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防治害蟲黴菌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8:22:16 3
專利名稱:糧食防治害蟲黴菌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糧食防治害蟲黴菌劑,特別涉及稻穀、小麥、玉米的慢性防治害蟲黴菌劑。
眾所周知,稻穀、小麥和玉米是當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這些糧食在儲存時容易發生蟲害和黴菌,每年損失的糧食數量很大。目前,最常見的防治蟲、防治黴菌的辦法是採用毒劑燻蒸或控制溫度、溼度、缺氧管理等方法,雖取得一些效果,但不能根除,同時也要求糧庫要密封,投資昂貴,非一般糧庫所能負擔,更主要的是燻蒸的糧食含有一定量的毒物,對人民的健康有影響,尋求一種簡易可行、無毒的防治害蟲黴菌劑是當前科學家的任務。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治害蟲黴菌效果好、無毒性,一般糧庫都可方便使用的糧食防治害蟲黴菌劑。此劑水溶性高,食用前經水洗後容易清除乾淨。是新一代的糧食防治害蟲黴菌劑。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如下(1)配方(下面皆以重量份計)酸化氯化鈣 40~55硼化物(如硼酸或硼砂或氧化硼) 30~50陳皮粉 10~15(2)製備方法將上述三組份在通用研磨機中研磨成0.5微米至10微米粒徑,然後混合均勻而成。
(3)機理初步探討(a)酸化氯化鈣,是一種具有吸水性的化學藥品,吸水後具有酸性(它是由強酸弱鹼而成的鹽),一般水溶液的PH值為4-5左右。而糧食的蟲害,如玉米等谷蠹和各種黴菌已證明周圍環境的PH值在4左右就不能生存,這樣氯化鈣的加入,一面使糧食的水份降低,使蟲害不易生存,而更主要的造成糧食顆粒周圍的環境的PH在4左右,就可有效地起防治蟲害黴菌作用。
(b)硼酸或硼砂或氧化硼,這些硼化物,是傳統的解毒防腐劑。在日本專利特公開昭64-34905中是作為木材的防蟲劑。未涉及應用於糧食。在CN1065972A中雖報導用於糧食作防蟲防黴劑,但其效果也不佳,主要原因不配合氯化鈣很難達到糧食周圍環境的PH在4左右。只靠硼化物的防毒防腐較難清除玉米象谷蠹等蟲害和頑固性極強的各種黴菌。
(c)陳皮粉。是一種中藥,中醫上用於消食、行氣的常見中藥。含有各種酸類,其水浸液也具有酸性,故也能起防蟲防黴作用。
以上三種組份的組合,在協同作用下,有利於在組合物周圍造成PH為4左右的環境,這樣均勻混合分布於糧食中就能有效地起防治害蟲防黴菌的功效。
本劑是屬於慢性防治害蟲黴菌,適合於糧食存儲期間,而不是快速防治害蟲劑,一般快速殺蟲劑對人體的毒性較大。
下面的優選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但不意味著對本發明範圍的限制製備例1酸化氯化鈣的製備將市售的氯化鈣100公斤用1%鹽酸5公斤洗滌2次,控幹,於60±5℃下烘乾而成(該酸化氯化鈣4克溶於100毫升水中測得水溶液PH為4)。
製備例2防蟲防黴劑的製備稱取酸化氯化鈣42公斤,硼酸32公斤,陳皮12公斤,分別在通用研磨機內研磨,並過目篩。然後,在通用的混合器內混合均勻而成本發明的製劑(A)。
數據列於表1
製備例3和例4的組份及配方分別製得的藥劑(B)和(C)也列於表1。
應用例1(a)將製備例1所得的製劑(A),對小麥的防治試驗。在小麥中滲入4000PPM的本發明防蟲防黴劑7天後,發現谷蠹的死亡率為86.2%;玉米象的死亡率為79.4%,而未加入本發明的防蟲防腐劑的小麥則谷蠹和玉米象大量繁殖。
(b)對小麥的黴菌試驗在小麥中滲入0.5%的本發明防蟲防黴劑34天後,小麥的黴菌數量由650,000個/總減為100個/總。
