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23:48:31 1
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該前懸掛連接車架和前橋,所述前懸掛包括板簧(1),該板簧通過騎馬螺栓(2)固定在板簧安裝座(3)上,車架和板簧(1)之間連接有減震器(4),所述減震器(4)下端連接有下支架(5),該下支架通過騎馬螺栓(2)固定在板簧安裝座(3)下方。該懸掛中的減震器採用獨立的下支架,並通過騎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裝座的下方,採用這種安裝結構使得減震器安裝位置變低,增加了車廂前段走道面寬度,有效擴大了公交車內部使用空間。
【專利說明】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前懸掛,特別是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
[0002]【背景技術】
[0003]汽車懸掛系統就是指由車身與輪胎間的彈簧和減震器組成整個支持系統。懸掛系統應有的功能是支持車身,改善乘坐的感覺,不同的懸掛設置會使駕駛者有不同的駕駛感受。懸掛系統綜合多種作用力,決定著車輛的穩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典型的懸掛系統結構由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減震器等組成,彈性元件又有板簧、空氣彈簧、螺旋彈簧以及扭杆彈簧等形式。
[0004]目前,常用的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架減震器固定安裝形式如圖1所示,車架與板簧I通過減震器4連接,減震器4通過上支架6與車架固定,通過下支架5與板簧I固定,其中下支架5採用騎馬螺栓2固定在板簧I上表面,採用這種安裝結構使得減震器4安裝位置較高,縮小公交客車車廂前段走道面寬度,減少了公交車內部使用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性能穩定的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解決減震器布置位置限制整車前段入口走道面寬度的問題。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該前懸掛連接車架和前橋,所述前懸掛包括板簧,該板簧通過騎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裝座上,車架和板簧之間連接有減震器,所述減震器下端固設在板簧安裝座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器下端連接有下支架,該下支架通過騎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裝座下方。
[0009]優選地,所述下支架固設有下支架軸,該下支架軸通過開槽螺母及開口銷連接減震器下端。
[0010]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器上端通過上支架與車架固定連接,減震器上端與上支架之間採用端蓋及自鎖螺母進行固定。
[0011]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減震器採用獨立的下支架,下支架通過騎馬螺栓固定在板簧安裝座的下方,採用這種安裝結構使得減震器安裝位置較低,增加了車廂前段走道面寬度,有效擴大了公交車內部使用空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現有技術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的立體圖,示出了減震器的安裝位置;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的立體圖,示出了減震器的安裝位置;【具體實施方式】
[0015]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的立體結構圖,如圖所示,該前懸掛用於連接車架和前橋,前懸掛包括板簧1,該板簧通過騎馬螺栓2固定在板簧安裝座3上,車架和板簧I之間連接有減震器4,減震器4上端安裝孔通過端蓋及自鎖螺母固定在上支架6上,上支架6採用銷軸和螺栓固定在車架上;減震器4下端安裝孔通過自鎖螺母及開口銷固定在下支架軸51上,下支架軸51固設在下支架5內,下支架5通過騎馬螺栓2及螺母固定在板簧安裝座3下方,保證了在不影響整車通過性的前提下降低減震器下支架5的安裝高度。
[0016]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該前懸掛連接車架和前橋,所述前懸掛包括板簧(1),該板簧通過騎馬螺栓(2)固定在板簧安裝座(3)上,車架和板簧(I)之間連接有減震器(4),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器(4)下端固設在板簧安裝座(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器(4)下端連接有下支架(5),該下支架通過騎馬螺栓(2)固定在板簧安裝座(3)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支架(5)固設有下支架軸(51),該下支架軸通過開槽螺母及開口銷連接減震器(4)下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承載公交客車前懸掛,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器(4)上端通過上支架(6)與車架固定連接,減震器(4)上端與上支架(6)之間採用端蓋及自鎖螺母進行固定。
【文檔編號】B60G13/00GK203485699SQ201320573161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7日
【發明者】史先松, 周保成, 趙理想, 李婭妮, 倪良春, 任傑, 張立輝, 王澤平, 劉燦, 甘大利 申請人: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