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部沒有差評的電影(這部飽受差評的電影居然及格了)
2023-06-14 17:22:12 1
自暑期劇照釋出以來,《寶貝兒》這部作品便獲得了頗為廣泛的關注。然而,如今上映四天,這部影片在各大評分平臺幾乎都沒有獲得及格以上的分數,票房更是僅有兩千多萬,口碑票房雙輸已成定局。然而,本期風影院線的評分中,它卻獲得了6.2分的尚可成績(僅比《我不是藥神》低0.6分)。那麼這部飽受爭議的影片,真的如差評所言般如此不堪嗎?
本期風影院線,我們請到15位影迷,來聊聊18年的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寶貝兒》。
綜合評分 6.2
奧特小曼
7.0分
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劇本像是為大女主量身定製,且並不討好觀眾,包括主角本身。敘事的節奏一直處在極為壓抑的狀態,全程觀影心裡都不太好受,而影片所探討的一些母題也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包括棄嬰、殘疾人、收養孤兒等,只能將生活的傷痕撕裂展現在我們眼前。
關於表演,郭京飛、李鴻其都很不錯,不得不說劉傑很會調教演員,楊冪的表演確實有所突破,能看出來很努力在完善細節,但臺詞刻意的南京話還是讓我感到出戲。鏡頭偏向紀錄片般樸實無華,剪輯也十分融洽,起伏落伏無明顯的邏輯錯誤,當片尾名單看到臺灣團隊的幕後時,才一頓拍腦門恍然大悟。標題所提及的寶貝兒,我想不只是指孩子,更是一種心靈與社會碰撞產生的代名詞,一種無可奈何卻又無法改變的狀態。
渡口無邊
7.0分
聚焦棄嬰孤老殘疾人,呈現的是複雜的社會問題、道德困境和人性的拷問。大部分時間都努力做到了克製冷靜,在現實主義題材中也找到了特別的切入點,對正反兩方不持立場丟了很大的包袱讓觀眾自己思考,這必定也會引起觀眾情緒上某個方向的極端走向和輿論大把的有關道德綁架的話語糾葛。楊冪有點太用力了,當然這個角色很難,只有李鴻其真正進入了角色。
寒枝雀靜
7.0分
這是個有愛還是無愛的世界?假如無愛那是否要讓孱弱的生命掙扎於這個世界?
影片內在的雙層二元結構本是不錯的設想,在前2/3的個體對立層次也獲得了良好的執行。但是當後1/3逐步向社會層次攀登的時候,前者在郭京飛這一角色上的基礎卻突然踩空:為什麼不願意治療?他的選擇說服力到底何在?
假如在這一點上沒有足夠充分的呈現,影片的格局就跌回了狹隘且特殊化的個體心理世界,缺少與現實的聯結。當無愛的社會無處表現,影片所描繪的就像一個空有制度規範的「好人」烏託邦,直指現實卻又逃避模糊了殘酷的現實——因為觀眾都知道現實的作用力並不只有制度那麼簡單,維繫制度機械運作的人以及制度外共謀這冷漠的人都有其責任。
也正因如此,主角在前半程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突破意識形態的生命體認力量被逐步消解。楊冪的表演也在最終難以維繫,因為情境所能賦予她乾癟演技的空間已經被關閉;郭京飛則是演法完全狀況外;反觀李鴻其則既能融入亦能突破情境,實在是光彩奪目了。
歡樂分裂
7.0分
「你為什麼要多管閒事?」這句質問在戲內戲外得到共鳴,但若非親身經歷的慘痛,又怎會捨棄僅有的「安穩」而去攪亂自己與他人的生活?如此「感同身受」的人設更有說服力,且在涉及棄嬰、收養/寄養制度、養老、殘疾保障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時,各方面都能圍繞女主有機聯繫並展開劇情,劇本完成度可以,也合力克制了苦情戲,戲劇衝突的處理有節制,收尾的現實感灰暗如昔。然而大量淺景深的特寫鏡頭對著依舊生硬尷尬的臉部表情,是要自曝其短嗎?臺詞文本相當無力,加之不成形的方言顫巍氣虛,比較出戲。想把大部分好評都留給李鴻其,真的太出彩了,憑著肢體語言與神態眼神,戲份不多,然而淚點的生發竟然都由他而起。
居無間
7.0分
這才是現實主義該有的拍法。劉傑導演細密地編織了一個由情法交纏所構成的道德困境,每個人都有難言之隱,每個人的選擇都沒有明確的對錯之分。一個偏執到有些令人討厭的人物在一點點的魯莽努力下,終於讓人開始慢慢認同。它觸碰到了國人潛意識裡存在的旁觀者心理,又點到為止。沒有控訴,沒有煽情,非常克制。一以貫之的淺焦鏡頭,即是聚焦人物,也是凸顯其孤獨無援的生存狀況。郭京飛、李鴻其真是不錯。
晚不安
7.0分
劉傑能選擇這樣的社會題材並不加矯飾地進行表達,顯然是比前作《捉迷藏》更有益的商業嘗試。楊冪受制於角色定位,演出的是農村少女的軸和犟,自然沒有趙薇在《親愛的》裡的豐富層次,倒是可以對標《我不是潘金蓮》。——中生代女演員困境已經愈發成為擺上檯面的問題了。
事實上演技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劉傑拍的是人的生存狀態:面對體制約束,面對道德譴責,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與改變,又如何與隨之而來的後果共處。導演說,他把自己的困惑都投入作品裡,有明確的是非觀的故事激不起他的興趣。今年將是現實題材電影在院線揚眉吐氣的一年嗎?
