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9:46:06 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汽車配件,具體是指ー種汽車噴油嘴,特別是指ー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
背景技術:
汽車噴油嘴作為電噴發動機的關鍵部件之一,它的工作好壞將嚴重的影響發動機的性能。現有的汽車噴油嘴的原理是當收到噴油信號時,電磁線圈被接通,在電磁線圈的作用下,接杆克服彈簧彈力升起,從而帶動球芯離開閥座,將壓カ燃油從噴油ロ呈霧狀噴射而出。現有的汽車噴油嘴的球芯的結構一般是在球體側面上圓周均布設置有4個缺角,SP所謂的四角球芯。這種四角球芯的缺點在幹(I)中心定位不夠準確,導致球芯毎次起跳的噴油量與理論計算的供油量存在較 大誤差,降低了汽車燃油經濟性;流量不夠順暢,流阻較大,從而導致噴油噪音大,且對球芯和閥座的磨損大,影響了噴油嘴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而提供一種中心定位準確,且噴油流量順暢、流阻小的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同軸心線且相互固定連接的接杆和球芯,所述的球芯包括有球狀本體,該球狀本體上的頭端設置有頂面缺角,所述的球狀本體相對頂面缺角的下方的側壁上呈圓周均布設置有五個側面缺角。通過本設置,利用該五個側面缺角能夠更好地保障了球芯的中心定位,因此,球芯毎次起跳的噴油量與理論計算的供油量誤差小,提高了汽車燃油經濟性,同時,該設置後,球芯的流量曲線更加平滑,流阻小,噪音低,高壓燃油對球芯和閥座的磨損小,提高了噴油泵的使用壽命。進ー步設置所述五個側面缺角所在的平面均與接杆的軸心線平行設置。通過本設置,進ー步提高球芯的中心定位精度,提高噴油精度。進ー步設置是所述的接杆上相對球芯的一側設置有凸環。該凸環用於復位彈簧抵接作用,起到彈簧座的作用。進ー步設置是所述的接杆和球芯採用不鏽鋼材質一體加工成型。進ー步設置是所述的球芯的圓度為0. 05 u m,球芯的粗糙度為0. 008 u m。本設置,進ー步使得球芯的流量曲線更加平滑,降低流阻,減少噪音和磨損。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中心定位準確,噴油量準確性高,而且噴油流量特性好,流阻小,噪音低。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介紹。
[0013]圖I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主視圖;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立體圖;圖3為圖11的A-A剖視圖;圖4本實用新型應用於汽車噴油嘴的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只用於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歩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該領域的技術工程師可根據上述實用新型的內容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如圖1-4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有同軸心線且相互固定連接的接杆I和球芯2,所述的球芯2包括有球狀本體,該球狀本體上的頭端設置有頂面缺角21,所述的球狀本體相對頂面缺角的下方的側壁上呈圓周均布設置有五個側面缺角22。本實施例該五個側面缺角22所在的平面均與接杆的軸心線平行設置,以進ー步提高球芯2的中心定位精度,提高噴油精度。此外,本實施例所述的球芯2的圓度為0. 05 u m,球芯2的粗糙度為0. 008 u m,使得球芯2的流量曲線更加平滑,降低流阻,減少噪音和磨損。另外,本實施例所述的接杆I上相對球芯的一側設置有凸環11。該凸環11用於復位彈簧抵接作用,起到彈簧座的作用。本實施例所述的接杆和球芯採用不鏽鋼材質一體加工成型。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包括有同軸心線且相互固定連接的接杆和球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芯包括有球狀本體,該球狀本體上的頭端設置有頂面缺角,所述的球狀本體相對頂面缺角的下方的側壁上呈圓周均布設置有五個側面缺角。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其特徵在於所述五個側面缺角所在的平面均與接杆的軸心線平行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杆上相對球芯的一側設置有凸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杆和球芯採用不鏽鋼材質一體加工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芯的圓度為O. 05 μ m,球芯的粗糙度為O. 008 μ 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噴油嘴的五角球芯,包括有同軸心線且相互固定連接的接杆和球芯,所述的球芯包括有球狀本體,該球狀本體上的頭端設置有頂面缺角,所述的球狀本體相對頂面缺角的下方的側壁上呈圓周均布設置有五個側面缺角。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中心定位準確,噴油量準確性高,而且噴油流量特性好,流阻小,噪音低。
文檔編號F02M51/06GK202520450SQ201220177188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趙典秋 申請人:溫州巴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