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的購物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23:19:1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購物車,特別涉及一種可攜式的購物車。
背景技術:
商場購物車是指超市等大型自選商場中,顧客用於暫時存放所選商品的一種手推車,但是這種購物車體積大,而且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可攜式的購物車,這種購物車小巧、靈便,且能夠將貨物放置在購物車中,然後直接帶回家中,使用範圍廣,不僅僅局限於商場,但是這種購物車的容量有限,也給使用者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攜式的購物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攜式的購物車,包括購物車車體、內購物框和外購物框,所述購物車車體上設置有內購物框,所述內購物框的底部設置有底座,所述內購物框的外側設置有外購物框,所述外購物框的頂部設置有框蓋,所述購物車車體的內部設置有後板,所述後板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頂部設置有伸縮杆,所述後板的頂部設置有後支撐連杆,所述後支撐連杆與外購物框通過活動板相連接,所述後板上設置有固定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購物車車體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之間通過連杆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一側設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內購物框上設置有內購物框架,所述外購物框上設置有外購物框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杆的頂部設置有拉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伸縮杆來調整購物車與使用者的距離,來方便使用者拉動購物車,當購物的物品太多時,可以將外購物車框向上提,然後用活動板連接外購物車和後支撐連杆,用來固定,這樣可以增加購物車的容量,當購物的物品不太多時,可以只用內購物框的容量,減少使用面積,方便攜帶,後板上的固定孔可以固定內購物框,以免防止購物框掉落,這種購物車解決了使用容量的問題,也方便攜帶,小巧、靈動。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購物車車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購物車車體;2、內購物框;3、外購物框;4、底座;5、框蓋;6、後板;7、固定杆;8、伸縮杆;9、後支撐連杆;10、活動板;11、固定孔;12、萬向輪;13、連杆;14、延伸板;15、內購物框架;16、外購物框架;17、拉柄;18、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攜式的購物車,包括購物車車體1、內購物框2和外購物框3,購物車車體1上設置有內購物框2,內購物框2的底部設置有底座4,內購物框2的外側設置有外購物框3,外購物框3的頂部設置有框蓋5,購物車車體1的內部設置有後板6,後板6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頂部設置有伸縮杆8,後板6的頂部設置有後支撐連杆9,後支撐連杆9與外購物框3通過活動板10相連接,後板6上設置有固定孔11。
進一步的,購物車車體1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12,萬向輪12之間通過連杆13相連接,可以使購物車能夠隨時轉向,方便使用。
進一步的,固定杆7的一側設置有延伸板14,延伸板14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架18,可以支撐整個購物車,使整體能夠穩定。
進一步的,內購物框2上設置有內購物框架15,外購物框3上設置有外購物框架16,使購物框穩定,不會使購物的物品掉落。
進一步的,伸縮杆8的頂部設置有拉柄17,可以方便使用者使用,能夠更好的拉動購物車。
具體的,在使用時,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伸縮杆8的長度,方便拉動購物車車體1,當購物的物品太多時,可以將外購物框3向上提,然後用活動板10連接外購物框3和後支撐連杆9,用來固定,這樣可以增加購物車的容量,當購物的物品不太多時,可以只用內購物框2的容量,減少使用面積,方便攜帶,後板6上的固定孔11可以固定內購物框2,以免防止購物框掉落。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伸縮杆8來調整購物車與使用者的距離,來方便使用者拉動購物車,當購物的物品太多時,可以將外購物框3向上提,然後用活動板10連接外購物框3和後支撐連杆9,用來固定,這樣可以增加購物車的容量,當購物的物品不太多時,可以只用內購物框2的容量,減少使用面積,方便攜帶,後板上6的固定孔11可以固定內購物框2,以免防止購物框掉落,這種購物車解決了使用容量的問題,也方便攜帶,小巧、靈動。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