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懸架系統的油氣彈簧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6:53:06 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懸架系統的油氣彈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懸架系統領域,具體涉及能夠控制伸張高度和支撐力的油氣彈簧,在汽車懸架系統中作為彈性元件。
背景技術:
油氣彈簧是一種非常柔軟、高度可控的油氣懸架系統,它靠油氣彈簧中油液的進出來改變彈簧的承載高度,主要由液力缸筒、活塞、推力缸筒和阻尼閥座等機件組成。液力缸筒頂端通過螺栓與帶有球頭的液力缸蓋固定在一起,並通過上球形鉸連結盤與車架連接,推力缸筒下端通過下球形鉸連結盤與車橋連接,當車橋與車架相對運動時,活塞便在液力缸筒內上下移動,阻尼閥座用螺栓固定在液力缸蓋上,並安裝有壓縮閥和伸張閥及加油閥。當載荷增加時,活塞在液力缸筒內上移,使氣室容積縮小,氣壓升高,剛性變大;當載荷減小時,活塞則在液力缸筒內下移,氣室內的容積增大,氣壓降低,剛性變小,如此,由氣體的壓縮和膨脹實現彈性元件的功能。這種油氣彈簧在使用時的缺陷是1、使用油液作為傳力介質,對密封性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油液洩露現象;2、元器件較多,結構較複雜,佔用空間比較大。專利號為200410045416. 1、名稱為「油氣彈簧」的專利提出的油氣彈簧由外缸筒部分和內缸筒部分構成,外缸筒儲裝油液和高壓氣體,由內缸筒作工作缸向外缸筒壓送油液,起到彈力支撐作用,該專利存在的缺陷是其一,在汽車懸架突然受到激勵時,由於主要是內腔油液承受載荷,其緩衝性能很差。其二,車身高度調節範圍受到很大的限制,調節範圍比較小。其三,設置了外置油罐,油氣彈簧的橫向體積很大,對安裝有一定的限制且結構複雜,工作中時效性很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空氣為工作介質的汽車懸架系統的油氣彈簧,提高油氣彈簧緩衝性能和密封性能、加大車身調節範圍並簡化系統的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具有外缸筒和內缸筒,內缸筒與外缸筒同軸並套於外缸筒中,外缸筒和內缸筒的下端均密封固接底座,外缸筒上端的正中位置是連通內缸筒內腔的進氣孔;內缸筒的上端密封固接缸蓋且位於外缸筒內腔頂部,內缸筒的上口處固設緩衝塊;在內缸筒的內腔中同軸設置一個活塞和一個推桿,活塞固接推桿上端,推桿下端伸出底座下部並連接懸架系統的下球形鉸連結盤,推桿和底座之間密封;活塞的外圈與內缸筒內壁之間密封,活塞的直徑大於推桿的直徑;在內缸筒上且接近底座的位置處設置阻尼閥和單向閥;由所述的活塞、內腔筒、緩衝塊形成的密閉空腔中充滿高壓空氣,由所述的活塞、內腔筒、推桿和底盤形成的空腔中注滿油液,由所述的缸蓋、外缸筒、內缸筒和底盤形成的空腔的下段中是油液,油液上面充滿高壓氮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油氣彈簧內缸來調節車身高度,調節範圍較大,車架高度可上下、前後或左右升降,改善了車輛的通過性能和行駛性能。2、通過在結構中設置阻尼閥,在彈簧振動時能產生阻尼力,消耗振動能量,使振動逐漸衰減,因此,本發明不僅起到彈性元件的作用,而且還能產生一定的阻尼。3、本發明的工作介質是高壓空氣,油液在彈簧內同時起到潤滑、密封、降溫的作用,所以密封性比較好。4、相對於傳統油氣彈簧,本發明零部件較少,結構簡單,佔用空間較小,有利於推廣使用。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中1、進氣孔;2、缸蓋;3、外缸筒;4、內缸筒;5、活塞;6、密封圈; 7、單向閥;8、螺栓;9、底座;10、密封圈;11、下球形鉸連結盤;12、緩衝塊;13、阻尼閥; 14、高壓空氣;15、高壓氮氣;16、油液;17、推桿。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具體描述
