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電源熨鬥及其使用方法
2023-06-23 13:42:31 2
專利名稱:一種無電源熨鬥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家庭用熨鬥,尤其是一種無電源熨鬥及其使 用方法。
背景技術:
家庭中一般使用電熨鬥來整熨衣物,其結構主要包括在電熨 鬥內部貼近底板處安裝一電熱管,褽鬥的後部引出有電源線, 工作時利用通電的電熱管加熱底板來整熨衣物,現有電熨鬥在 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1、由於直接使用了交流電加熱電熱管, 加上用來熨衣服的底板是導電金屬板,因而使用時存在一定的 安全隱患;2、現有褽鬥在使用過程中必然要拖著電源線工作, 給操作者帶來不便;3、結構複雜、配件多,導致成本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安全、操 作方便、結構簡單的無電源熨鬥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無電源熨鬥,包括安裝座,安裝座上設有把手,所述安 裝座的底部設有可被電磁爐加熱的厚鐵質金屬板。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無電源熨鬥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將褽鬥的鐵質金屬板朝下放置於電磁爐上;
2) 、利用電磁爐加熱褽鬥的鐵質金屬板;
3) 、利用加熱後的熨鬥來整熨衣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熨鬥底部是可被電磁加熱的厚鐵質 金屬板,本設計提出了利用家庭中常用的電磁爐來為熨鬥的厚 鐵質金屬板加熱的技術方案,解決了以往電熨鬥使用不安全的 缺點,由於沒有了電源線,因而在使用時不會給操作者帶來不 便,此外,本褽鬥的結構十分簡單,從而有效降低了其製造成 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 一種無電源熨鬥,包括安裝座1,安裝座1上設有 把手2,所述安裝座1的底部設有可被電磁爐加熱的鐵質金屬板 3。在使用時,先將熨鬥的鐵質金屬板朝下放置於電磁爐上,啟動 電磁爐,電磁爐的電磁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內的磁力在通過鐵質金屬 板3時,即在金屬內部產生無數的小渦流,使鐵質金屬板本身自行 高速發熱,鐵質金屬板可以是儲熱量大,成本低的厚鐵板,此外,也 可以是鋼板或者不鏽鋼板等其它鐵質金屬材料製成。將利用上述方 式加熱後的熨鬥即可直接用來整熨衣物,在操作一段時間後當 溫度不夠時,又可將熨鬥回電磁爐上加熱,在此過程中即使電 磁爐的開關保持在打開狀態,也只有在磁碟上放置有金屬板時才
工作,待熨鬥被拿走後,電磁爐只保持在待機狀態。
為了提高衣物的整褽質量,許多褽鬥都設置有加熱蒸汽裝 置,或者是外設有蒸汽發生器,利用氣管連接到褽鬥上,但現 有產品都存在結構複雜、零部件多、容易出現故障等缺點,本 設計的爽鬥在安裝座1設有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包括水箱
4,水箱4設有噴水按鈕5及可將水噴往被熨衣物上的噴水管6, 上述產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還可將 噴水管6設置於安裝座的前端。使用時,將噴水按鈕按下,水 從噴水管中噴向褽臺上的衣服,當高溫的熨鬥從在被打溼的衣 服上熨過時,水被汽化產生高溫蒸汽,使得整熨後的衣物更平
進一步,所述水箱4設於把手2的下方,把手2設置有通 孔21,噴水按鈕5從通孔21中伸出,使得操作時更方便。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其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 範圍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都應屬於本 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無電源熨鬥,包括安裝座(1),安裝座(1)上設有把手(2),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座(1)的底部設有被電磁爐加熱的鐵質金屬板(3)。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無電源褽鬥,其特徵在於所述 鐵質金屬板(3)是鐵板、鋼板、不鏽鋼板。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電源褽鬥,其特徵在於所述 安裝座(1)設有噴水裝置。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電源熨鬥,其特徵在於所述噴水裝置包括水箱U),水箱(4)設有噴水按鈕(5)及 將水噴往被褽衣物上的噴水管(6)。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電源褽鬥,其特徵在於所述 噴水管(6)設置於安裝座的前端。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電源褽鬥,其特徵在於所述 水箱(4)設於把手(2)的下方,把手(2)設置有通孔(21 ), 噴水按鈕(5)從通孔(21)中伸出。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電源熨鬥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 它包括以下步驟1) 、先將熨鬥的鐵質金屬板朝下放置於電磁爐上;2) 、利用電磁爐加熱褽鬥的鐵質金屬板;3) 、利用加熱後的熨鬥來整熨衣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電源熨鬥,包括安裝座,安裝座上設有把手,所述安裝座的底部設有可被電磁爐加熱的厚鐵質金屬板,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無電源熨鬥的使用方法,先將熨鬥的鐵質金屬板朝下放置於電磁爐上;再利用電磁爐加熱熨鬥的金屬板;最後利用加熱後的熨鬥來整熨衣物,本設計的熨鬥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D06F75/04GK101358428SQ20081019850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2日
發明者陳高永 申請人:陳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