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趙剛和馮楠怎麼樣了(亮劍:趙剛和馮楠在原著裡的結局真相)
2023-06-23 15:02:12 1
田雨和李雲龍結婚以後,只在一起呆了三天便各自歸隊,李雲龍去了福建廈門,田雨回野戰醫院準備南下。
兩個多月後,田雨給李雲龍寫了一封信,訴說了她的相思之苦,同時也在信中向李雲龍介紹了自己的好友馮楠,因為她在南京碰到了就讀於金陵女子大學的馮楠以後,向她講訴了和李雲龍的戀愛經歷,馮楠聽得羨慕不已,於是,田雨想到了趙剛,覺得他倆挺般配,和李雲龍商量準備撮合這段姻緣。
田雨後來和李雲龍在福建沿海的一座城市裡安頓下來,分到了一棟哥德式小別墅,這類建築在這座城市裡特別多,於是,兩人決定分別將趙剛和馮楠叫過來見一面。
李雲龍非常清楚趙剛的性格,只有裝作有氣無力的樣子給趙剛打電話,說自己的傷口復發到處是血,快不行了,騙趙剛前來見最後一面,趙剛火急火燎的駕吉普車趕到司令部以後,看到眼前精神抖擻的李雲龍,才知自己上當了。
這一年,37歲的趙剛和18歲的馮楠,在李雲龍和田雨的撮合下見面,兩人對視的瞬間,竟碰撞出一團看不見的火花,激動之餘,馮楠竟滿含淚水,只有田雨懂得這種情緒的迸發,對了,是一見鍾情。
馮楠和趙剛互相看著對方,並異口同聲地說出:「我見過你」。
馮楠說:愛因斯坦說過,時空也能多維存在,我想,咱們可能在另一個時空裡見過,或是……夢中?
趙剛說:佛教認為人有六道輪迴,人死後過奈何橋時被灌了迷魂湯,把前世忘得精光,但也有個別被漏過的,這種人能清楚地記得前世。有可能咱們前世見過,又湊巧都躲過了迷魂湯。
說到這裡,兩人算是敲定了這份今世的姻緣,再續前緣。
在兩人的初次談話中,趙剛說他現在的追求就是為了自由和尊嚴,當有一天這兩者受到挑戰又無力改變的時候,只能選擇反抗和死亡,死亡也是一種無聲的反抗。
這句話,在趙剛生命的終點站時,現在想來卻是一種預示與決心。
李雲龍派去南京軍事學院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田雨的第一個兒子李健出世了,田雨也即將去河南洛陽的一所軍事外語學院學習三年,英俄法三門語言。趙剛被調往北京總參某部任政委,和馮楠在北京結婚。
馮楠為趙剛一共生下了四個孩子,三兒一女,女兒是老三,四個孩子依次取名自「山高水長」。
趙剛和李雲龍,一個是理想主義者,一個是現實主義者;一個是儒雅的大學生,一個粗魯的軍人,兩人卻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趙剛的直言不諱,當現實無法契合他的理想時,他的思想便會產生非常痛苦的煎熬,不吐不快。在一次公眾會議上,趙剛慷慨激昂地說出了一番驚心動魄的話,為自己遭來了禍患。
他們坐在家中的客廳裡,馮楠依偎著滿身傷痕的趙剛,馮楠已經默默地安排好了孩子們的去處,將他們全部託付給了李雲龍,然後馮楠決心一輩子守候趙剛,誓死相隨。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馮楠對趙剛說出下面這番刻骨銘心的話:
趙剛,你至死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當現實違反了你初衷時,你便有了一種幻滅感。你無力阻止現實中的醜惡,那種無奈和痛苦是很深刻的,如果帶著這種痛苦活著,你會感到生命變得毫無意義。
性格即命運。我沒有能力改變你,唯一能做到的是,始終陪伴著你,直至死亡。
那一晚,他們倆說了很多很多,也回憶了很多很多,生命的前半程在大腦中回放,馮楠講「俄國十二月黨人」的故事,那是1825年,一批青年軍官為了推翻沙皇的專制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的妻子要麼選擇與丈夫斷絕關係,繼續留在聖彼得堡當貴族;要麼隨他們一起去西伯利亞受苦25年,並剝奪貴族身份。這些妻子們堅定地選擇了後者。
黎明,趙剛對馮楠說,該上路了。馮楠淚流滿面地抱著趙剛說:「趙剛啊,我害怕,這是我的心病,我只怕當我們的肉體消失後,靈魂也會飄散。沒有了你,我太孤獨了。」
趙剛說:「你放心,我會緊緊地抓住你,你想跑都跑不掉。」,然後兩人互相微笑攙扶著消失在歷史的蒼茫中……
另一頭,是李雲龍和田雨的隱隱預感,看見遠方一顆流星劃破夜空,接著又是一顆,他們很長時間沒有馮楠和趙剛的消息了,他們去了哪兒?
