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松香脫色防晶法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8:25:21 1
專利名稱:脂松香脫色防晶法的製作方法
關於天然樹脂的精製方法。這種方法應用於脂松香的一次加工。
眾所周知,松脂中通常存在含有有機色素的雜質,其中一部分有機色素在一次加工過程中溶解於松香,難以用加入草酸等脫色劑,通過水洗、過濾、澄清的方法除去,從而影響松香色澤,降低其等級。現有公知技術中,蘇聯專利第602521號曾提供一種解決方法,即以苯硫酚或其衍生物作為脫色劑加入松香,其用量佔原料松香重量的0.01~0.5%。脫色過程是使松香與脫色劑在180~260℃內共熱3~180分鐘。脫色後所得產品顏色穩定,並保持松香的理化性質。
脂松香生產的另一問題在於松香結晶,結晶將使松香變為廢品。現有技術,正如西德W.山德爾曼博士在《天然樹脂、松節油和木漿浮油化學和工藝學》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美國氨腈公司為了防止松香結晶,在原料松香中加入佔其重量0.25~3%的硫磺,在140~200℃或更高的溫度下攪拌,至硫磺全部被吸收為止。由於在松香中加入硫磺,使樹脂酸分子產生變化,以致擾亂晶格帶而阻礙結晶。這種方法主要用在消除用於紙用膠料的松香的結晶,值得注意的是,處理後的松香顏色變淺。另一方面,松香的含硫量可能妨礙某些用途。
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既能使脂松香脫色,又能防止脂松香結晶的方法。使用此法加工的脂松香仍然具有廣泛的工業用本方法是在160~200℃內,於原料脂松香中加入佔其重量0.0015~0.017%的硫磺,同時攪拌5~15分鐘,然後靜置2~3分鐘,再行裝香。使用本方法最好採用純度高、分散度大的硫磺。
脂松香中的有機色素一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通常只佔脂松香的萬分之幾或萬分之十幾。從克分子和分子量的概念來理解,只需在原料脂松香中加入佔其重量萬分之一左右、數量甚微的硫,就可達到本發明的目的。過量的硫在加工過程中將產生有害氣體,而且會限制產品的工業用途。
採用本方法處理脂松香時,硫分子與溶於脂松香的有機色素分子反應,生成淺色透明的硫化物分子,由於這種分子具有極性,對周圍的樹脂酸分子產生靜電引力,從而牽制、阻礙晶格的形成。
上述方法工藝簡單,加工周期短,易於實施,不僅可以提高脂松香的顏色等級,即改變羅維邦紅色號1~5個個數,而且能降低脂松香原結晶率的50~80%。同時保持脂松香的理化性能。加工後的脂松香色澤穩定,具有廣泛的工業用途。
附圖表示在本發明的工作溫度內,硫磺加入量與脂松香顏色變化關係曲線。縱軸代表羅維邦比色計紅色號改變的個數,橫軸代表硫磺加入量佔原料脂松香重量的百分數。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範圍內,隨著硫磺加入量的增加,脂松香羅維邦紅色號改變的個數也增加。
實施本發明,對羅維邦比色計紅色號值為1.8的脂松香進行處理。在脂松香剛出鍋時,於松香溫度為195℃左右的盛香槽中,加入佔原料脂松香重量0.015%的純度高、分散度大的硫磺,用槳式攪拌器以15~30轉/分鐘的速度順時針旋轉攪拌5分鐘,逆時針旋轉攪拌5分鐘,然後靜置3分鐘,再行裝香。另外,在盛香槽上加一個廣口通風囪,用於改善工作條件,其高度以不影響工藝操作為前提。經處理後的脂松香,用羅維邦比色計測定,紅色號值降低到1.3,等級由壹級提高到特級,同時,結晶率也比原先未採用此種方法的結晶率降低了80%。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脂松香一次加工,以硫磺作為脫色防晶劑的方法,按照該法在160~200℃下,於原料脂松香中投入硫磺,同時進行攪拌,其特徵是硫磺的用量佔原料脂松香重量0.0015~0.017%,攪拌時間為5~15分鐘。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脂松香攪拌後,靜置2~3分鐘。
專利摘要
本發明屬於天然樹脂的精製方法,用於脂松香的一次加工。它不僅能提高脂松香的顏色等級,改變其羅維邦紅色號1~5個個數,而且能有效地防止脂松香結晶,使脂松香原結晶率降低50~80%。發明的內容是,在160~200℃內,於原料脂松香中加入佔其重量0.0015~0.017%的硫磺,同時攪拌5~15分鐘,然後靜置2~3分鐘。
文檔編號C09F1/02GK85102451SQ85102451
公開日1986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1985年4月1日
發明者吳毅雄 申請人:吳毅雄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