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06:37:11 3
專利名稱: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的機油泵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 結構。
技術背景汽車發動機的潤滑主要是靠汽車發動機的機油泵實現的,機油泵將潤滑油源源不 斷地供給到發動機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以減少各零部件表面的磨損。因機油泵結構的特 殊性,在機油泵製造過程中,往往採用鑄造工藝,故需要出油孔處與內部腔體相通,因而必 須要在機油泵上設置出油工藝孔來實現出油孔處與內部腔體相通。所述的工藝孔是指為滿 足工藝(加工、測量、裝配)的需要而在工件上增設的孔。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在油泵工作時 不允許滲漏,現有技術是在出油工藝孔內設置內螺紋,並在出油工藝孔內旋合有密封螺塞, 並塗膠保證密封。採用上述現有技術,在密封螺塞及出油工藝孔的內螺紋加工精度偏低或 塗膠不均勻的情況下,出油工藝孔的密封將會因長期承受高溫壓力油衝擊而失效,所以對 密封螺塞和出油工藝孔的內螺紋的加工精度及塗膠均勻度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同時也 增加了成本,即使這樣也不能完全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解決出油工藝孔密封和密封螺 塞失效問題,並降低成本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以下結構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包 括密封螺塞,所述的密封螺塞旋合在出油工藝孔內,所述的出油工藝孔內還設有隻進不出 的單向閥。採用以上結構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採用本實用新型結 構,出油工藝孔與機油泵內部腔體相通,高溫壓力油流往出油工藝孔,由於單向閥單向導通 的作用,高溫壓力油無法流出單向閥體(單向閥的流通方向為出油工藝孔自外向內方向), 即高溫壓力油無法到達密封螺塞處,從而能對出油工藝孔有效密封,防止密封螺塞失效;因 單向閥體是壓裝在工藝孔內,為剛性密封,密封效果不穩定,油液可能會有微小的洩露,洩 露出的油液將會充斥在密封螺塞和單向閥之間,當機油泵轉速降低,主油道油壓降低,充斥 在螺塞和單向閥之間的油液會頂開閥芯,油液流回出機油泵內。從而保證密封螺塞在大部 分時間內不承受高壓油液的衝擊,顯著降低密封螺塞失效風險。作為改進,所述的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體、彈簧和閥芯,所述的單向閥體與出油工藝 孔過盈配合,單向閥體內為一空腔,所述的閥芯和彈簧位於單向閥體的空腔內,單向閥體靠 近密封螺塞端開有通孔,所述的彈簧一端固定在閥芯上,另一端設有彈簧限位裝置,所述的 閥芯在彈簧的作用下頂住通孔,採用這樣的單向閥結構,密封效果好,更有效降低密封螺塞 失效風險。作為改進,所述的彈簧限位裝置為擋圈,所述的擋圈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彈簧固定在擋圈上。這樣,能更好地安裝彈簧,並對彈簧限位。作為改進,所述的擋圈上的通孔為多個小孔,這樣,採用多個小孔的結構,機油泵 內的高溫壓力油經多個小孔流入單向閥體內,油液在這個過程中,壓力下降比較大,沿程損 失也比較大,更不容易產生密封失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單向閥處於洩露 狀態)。圖中所示1、出油工藝孔,2、密封螺塞,3、單向閥體,4、彈簧,5、閥芯,6、擋圈,7、通 孔,8、小孔,A、機油泵內部油腔,B、密封螺塞與單向閥體之間形成的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包括密封螺塞2,所 述的密封螺塞2旋合在出油工藝孔1上,所述的出油工藝孔1內還設有單向閥。所述的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體3、彈簧4和閥芯5,所述的單向閥體3與出油工藝孔 1過盈配合,單向閥體3靠近密封螺塞端開口處為一通孔7,單向閥體3另一端設有擋圈6, 所述的擋圈6上設有通孔,所述的閥芯5和彈簧4位於單向閥體3內,所述的彈簧4 一端固 定在擋圈6上,另一端固定在閥芯5上,所述的閥芯5在彈簧4的作用下頂住通孔7。所述的擋圈6上的通孔為七個小孔8,擋圈中心設置一個小孔,其餘六個小孔均勻 分布在中心小孔周圍;擋圈6不僅起到安裝彈簧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降壓的作用,增大了 油液進入單向閥體內的沿程損失。A為機油泵內部油腔,也可以說與機油泵內部油腔相通的部分,B為密封螺塞與單 向閥體之間形成的空腔。如圖3所示,圖3為單向閥發生洩露時的結構示意圖,也就是說即使單向閥發生洩 露,洩露出的油液將會充斥在密封螺塞和單向閥之間形成的空腔B中,當機油泵轉速降低, 機油泵內部油腔A油壓降低,充斥在螺塞和單向閥之間的油液會頂開閥芯5,油液就會流回 機油泵內部油腔A中,從而保證密封螺塞在大部分時間內不承受高壓油液的衝擊,顯著降 低密封螺塞失效風險。以上僅就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 發明不僅局限於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如擋圈6上的小孔個數可以有變化; 單向閥的具體結構也可以有變化,總之,凡在本發明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所作的各 種變化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包括密封螺塞O),所述的密封螺塞( 旋合在出 油工藝孔(1)內,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油工藝孔(1)內還設有單向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單向閥包 括單向閥體(3)、彈簧⑷和閥芯(5),所述的單向閥體(3)與出油工藝孔⑴過盈配合,單 向閥體(3)內為一空腔,所述的閥芯(5)和彈簧(4)位於單向閥體(3)的空腔內,單向閥體 (3)靠近密封螺塞端開有通孔(7),所述的彈簧(4) 一端固定在閥芯( 上,另一端設有彈 簧限位裝置,所述的閥芯(5)在彈簧⑷的作用下頂住通孔(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簧限位 裝置為擋圈(6),所述的擋圈(6)上設有通孔,所述的彈簧固定在擋圈(6)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擋圈(6) 上的通孔為多個小孔(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包括密封螺塞(2),所述的密封螺塞(2)旋合在出油工藝孔(1)內,所述的出油工藝孔(1)內還設有單向閥;所述的單向閥包括單向閥體(3)、彈簧(4)和閥芯(5),所述的單向閥體(3)與出油工藝孔(1)過盈配合,單向閥體(3)內為一空腔,所述的閥芯(5)和彈簧(4)位於單向閥體(3)的空腔內,單向閥體(3)靠近密封螺塞端開有通孔(7),所述的彈簧(4)一端固定在閥芯(5)上,另一端設有彈簧限位裝置,所述的閥芯(5)在彈簧(4)的作用下頂住通孔(7)。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能有效解決出油工藝孔密封和密封螺塞失效問題,並降低成本的機油泵出油工藝孔密封結構。
文檔編號F16K15/04GK201851649SQ2010206084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8日
發明者羅玉龍, 胡林勇, 許培元, 鄒娟, 陳龍, 項鑫 申請人:寧波聖龍汽車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