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8:36:46 2
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它被安裝在建築門窗的洞口下窗臺處,所述的窗臺板結構包括一塊向外平置或略微向下傾斜成一小坡度的外窗臺板,在所述外窗臺板的中間設置有內外連通的中空結構並形成進風通道或在外窗臺板的下部設置內外通長的槽孔並形成進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直接或間接連通於建築門窗的室內側空間;所述的外側窗臺板結構與建築門窗洞口下窗臺通長,且呈倒L型結構,外側可視面帶有一定的坡度,並且L型窗臺板為中空結構,窗臺板在室外側朝下的連接處設有連通進風通道的室外進風口;它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既可以引入新風,實現室內換氣,又能在不破壞室內外側建築立面整體結構,起到防水、防塵效果等特點。
【專利說明】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屬於建築物的通風換氣【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室內通風換氣方式,主要是採取開啟門窗以及安裝專門的換氣扇等措施,但它們在換氣的同時會將灰塵帶進室內,造成室內空氣的汙染。而現有的門窗結構由於功能單一,除了開啟門窗進行室內通風換氣外,別無其它的功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既可以引入新風,實現室內換氣,又能在不破壞室內外側建築立面整體結構,起到防水、防塵效果的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它被安裝在建築門窗的洞口下窗臺處,所述的窗臺板結構包括一塊向外平置或略微向下傾斜成一小坡度的外窗臺板,在所述外窗臺板的中間設置有內外連通的中空結構並形成進風通道或在外窗臺板的下部設置內外通長的槽孔並形成進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直接或間接連通於建築門窗的室內側空間。
[0005]所述的外側窗臺板結構與建築門窗洞口下窗臺通長,且呈倒L型結構,外側可視面帶有一定的坡度,並且L型窗臺板為中空結構,窗臺板在室外側朝下的連接處設有連通進風通道的室外進風口。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既可以引入新風,實現室內換氣,又能在不破壞室內外側建築立面整體結構,起到防水、防塵效果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它被安裝在建築門窗6的洞口下窗臺I處,所述的窗臺板結構包括一塊向外平置或略微向下傾斜成一小坡度的外窗臺板2,在所述外窗臺板2的中間設置有內外連通的中空結構並形成進風通道3或在外窗臺板的下部設置內外通長的槽孔並形成進風通道3 ;所述進風通道3直接或間接連通於建築門窗的室內側空間。
[0009]圖中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是:所述的外側窗臺板結構與建築門窗洞口下窗臺通長,外延的寬度延至建築門窗洞口外立面以外位置,且呈倒L型結構,外側可視面帶有一定的坡度,並且L型窗臺板為中空結構,中間形成窄長型進風通道,外窗臺板2在室外側朝下的連接處設有連通進風通道3的室外進風口 4,這種室外進風口的設置有效地提高了防雨水和防塵的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可以配置有各種室內側的各種通風換氣裝置5,包括帶有過濾淨化器,或帶有能夠提高換氣效率的電動或自然換氣扇的結構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它被安裝在建築門窗的洞口下窗臺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窗臺板結構包括一塊向外平置或略微向下傾斜成一小坡度的外窗臺板,在所述外窗臺板的中間設置有內外連通的中空結構並形成進風通道或在外窗臺板的下部設置內外通長的槽孔並形成進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直接或間接連通於建築門窗的室內側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室外空氣的建築門窗外側窗臺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側窗臺板結構與建築門窗洞口下窗臺通長,且呈倒L型結構,外側可視面帶有一定的坡度,並且L型窗臺板為中空結構,窗臺板在室外側朝下的連接處設有連通進風通道的室外進風口。
【文檔編號】E06B1/70GK204212611SQ201420612022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潘林傑, 王金萍, 章竹義, 黃 俊, 魏麗琛 申請人:浙江瑞明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