參見圖1,本發明有外缸筒3和內缸筒4,外缸筒3是儲裝油液和氮氣的容器,同時作外殼使用,外缸筒3的下端通過螺栓8與底座9固定在一起,底座9將外缸筒3的下口封閉, 使外缸筒3內腔與外部環境隔離。內缸筒4是工作缸,與外缸筒3同軸並套在外缸筒3的內部,在內缸筒4的上口處固定設置緩衝塊12,內缸筒4的上端固定連接缸蓋2,缸蓋2牢固套接在外缸筒3內腔的頂部,在缸蓋2與內缸筒4的上口之間安裝密封圈,使內缸筒4的上口與外缸筒3內腔之間密封。進氣孔1設置在外缸筒3的上口正中位置,進氣孔1的上口連通外部的儲氣罐,下口連通內缸筒4的內腔,通過儲氣罐和進氣孔1可向內缸筒4的內腔中衝氣。內缸筒4的下端與底座9密封套接,使內缸筒4的下口與外缸筒3內腔之間密封。在內缸筒4的內腔中安裝一個活塞5和一個推桿17,活塞5的直徑大於推桿17的直徑,活塞5和推桿17均與內缸筒4同軸,活塞5固定連接在推桿17的上端,活塞5的外圈與內缸筒4內壁之間設置密封圈6,活塞5和推桿17可在內缸筒4內腔中上下移動。活塞5將內缸筒4的內腔分成上、下兩個腔室,即A腔和B腔。推桿17下端從底座9的相應孔中伸出至底座9外,在相應孔上安裝密封圈10,推桿17和底座9之間密封,使B室的下口與外部環境不相通。推桿17的下端連接懸架系統的下球形鉸連結盤11,下球形鉸連結盤 11與車橋連接。這樣,A腔即是由活塞5、內腔筒4、緩衝塊12形成的密閉空腔;B腔即是由活塞5、內腔筒4、推桿17和底盤9形成的空腔。由缸蓋2、外缸筒3、內缸筒4和底盤9形成的空腔為C腔。參見圖2,在A腔中充滿高壓空氣14,B腔注滿油液16,C腔的下段中是油液16,C 腔的上段中是高壓氮氣15,即在C腔中,高壓氮氣15位於油液16的上面。在內缸筒4上,並且接近底座9的位置處設置阻尼閥13和單向閥7,使B腔內的油液16隻能通過阻尼閥13進入C腔,而C腔下段中的油液16可通過阻尼閥13和單向閥7流入B腔。B腔和C腔是通過阻尼閥13始終相通的,所以B腔和C腔內的壓力相同。本發明工作時,在內缸筒4內,活塞5中的A腔中的高壓空氣14給活塞5和推桿 17產生支撐力,支撐車體重量。當載重量增加時,懸架系統的下球形鉸連結盤11帶動推桿 17向上推動活塞5,使活塞5上移,A腔內的高壓空氣14被進一步壓縮,以提高壓力來承受車體載荷,剛度變大,直至油氣彈簧受到的壓力與載荷相等。在活塞5上移時,B腔的容積隨之增大,形成低壓,此時,C腔內的油液16通過阻尼閥13和單向閥7被吸入B腔,由於通過單向閥7的流量比較大,這樣就可以減小活塞5向上運動的阻力。當載重量減小時,下球形鉸連結盤11帶動推桿17運動,使活塞5下移,活塞5上面的A腔容積增大,高壓空氣14的膨脹壓力減小,剛度減小,活塞5下面的B腔容積減小, 迫使B腔內的油液16隻能通過阻尼閥13進入C腔內,這時,通過阻尼閥13的流量很小,在阻尼閥13處就會產生較大的阻尼力,同時C腔內上部的氮氣被壓縮,也產生較大的阻力,消耗了系統振動能量,使振蕩逐漸衰減。當C腔內的油液16和高壓氮氣15被壓縮到極限程度時,即是活塞5下移的極限位置,這樣就能保證活塞5不會無限制的下移碰在底座9上,減小對部件的衝擊。
權利要求
1. 一種汽車懸架系統的油氣彈簧,具有外缸筒(3)和內缸筒(4),內缸筒(4)與外缸筒 (3)同軸並套於外缸筒(3)中,外缸筒(3)和內缸筒(4)的下端均密封固接底座(9),外缸筒 (3)上端的正中位置是連通內缸筒(4)內腔的進氣孔(1);其特徵是內缸筒(4)的上端密封固接缸蓋(2)且位於外缸筒(3)內腔頂部,內缸筒(4)的上口處固設緩衝塊(12);在內缸筒(4)的內腔中同軸設置一個活塞(5)和一個推桿(17),活塞(5)固接推桿(17)上端,推桿 (17)下端伸出底座(9)下部並連接懸架系統的下球形鉸連結盤(11),推桿(17)和底座(9) 之間密封;活塞(5)的外圈與內缸筒(4)內壁之間密封,活塞(5)的直徑大於推桿(17)的直徑;在內缸筒(4)上且接近底座(9)的位置處設置阻尼閥(13)和單向閥(7);由所述的活塞(5)、內腔筒(4)、緩衝塊(12)形成的密閉空腔中充滿高壓空氣(14),由所述的活塞(5)、 內腔筒(4)、推桿(17)和底盤(9)形成的空腔中注滿油液(16),由所述的缸蓋(2)、外缸筒 (3)、內缸筒(4)和底盤(9)形成的空腔的下段中是油液(16),油液(16)上面充滿高壓氮氣 (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汽車懸架系統的油氣彈簧,內缸筒與外缸筒同軸並套於外缸筒中,外缸筒和內缸筒的下端均密封固接底座,內缸筒的上口處固設緩衝塊,在內缸筒的內腔中同軸設置活塞和推桿,活塞固接推桿上端,活塞的外圈與內缸筒內壁之間密封,在內缸筒上且接近底座的位置處設置阻尼閥和單向閥;由活塞、內腔筒、緩衝塊形成的密閉空腔中充滿高壓空氣,由活塞、內腔筒、推桿和底盤形成的空腔中注滿油液,由缸蓋、外缸筒、內缸筒和底盤形成的空腔的下段中是油液,油液上面充滿高壓氮氣;在內缸筒上且接近底座的位置處設置一個阻尼閥和一個單向閥,不僅起到彈性元件的作用,而且還能產生一定的阻尼,密封性較好,結構簡單,佔用空間較小。
文檔編號F16F9/34GK102359528SQ201110232889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偉龍, 李仲興, 王申旭, 陳燎, 高明宏, 黃定師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