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創新城市建設(解碼十年城市品質)
2023-06-23 07:43:36 1
站在宏圖路一帶高處,俯瞰東莞國際商務區,塔吊林立、車輛繁忙,一號基坑、市政配套設施、中心公園、北部學校等項目建設一片火熱,蔚為壯觀。這是東莞實施「強心」戰略,推進「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不斷強化中心城區城市品質與內涵提升的生動實踐。
灣區時代,城市之間的競爭,不是低廉的土地資源競爭,而是人才的競爭。2017年3月份,城市品質提升「大計」,在莞邑大地徐徐鋪開。東莞提出對標對表廣州、深圳城市品質,打造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國最適宜創新創業的城市之一。
五年來,東莞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推動公共服務、城市交通、公園綠地、住房保障等全面優化升級,城市品質內涵得到極大提升,進一步吸引高素質人才來東莞安居樂業,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東莞大道鴻福路口
強心戰略
推動「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
「單車道好評!」「防雨防曬就更好了!」「地鐵可以兼顧地下過街通道功能!」「贊,趕緊開幹!」
前不久,《鴻福路街道空間方案設計》專家評審會,受到近6萬網友的關注。鴻福路山水文化軸是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建設內容之一,擬建設10公裡無障礙慢行系統,令廣大市民充滿期待。這背後,是千萬人口對東莞「城市中心」的嚮往。
▲《鴻福路街道空間方案設計》研究範圍
▲《鴻福路街道空間方案設計》總平面圖
作為全國僅有的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一直以來,以專業鎮為主導的「產業城市」發展模式,造就了東莞經濟的活躍,但也導致一定程度上的粗放、割裂、分散現象。長期以來,在外界眼中,東莞是一座「沒有中心」的城市。
2019年,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的推進,東莞新一輪城市「強心」戰略啟動。當年的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一心兩軸三片區」為重點抓手,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強化集聚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
一場前所未有的超常規、高標準城市品質升級行動在東莞中心城區鋪開。其中,優化「一心」,即行政文化中心區功能品質;提升「兩軸」,即鴻福路山水文化軸線、東莞大道時代發展軸線的功能品質;推動「三片區」,即推動東莞國際商務區、黃旗南生態科創區、「三江六岸」歷史文化區三大片區的規劃建設,為「城市之心」不斷注入活力。
「強心」戰略實施以來,通過市委、市政府快決策,相關部門與鎮街快執行、快實施,齊齊發力,中心城區城市品質大幅提升:民盈國貿中心等城市地標順利建成;廣發片區城市品質煥然一新、市民服務中心;會展西中心綠地公園配套等重點項目相繼落成,國際商務區、黃旗南、三江六岸等片區建設實質性啟動,中心城區燈光夜景、廣深高速沿線景觀品質、東莞大道十裡迎賓景觀帶等提升工程成效突顯。
去年1月21日,中心城區重點項目集中動工,中心區核心地段立體慢行系統項目、東莞大道品質提升項目、CBD中心公園項目、一號基坑項目「多箭齊發」,「一心兩軸三片區」進一步加速,東莞城市新名片正在不斷擦亮。
▲航拍市中心
提質工程
打造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居住空間的品質追求越來越高。東莞以優質生活圈建設為抓手,聚焦社區層面,從居民的需求和獲得感出發,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作,打造了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探索以人為核心的深度城市化實踐路徑。
所謂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即15分鐘步行可達,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2019年以來,我市先後制定了《東莞市15分鐘社區優質生活圈設計技術指引》《東莞市生活街區規劃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指引,強化規劃引領和成果示範,打造一批示範性品質生活圈。
在謝崗,4個「口袋公園」鑲嵌在山水湖居住小區、舊食品公司、舊農業銀行側和富盈小區對面地塊。當地居民開門見園,出門見綠,縱享品質生活。
為提升社區生活品質,謝崗謀劃打造3.09平方公裡優質生活社區示範標杆,投入11.8億元實施28個項目,重點謀劃打造了優質服務社區、居住社區、產業社區,為全市城市規劃建設,探索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鮮活經驗。
在中堂,2019年率先啟動中心片區優質生活圈建設試點工作,劃定鎮中心區1.55平方公裡範圍。在3年內投資6億元,打造覺華寺、覺華公園、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項目,以形成中堂鎮「拓空間」優質生活圈。
公園綠地,是東莞城市品質的短板。市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綠地與開敞空間僅佔總建設用地面積的2%,遠遠低於國家10%-15%的標準。
為了完善公園綠地體系,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我市提出了構建「生態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遊園」的四級公園綠地體系,實現市域範圍內公園綠地、廣場步行5分鐘覆蓋率達到80%。
同時,在空間上打造特色遊憩體系,結合東莞市山水脈絡格局、自然生態及歷史文化資源等,構建由綠道、碧道和古驛道共同組成的特色遊憩體系,依託構建東莞旗峰公園、同沙生態公園等構建翡翠綠環。
▲東莞夜景
現代都市
新一線城市形象不斷凸顯
品質交通的提升,是東莞城市品質提升的縮影。由於過去扁平化、蔓延式的發展模式,導致東莞對小汽車已形成強依賴性,全市機動車千人擁有率已經超過佛山、深圳和廣州等周邊城市,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反映了我市公共運輸基礎設施發展薄弱問題。
「十三五」期間,東莞城市空間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三位一體」的都市核心區已具雛形。東莞提出,要完善「三心三副多節點」的城市功能格局,加快推進交通強市建設,著重加強市內路網體系規劃建設,同時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與道路交通連接成網,支撐城市空間格局不斷優化。
2016年,東莞正式進入「地鐵時代」,軌道交通、高快速路、水電氣、5G網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與此同時,東莞的城市活力顯著提升。大灣區院士峰會、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男籃世界盃、亞洲馬拉松等高規格活動賽事成功舉辦,全市每年人口淨流入保持在十萬人以上。東莞生機勃勃的新一線城市形象不斷凸顯,城市吸引力、承載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聚焦群眾對品質生活的需求,東莞全力保障教育擴容提質、品質交通攻堅等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以來,全市新增道路項目各類許可99個,新增獨立停車設施項目17個,增加停車位5147個,各類項目配建停車位增加超過20萬個。
2021年,全市完成52所公辦中小學新改擴建項目,新增學位約5.38萬個。辦理了涉及教育設施的控規調整共49宗,共增加小學360班、初中541班、高中457班;供應教育用地共21宗,用地面積共1390.8畝。
未來,東莞將積極推進從「汽車都市」走向以軌道網為核心的「公交都市」,一方面,在灣區層面規劃16條城市軌道,無縫銜接穗深惠,促進灣區城市軌道網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將在市域內部通過軌道快線串聯六大片區,設計4條224公裡的「快線」以及9條272公裡的「普線」,並促進軌道網與道路、公交、慢行、綠道、碧道等「多網合一」。
文/記者 吳金華
圖/記者 藍業佐 陳棟、市自然資源局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