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老街一日遊(黃金周人少不扎堆)
2023-06-23 14:50:42 4
網紅打卡點
餘杭,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餘杭之美,不僅美在精緻城市、厚重人文,也美在江河湖泊、山巒疊翠。餘杭發布特推出「網紅打卡點」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去各個「網紅點」,在「打卡」中發現更美的餘杭。
黃金周已經來臨
小夥伴們別急著出遠門
小餘兒為大家推薦餘杭的「網紅打卡點」
不必遠行,
就夠你玩的了!
西溪溼地·洪園
西溪溼地·洪園西以繞城輔道為界,北至文二西路延伸段,南達五常大道,東側與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二期相連,是西溪綜合保護工程的"收官之作"。
該園佔地面積3.353平方公裡,是一個集城市溼地、農耕溼地、文化溼地於一體的國家溼地公園,主打洪氏宗族文化,被譽為「城市水鄉、洪昇故裡」,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常龍舟勝會、五常十八般武藝。
北湖草蕩
「草蕩」是北湖的俗稱,準確來說應稱為北湖溼地,位於瓶窯鎮以西,多是水窪草地、池塘、蘆葦塘等溼地環境。目之所及,都是茂密叢生的蘆葦。
攝/婁重輝
秋季蘆花盛開,從河堤上望去,白茫茫一片,遠近交錯,層層疊疊,綿延至遠處的窯山下。風吹過,簇擁生長的蘆花便搖曳出了一個柔軟的仙境。
通濟大橋
通濟橋,本名北溪橋,俗稱通濟大橋,位於杭州市餘杭區餘杭鎮西北,南北向跨於南苕溪上。
據史料記載,該橋始建於漢熹平年間(公元172—178),為三孔石拱橋。橋長50米,通高9.6米,矢高7.84米,寬8.8米,分水角寬2米,長6米。1983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攝/婁重輝
餘杭雙塔
「餘杭雙塔」指安樂塔和舒公塔,兩塔隔溪遙相對峙,形成「雙塔聳秀」景觀,是古鎮餘杭的地標性建築。
安樂塔俗稱天寶塔,位於餘杭街道東南之安樂山巔。清·嘉慶《餘杭縣誌》載:「安樂塔,吳越王子築庵養痾於此,故名安樂。」通高35.28米,塔座底徑8.6米。每層塔門南北對開。一至四層內築夾道,可逐層攀登。2011年1月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舒公塔俗稱地寶塔,位於餘杭街道塔溪村東,南苕溪北岸。舒公,明萬曆年間(1573~1620)縣令舒兆嘉,塔系舒公守餘杭時所建,故名。通高27.46米,木簷已廢。塔基寬5.7米,底層直徑3.9米,塔內中空,一至五層原有木質閣樓,沿壁有木梯可攀登,今木梯已毀。是古鎮餘杭的地標性建築。 2011年1月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安樂塔
舒公塔
南山摩崖石刻
南山摩崖石刻造像位於杭州餘杭區瓶窯鎮南山南側山腰石壁上,現有元代佛教、道教摩崖單身造像13尊,軀體高大,造型端莊,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為省級文保單位。
攝/吳牧
南山摩崖石刻造像是江南罕見的石刻群,其最大的特點是釋道像合一,除了最西邊的真武大帝像為明顯的道教造像外,其餘12尊均為佛教造像,從佛像旁的題記可知,這批佛像刻於1328年,屬於元代中後期。當年,元代僧徒利用前期採石壁面,組織工匠鑿出淺龕浮雕人物造像,由西向東綿延360多米。
攝/胡興國
空殼村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中泰鄉南峰村九曲嶺上有一個方圓100多畝的村落,當地居民稱之為「空殼村」,村民都已陸續離開,現在只剩下了幾戶人家。
「空殼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山頂,村子後面是大片茶園。九曲嶺上過去有百來戶人家,五六百人。由於地理位置的影響,村民居住在山上生活不便,於是,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逐漸有村民往山下移居,居民日漸稀少,所以形成「空殼村」。因為路偏,車路不通,上山必須步行,沿著碎石拼成的小路行走就可到達。民居房頂均蓋小土瓦,外牆用灰黑色巖碎石砌築,建築年份在五六十年以上,具有典型的山村民居特色,至今還保持著古村落的原始風貌。
江南慢村
位於中泰街道中橋村,是一個以「慢生活、慢文化」為主題,以「慢休閒,慢運動、慢娛樂」為主要業態,集鄉村體驗、養生度假、康體運動、生態觀光、果品採摘、婚紗攝影、商務遊憩等功能於一體的都市鄉村風情的慢生活休閒旅遊區。
大家都在看
烈士紀念日,向餘杭的這些英雄致敬!
國慶,天氣將有大變化~餘杭這些路段要避開!
國慶假期,要去這些地方的小夥伴注意了!
編輯/荊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