漏鬥結構部分為水壓間,上池內除水壓間的部分為發酵間;所述水壓間內開有通孔,通孔內設有水壓間連通管,所述的水壓間連通管穿過上池與下池連通,所述水壓間連通管的管底活動安裝有活動蓋,所述水壓間連通管管壁的下端開有流通益氣口 ;所述上池頂部的水壓間上蓋有上井蓋,所述上井蓋的頂部開有主池口。所述的上井蓋頂部的主池口與水壓間內開有的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位置。所述水壓間連通管管壁下端開有的流通益氣口有兩個且相互對稱排布。本實用新型中沼氣池體分為上下兩層,方便進料、清渣和維修人員的進出,避免了維修工作的安全隱患。水壓間置於上池頂部,使池內常處於封閉狀態,避免了池中的發酵物產氣流失,有效儲氣量大,沼氣池體利用率高。上池內連通的水壓間連通管留有溢氣孔,在產氣得到一定高壓時,自動向外越氣,有效避免高氣壓時溢糞,保證沼氣池和管道的使用安全。料口都是採用整體口設計,進出料方便,循環攪拌自如。池內可添放秸稈作物,有效避免秸稈漂浮,並可將秸稈的發酵率充分發揮。本實用新型中導氣管使用時連接於氣箱的最高端,使發酵原料不易接觸到氣管,避免管道堵塞,大大提高沼氣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採用大池口,方便工人安裝維修;水壓間連通管管底安裝活動蓋是為了阻止發酵間所產沼氣從水壓間連通管向上跑氣,同時水壓間設計在上池內頂部,避免了發酵原料在沼氣池內漂浮結殼。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發酵間產生沼氣時,發酵間液面下降,沼液沿著水壓間
3連通管下端兩側對應的流通溢氣孔流入水壓間,發酵間產氣越多,水壓間水位上升越高,當打開導氣管連接用戶的沼氣開關時,發酵間上方沼氣密度減少,水壓間水位下降迫使沼氣流至用戶灶具。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且結構受力均勻,強度大,尤其獨特的內水壓設計,在產氣和用氣的過程中,沼液面的不斷上升和下降,起到了對發酵原料不斷攪拌和破殼的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包括有球形池體,所述球形池體分為上1、 下2兩池體,所述的上池體1的頂部向內凹陷形成漏鬥狀的結構,此漏鬥結構部分為水壓間 3,上池內除水壓間的部分為發酵間10 ;所述水壓間3內開有通孔,通孔內設有水壓間連通管4,所述的水壓間連通管4穿過上池1與下池2連通,所述水壓間連通管4的管底活動安裝有活動蓋5,所述水壓間連通管4管壁的下端開有流通益氣口 6 ;所述上池頂部的水壓間 3上蓋有上井蓋12,所述上井蓋12的頂部開有主池口 7。所述的上井蓋頂部的主池口 7與水壓間3內開有的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位置。所述水壓間連通管4管壁下端開有的流通益氣口 6有兩個且相互對稱排布。
權利要求1.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包括有球形池體,所述球形池體分為上、下兩池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池體的頂部向內凹陷形成漏鬥狀的結構,此漏鬥結構部分為水壓間,上池內除水壓間的部分為發酵間;所述水壓間內開有通孔,通孔內設有水壓間連通管,所述的水壓間連通管穿過上池與下池連通,所述水壓間連通管的管底活動安裝有活動蓋,所述水壓間連通管管壁的下端開有流通益氣口 ;所述上池頂部的水壓間上蓋有上井蓋,所述上井蓋的頂部開有主池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井蓋頂部的主池口與水壓間內開有的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壓間連通管管壁下端開有的流通益氣口有兩個且相互對稱排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形內水壓秸稈沼氣池,包括有球形池體,所述球形池體分為上、下兩池體,上池體的頂部向內凹陷形成漏鬥狀的水壓間,上池內除水壓間的部分為發酵間;水壓間內開有通孔,通孔內設有水壓間連通管,水壓間連通管穿過上池與下池連通,水壓間連通管的管底活動安裝有活動蓋,水壓間連通管管壁的下端開有流通益氣口;上池頂部的水壓間上蓋有上井蓋,所述上井蓋的頂部開有主池口。本實用新型結構受力均勻,強度大,獨特的內水壓設計,在產氣和用氣的過程中,起到了對發酵原料不斷攪拌和破殼的作用。
文檔編號C12M1/107GK202047065SQ2011201267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明者林先發 申請人:六安市宏偉科教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