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文具兩用盒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4:20:41 3
專利名稱:閱書文具兩用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文化用品。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簡便地將翻開的書呈立式後傾狀較平整地夾緊固定,又能裝筆、三角板等文具的閱書文具兩用盒。
現有的類似品(如可兼作閱讀書靠的兩用文具盒,中國專利公告號87212450、帶書架的文具盒,中國專利公告號87215111等)結構雖也較簡單,但使用不夠方便,且夾書效果不理想1.因書插放在盒底槽中,所以不能在書靠放的原位上而需將書往上提起一定距離才能翻動書頁。2.夾書零件分左右兩件,翻書、夾書頗感不便。3.因書靠放在盒蓋的平面上,書被夾緊後,書脊使翻開的書中部凸起,整個書面成波浪形,書中縫旁的低凹處的字體變形,因此閱書吃力易感疲勞。4.撐條(中國專利公告號87212450中稱飾條)附加在盒蓋上,影響盒蓋的外觀。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類似品比較,有1.使用較簡便;2.夾書效果好;3.便於外觀裝飾之特點。現結合
如下本閱書文具兩用盒由盒蓋1、書託4、撐條3組成的書靠部分和由盒體2、書夾5組成的書夾部分構成。盒蓋1與盒體2活動聯接。盒蓋1邊緣中部開有與撐條3截面形狀相同,但比撐條3截面略大的小孔。根據需要,撐條3可通過盒蓋1邊緣中部的小孔拿至盒蓋1外面或藏進盒蓋1裡面。撐條3的一端製成「N」形,另一端製成「U」形(側視)。盒蓋1裡面左右各有一個書託4,書託4用彈簧鋼薄板或其它彈性材料製成,其上端用膠水或小螺釘與盒蓋1固定聯接,固定聯接的上端的近處,書託4有一小角度彎折,使書託4下端與盒蓋1裡面懸離一定距離,書託4下端製成直角狀彎折。書夾5與盒體2鉸鏈聯結,並套裝扭簧。書夾5是一個長條整體,其中上部有一個小彎折和小缺口。小缺口長度的最窄處等於撐條3的寬度。
打開閱書文具兩用盒,盒體2內可裝文具,若需夾書閱讀、摘抄或做作業,則通過盒蓋1邊緣中部的小孔拿出藏在盒蓋1裡面的撐條3,使撐條3的「N」形端卡在盒蓋1小孔上撐住盒蓋1,「U」形端撐在桌面上,即可使盒蓋1成後傾固定,然後在書夾5中上部的小彎折處手指扳開書夾5,將書靠放在盒蓋1裡面的書託4上,書脊位於兩書託4之間的低凹處,書託4的直角狀彎折託住書的下部側邊於盒體之上,使之不會往下滑動,又可在書靠放的原位上翻動書頁。放手鬆開書夾5,在扭簧的作用下,書夾5夾住書的下部空白處,此時,具有彈性的兩根書託4與之配合,使書的不同厚薄的兩邊自由調節,將書較平整地呈立式後傾狀夾緊固定。移動撐條3「U」形端撐在桌面上的前後位置,可在一定範圍內調整書面與閱書視線的角度為較佳角度(基本垂直)。閱書文具兩用盒收藏、攜帶時,將撐條3通過盒蓋1邊緣中部的小孔藏進盒蓋1裡面,盒蓋1合上盒體2即成學生課本大小的盒形,書夾5中上部的小缺口則將撐條3定位,使之不會在盒內擺動。
本閱書文具兩用盒具有閱書舒適,利於學習,予防近視及脊柱後凸等功效。適宜不同大小的書、刊的閱讀、摘抄,尤其適合學生攜帶上課學習和課後做作業。
本閱書文具兩用盒結構簡單,零件少且易製造,適宜大批量生產。可採用金屬材料常法製造。盒蓋1、盒體2採用普通鐵皮文具盒的材料及製造工藝。書夾5、撐條3採用0.5至1毫米厚的鍍鋅鐵皮或不鏽鋼薄板,模具衝制。書託4採用1毫米左右厚的彈簧鋼薄板,模具衝制。書夾5、撐條3、書託4亦可採用手工製造。
本閱書文具兩用盒,除可採用金屬材料及製造工藝外,還可將零件形狀略為改變,採用塑料及塑料製造工藝製造。
權利要求1.一種由與盒體2活動聯結的盒蓋1、書託4、撐條3組成的書靠部分,由盒體2、書夾5組成的書夾部分構成的閱書文具兩用盒,盒內可放文具,撐條3撐住盒蓋1後可夾書閱讀,其特徵是書靠部分有左右各一個彈性材料製成的書託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書託4,特徵是其上端與盒蓋1裡面固聯,下端與盒蓋1裡面懸離一定距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書託4,特徵是其下端製成直角狀彎折。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蓋1,特徵是其邊緣中部開有與撐條3截面形狀相同,但比撐條3截面略大的小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撐條3,特徵是其通過盒蓋1邊緣中部的小孔,可拿至盒蓋1外面或藏進盒蓋1裡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撐條3,特徵是其一端製成「N」形,另一端製成「U」形。(側視)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書夾5是一個長條整體,與盒體2鉸鏈聯接,並套裝扭簧,特徵是書夾的中上部有一個小彎折和一個小缺口,小缺口長度的最窄處等於撐條3的寬度。
專利摘要閱書文具兩用盒,由盒體、盒蓋、撐條、書託、書夾組成。書靠放在上端與盒蓋裡面固聯的左右二書託的直角彎折上,在彈性材料製成的書託的配合下,書夾將翻開的兩邊不同厚薄的書較平整地夾緊固定,移動可藏進盒蓋裡面的撐條撐在桌面上的前後位置,可調整書面的後傾角度。本閱書文具兩用盒,攜帶、使用方便,夾書效果好。具有閱書舒適、利於學習、預防近視及脊柱後凸等功效。
文檔編號B42D9/00GK2047505SQ8920437
公開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1989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1989年3月15日
發明者楊永春 申請人:楊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