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5:15:36 1
專利名稱: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電線路,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於連接砼電桿杆段的法蘭。
背景技術:
輸電線路使用的砼杆塔由於受製造設備、運輸車輛、運輸條件的限制,製造長度不得超過15米。但在35KV以上輸電線路中,為保證輸電線路對地距離,其輸電桿塔一般在18米、21米、24米以上,更高可達42米。為滿足電桿長度限制,砼電桿製造廠家將錐形砼電桿分成若干杆段運到現場後拼裝、焊接,造成工序雜亂,且不能保證質量。特別是鋼圈對接焊接工序,風焊由於受天氣和操作工技術水平的高低,焊接質量經常達不到受力要求而只能採用電焊,35KV以上線路施工一般在野外,經常碰到沒有電源的問題,給現場施工帶來一定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一種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利用這種內法蘭對接電桿時,簡單而方便。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對接鋼圈的右端安裝對接法蘭,對接鋼圈的左端安裝鋼圈,在鋼圈的右端安裝張力法蘭。
鋼圈的右端位於對接鋼圈的左端外面,在鋼圈的左側與對接鋼圈的左端之間形成可以焊接非預應力鋼筋的一段外壁。
在鋼圈的外面安裝軸向布置的加強板。在張力法蘭與對接法蘭間的對接鋼圈外連接多塊軸向布置的加強筋。在張力法蘭上沿周向均勻地設置用於連接預應力鋼筋的貫通孔,該貫通孔位於加強板之間。在對接法蘭上沿周向均勻地設置用於對接電桿的貫通孔,該貫通孔位於加強筋之間。
採用這種內法蘭對接電桿時,只需運到現場,多段組裝排序後用螺絲連接即可,簡單方便,受到電力安裝施工人員的歡迎。另外內法蘭電桿接頭採用熱鍍鋅工藝,解決了原來鋼圈鏽蝕的防鏽老大難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在對接鋼圈4的右端安裝對接法蘭6,對接鋼圈4的左端安裝鋼圈1,在鋼圈1的右端安裝張力法蘭3。鋼圈1的右端位於對接鋼圈4的左端外面,在鋼圈1的左側與對接鋼圈4的左端之間形成可以焊接非預應力鋼筋的一段外壁。在鋼圈1的外面安裝軸向布置的加強板2。在張力法蘭3與對接法蘭6間的對接鋼圈4外連接多塊軸向布置的加強筋5。在張力法蘭3上沿周向均勻地設置用於連接預應力鋼筋的貫通孔7,該貫通孔7位於加強板5之間。在對接法蘭6上沿周向均勻地設置用於對接電桿的貫通孔8,該貫通孔8位於加強筋5之間。
使用時,電桿砼體的端部位於鋼圈1及對接鋼圈4內,在鋼圈1的外壁焊接非預應力鋼筋,在張力法蘭3上的貫通孔內穿預應力鋼筋,用鐓頭法將預應力鋼筋固定在張力法蘭3上,通過施加張拉力,使預應力鋼筋產生一定的預應力,當需要將兩根電桿杆段相互連接在一起時,把對接法蘭6上的貫通孔8與另一根杆段端部的對接法蘭上的貫通孔對準,再穿入螺栓,用螺母將兩個對接法蘭6固定連接在一起,從而完成電桿杆段的連接。其中的加強筋5與加強板2分別用於提高對接鋼圈4與鋼圈1的強度及剛性,以確保電桿具有國家標準要求的強度與剛性。
權利要求1.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其特徵是在對接鋼圈(4)的右端安裝對接法蘭(6),對接鋼圈(4)的左端安裝鋼圈(1),在鋼圈(1)的右端安裝張力法蘭(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其特徵是鋼圈(1)的右端位於對接鋼圈(4)的左端外面,在鋼圈(1)的左側與對接鋼圈(4)的左端之間形成可以焊接非預應力鋼筋的一段外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其特徵是在鋼圈(1)的外面安裝軸向布置的加強板(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其特徵是在張力法蘭(3)與對接法蘭(6)間的對接鋼圈(4)外連接多塊軸向布置的加強筋(5)。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其特徵是在張力法蘭(3)上沿周向均勻地設置用於連接預應力鋼筋的貫通孔(7),該貫通孔(7)位於加強板(5)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其特徵是在對接法蘭(6)上沿周向均勻地設置用於對接電桿的貫通孔(8),該貫通孔(8)位於加強筋(5)之間。
專利摘要連接砼電桿杆段的內法蘭,涉及供電線路。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對接鋼圈的右端安裝對接法蘭,對接鋼圈的左端安裝鋼圈,在鋼圈的右端安裝張力法蘭。鋼圈的右端位於對接鋼圈的左端外面,在鋼圈的左側與對接鋼圈的左端之間形成可以焊接非預應力鋼筋的一段外壁。利用這種內法蘭對接電桿時,簡單而方便。
文檔編號E04H12/00GK2821048SQ200520075078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9日
發明者陳衛國, 高泉興, 王敏武, 陳錫奎, 劉龍德, 芮正石, 章志鴻 申請人:無錫華潤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