試驗單位為浙江省糧食種子研究所(見附件1)。
應用例2將製備例2所得的製劑(B),對黃玉米和稻穀防蟲試驗。
(a)對黃玉米的防蟲應用在30,000公斤的黃玉米中拌入0.2%的製劑(B)。五個月後黃玉米的中、下層無蟲,上層偶爾能查到1~2頭/公斤糧食,而不加入製劑的30,000公斤黃玉米則糧層的上、中、下各層均有嚴重的蟲害出現。
(b)對稻穀的防蟲應用在30,000公斤稻穀中加入0.1%的防蟲防黴劑(B),五個月後,稻穀的中、下、層無蟲,上層偶爾能查到0-1頭/公斤糧食,而不加入製劑的30,000稻穀則三個月後蟲害發展到較為嚴重,不得不進行了燻蒸處理。試驗單位為北京東郊糧庫(見附件2)。
應用例3將製備例3所得的防蟲防黴劑(c)對小麥的防蟲防黴試驗。
(a)防蟲試驗在有書蝨的30噸小麥中加入本發明的製劑(c)半年後書蝨都死亡,而未投入製劑的30噸則有赤擬谷盜3頭/公斤糧食,幼蟲5頭/公斤糧食。
(b)抑菌試驗在30噸小麥中原黴菌為8,900個/克糧食,投入本發明的防蟲防黴劑(c),五個月後黴菌數降低到2,200個/克糧食,而未加入防蟲防黴劑(c)的30噸小麥,五個月後黴菌數增加到11,400個/克糧食。
試驗單位為北京市馬連道糧食倉庫(見附件3)應用例4即本發明的防蟲防黴劑與單獨使用硼酸效果的比較。
(a)小麥將100公斤小麥加入本發明防蟲防黴劑(A)0.4公斤,7天後谷蠹的死亡率為88%。30天後的黴菌由原米的710,000個/總減少到110個/總,而只加入硼酸0.4公斤的100公斤小麥,7天後谷蠹的死亡率為56%。30天後的黴菌由原來的710,000個/總減少到1500個/總。
(b)稻穀將100公斤稻穀加入本發明的防蟲防黴劑(B)0.4公斤,五個月後,稻穀的上層偶爾能查到害蟲0-1頭/公斤糧食,而只加硼酸0.4公斤的另100公斤稻穀的上層能查到害蟲10-15頭/公斤糧食。
(c)黃玉米將100公斤黃玉米加入本發明的防蟲防黴劑(c)0.4公斤,五個月後黃玉米的上層偶爾能查到害蟲0-1頭/公斤糧食,而只加入硼酸0.4公斤的另100公斤黃玉米,五個月後能查到害蟲20-30頭/公斤糧食。
由此可見(1)本發明的製劑(A)(B)和(C),都能起到明顯的防治害蟲黴菌作用;(2)本發明的製劑(A)(B)和(C)的防治害蟲黴菌效果遠比單獨使用硼酸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明顯的進步。
本發明製劑的優點(1)製備簡單,使用方便,效果明顯。
(2)廣泛適合於各種糧食。
(3)適於儲存期間慢性防治害蟲黴菌,對人畜無毒。
權利要求
1.一種糧用防治害蟲黴菌劑,其特徵在於其配方(重量份計)和粒度,酸化氯化鈣(0.5μ~10μ)40~55硼化物(0.5μ~10μ)30~40陳皮粉(0.5μ~10μ)10~15。
2.根據權利要求1的防治害蟲黴菌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硼化物為硼酸。
3.根據權利要求1的防治害蟲黴菌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硼化物為硼砂。
4.根據權利要求1的防治害蟲黴菌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硼化物為氧化硼。
全文摘要
一種糧食防治害蟲黴菌劑,它是由硼化物、氯化鈣和陳皮粉混合研碎而成。將其均勻地混入糧食中如稻穀、玉米、小麥中可明顯有效地防止糧食儲存中產生害蟲及發黴變質的功效。是一種最新一代的糧食防蟲防黴劑,遠比單獨使用硼化物有效。
文檔編號A01P3/00GK1132028SQ95117868
公開日1996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22日
發明者黃士超 申請人:黃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