李雲龍的家門口突然站滿了四個大小不一的孩子,最大的那個十五六歲,他叫趙山,四個孩子一見李雲龍就跪下放聲大哭,李雲龍卻已經什麼也聽不見了,只仿佛看見趙剛當年的模樣,他愛憐地摸著孩子們,從未有過的溫情,對田雨說:「從今天起就都是我的孩子了,六個孩子接年齡大小排序,我李雲龍上輩子肯定是積了德了,一下子有了這麼多兒女」。
那天晚上,李雲龍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臥室裡,翻著一本影集,看著他和趙剛的合影,從1941年,到1956年在北京趙剛家門前的最後一張,現在居然一別各天涯,怎能不痛心。他開始嗚咽起來,在安靜的夜晚死命咬住一塊毛巾,雙手在空中狂抓,像是要把這位老朋友的靈魂抓住一樣。
一陣撕心裂肺之後,李雲龍終於忍不住號啕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捶打著自己的胸膛,他是那兒疼呀,疼死他了,老戰友,不夠意思呀,甩甩手就走了……
李雲龍在房裡的動靜越來越大,打碎了玻璃,雙手全是鮮血,一邊咆哮 一邊哀慟,引來了田雨和警衛員小吳,田雨將李雲龍狠狠地抱住,分明感覺到李雲龍心中的那座精神殿堂在崩塌。
趙剛的四個兒女和李雲龍的兩個兒子生活在一起,李雲龍將他們按新兵的規矩訓練,趙家的四兒女從小沒有挨過父母的打,父母都是文化人,以說服教育為主,但對於李雲龍的兩個兒子來說,挨打是家常便飯,屁股經常開花,有一次田雨為了護住被父親狠狠抽打的李健,還被誤傷到了呢。
可是,趙家孩子到了李家,便要遵從李雲龍的家規,誰犯了錯誤都要挨打,女兒不挨打,但要罰站兩小時,三女兒趙水,這時候已經長到12歲了。
但是,六個孩子陪伴李雲龍和田雨的日子也不多了,在李雲龍出事的最後時刻,他又將六個孩子全部託付給了遠在東北的孔捷將軍,讓他們參軍,他和田雨磕磕絆絆地走完了十多年相互扶持的美好時光。
1998年,六個孩子齊刷刷地回到這所他們童年的老房子,房子已經歸為一位臺灣來大陸投資的商人(是楚雲飛嗎?),六個孩子中有一位是少將,其餘都是大校、上校,他們已是中年男女,站在後院面對斑斑點點血痕的灰牆,泣不成聲。
他們是趙剛的孩子,也是李雲龍的孩子,在他們也有了自己的選擇和信仰以後,終於懂得了父母的選擇和信仰,正如趙剛所說,為自由與尊嚴而奮鬥,這才是生命的存在價值!
都梁《亮劍》是作者都梁在2000年寫的首部長篇小說,和他的《血色浪漫》、《狼煙北平》、《榮寶齋》、《大崩潰》一起歸為「家國五部曲」。
原作者都梁任編劇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亮劍》也受到了很高的評價,但都梁在原小說裡,寫完了李雲龍的一生,一直到他們的兒女中年時回到曾經居住過的福建沿海小灰樓裡,去尋找當年的那些記憶,心裡五味雜陳。
看小說的感覺,前面是盪氣迴腸,後面則是無奈和心酸,前面有多震撼,後面就有多悲慟。
但不得不說,小說更讓人看得如痴如醉,這才是一個人完整的一生,有百般滋味在裡頭,人世間,活著,總是身不由己,行止不由心。
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原著小說,我覺得你可以花上一杯咖啡的錢,去完整地看一下《亮劍》這本小說,都梁的文筆老道,裡面的語言很有深度。花上一個周末,伴著一壺清茶,窩在沙發上,好好讀一讀李雲龍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