徐若風
7.0分
相比《找到你》、《藥神》,影像的現實感塑造更真實。以最小的切口講一個良性的社會制度由於缺乏柔性,而在特殊情況下成為道德困境的故事。李鴻其>楊冪>>>郭京飛。
凹凸
6.5分
成也楊冪,敗也楊冪。如果沒有楊冪的話題性,想必也不會有太多人願意走進影院看這樣一部題材的作品。但楊冪的演技又確實差了口氣,角色是一根筋式的,楊冪的表演也是一根筋式的,有情緒但缺層次。但對楊冪而言,放下明星光環,蓬頭垢面地貼近角色,就已經是值得肯定的了。最好的是零星兩筆的配樂和李鴻其,當年張作驥確實眼光毒辣,李鴻其的每一處肢體每一個眼神都在散發光芒。
第七大陸
6.5分
感情出乎意料的克制,導演只是負責拋出問題,楊冪的角色同時承擔了「受害者」和「闖入者」,也正因為她是受害者所以才會成為闖入者,猩紅色「殺人犯」觸目驚心,直接有力。也許是為了塑造「犟」的人物性格,臺詞的節奏很成問題,也就導致了電影院裡對於那句「她媽媽是怎麼說得?」笑聲連連。片尾吳青峰的歌曲加分:請用力活著,每個人。
二十二島主
6.0分
多倫多的兩極評價使我放低預期,沒想到收穫了不少感動。劉傑處理的足夠克制,一個本該哭天喊地的題材拍的波瀾不驚,之前曝出的片段確實是影片的最高潮,單獨看可能有點摸不到頭腦,但放在整個影片中卻是人物情緒的集中釋放。涉及到的社會元素也很多,比如兒童遺棄、殘疾人保障、老年人安置、法理與人情等等。這麼多的問題放到96分鐘裡面讓觀眾全盤接受確實需要點時間,還好留白的結尾可以供大家自行判斷是非,導演沒有介入,只是客觀地擺在人們面前。
用楊冪是雙刃劍,她的表演談不上多麼精彩,但確實夠努力,就像江萌這個人物,你也不會喜歡她,甚至會對她的一根筋有點厭煩,但不妨對標一下同期的小花們,就像《動物世界》中的李易峰一樣,願意謀求突破,不安於現狀就值得鼓勵。最後,李鴻其和畢贛新片裡一樣沒有臺詞,但還是貢獻了出色的表演。
小宇
6.0分
既然用大特寫,也是作為引導人走入引導人自己的軌跡。後面的妥協其實已經轉變視角,這種視角轉變在建立在自己無能為力上,也從個體視角變成模糊的利益群體視角,從這裡開始就不清不楚地發展開來。
我反倒覺得是導演堅持不徹底才產生的妥協。就如本來中國式安樂死的孩子活生生變成一些群體所利用的工具。這種不徹底也變成導演自身能力妥協的結果。
迦南
5.5分
電影和楊冪都沒有如今分風評的那麼差勁,原本以為電影講述的是楊冪拯救棄嬰的事件本身,可沒想到其實展示的還是邊緣人物作為一個人在如今社會的生存境遇。藉由同為殘障棄嬰的身份令人物的軸有了合理的解釋,楊冪亦把人物軸的感覺拿捏的很準,但是更深入的更多層次的情緒表達便完全沒有能力處理,南京話也很一言難盡。另外結尾聽完吳青峰演唱的同名片尾曲再離場,太好聽啦!
楊清宇
5.0分
冪冪只用一個表情就演完了全片,為她的克制點讚。劉傑繼拍出最無趣青春片過後又拍出了最擰巴現實主義電影,通篇都泛濫著他作為導演的迷茫。想做情與理的價值探討,兩方力量卻極為懸殊。最後一鏡非但沒使楊冪銀幕形象豐滿起來,銀幕之外的背鍋俠身份反倒十分具體了。看到好多朋友誇手持攝影,恕我眼拙,這片難道不是從頭至尾都在藉助穩定器麼?相比完成一個爛題材,把好題材拍壞才更加令人痛心。
汪金衛
4.5分
角色動機說不通,角色做法行不通,角色救贖走不通。角色做減法做得太過,跟拍攝影處理成冷冷的紀實感也無濟於事。只看到女主一意孤行,站在道德制高點無休止的控訴批判,一切的努力都化為泡影。其智力缺陷這一點也沒未能有更多表達。李鴻其的表演是唯一亮點,貌似只演了7天,真是前途無量。而楊冪與郭京飛的角色,甚至無法撐起主線。
天馬星
4.0分
這是一部完全建立在人物之上的影片,「江萌」從「倔強抗爭」到「自我妥協」的轉變是影片的關鍵,因而這也是一部十分「吃戲」的影片。如果「江萌」這個人物足夠出彩,那麼這部影片必將光芒萬丈,但恰恰「江萌」的扮演者只是觸及其表面卻未達其內心,這使得「江萌」這個形象不溫不火,整部戲處於空中樓閣之中,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近期評分速覽
《小偷家族》8.7分 《阿飛正傳》8.3分
《頭號玩家》8.1分《三塊廣告牌》7.8分
《狄仁傑3》7.7分 《湮滅》7.5分
《水形物語》7.5分 《犬之島》7.4分
《生存家族》7.3分 《碟中諜6》7.1分
《暴裂無聲》7.1分 《影》7.0分
《寂靜之地》6.9分 《我不是藥神》6.8分
《江湖兒女》6.4分《復仇者聯盟3》6.3分
《寶貝兒》6.2分
《邪不壓正》6.2分 《動物世界》5.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