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及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3 23:04:01 4
本發明屬於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運用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來製備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人體內一種生物活性物質,由53個胺基酸殘基組成,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生長因子,在體內外對多種組織細胞具有強烈的促分裂能力。
EGF能增強表皮細胞的活力,延緩表皮細胞的衰老,使肌膚各組分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高活性的EGF能促進皮膚細胞分裂和生長,此外它還能刺激細胞外的一些大分子(如透明質酸和膠原蛋白)合成和分泌,是決定細胞活力和健康的源泉。
目前傳統的化妝品只是對皮膚外在營養的補給和對衰老皮膚進行覆蓋,無法從根本上阻止皮膚的衰老。而通過一般方法製備的含有EGF等生物活性物質的化妝品實際效果不大,因為這些活性物質很難滲入到皮膚深層被皮膚吸收,這使EGF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隨著脂質體技術和環糊精包合技術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近年來一些學者將脂質體技術和環糊精包合技術結合起來進行了探索研究。成功製成了各種類型的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這些新型的包合物載體能夠提高脂質體的穩定性,減少了包載物的洩露,提高了包載量。它把環糊精提高包合物穩定性和脂質體的緩釋優勢結合起來,增加脂質體的穩定性,抑制包合物從脂質體中的解離。
為了克服目前EGF生物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不足的問題,本發明運用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來包裹EGF,從而提高了EGF的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這樣既能延長活性物質的有效時間又能使活性物質被細胞充分吸收,極大的提高了EGF的生物利用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以克服EGF作為生物活性成分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不足的問題,通過用環糊精對EGF進行包合,並以脂質體作為載體進行包覆,提高了EGF的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稱取環糊精溶入水中製成環糊精溶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向環糊精溶液中加入EGF原液進行包合,經過攪拌、過濾、乾燥得到EGF環糊精包合物。稱取氫化卵磷脂和膽固醇溶入三氯甲烷,加入甘露醇和海藻糖使溶液均質化,冷凍乾燥後得到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
本發明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的有益效果:
1. EGF是最早發現的細胞生長因子,對調節細胞生長,增殖和分化起著重要作用。在臨床上廣泛用於各種創傷的治療,尤其是皮膚創傷的治療,獲得了良好的效果。EGF通過與EGF受體的高親和結合來刺激表皮細胞(包括多種組織來源的上皮細胞、各種間質細胞)進入細胞分裂周期,啟動細胞內一些重要功能基因的活化、表達等。促使膠原纖維呈線狀排列,表皮細胞快速生長並及時覆蓋創面,啟動創傷修復過程。明顯加速美容、整容術後等傷口的癒合。並保持創面光滑整潔,減少疤痕和色素沉著。現代研究發現EGF能刺激外胚層和內胚層起源的各種細胞,使其增殖遷移,加快新陳代謝,達到嫩膚的效果。同時能促進各種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促進細胞外大分子(如透明質酸和彈性纖維蛋白等),增加皮膚含水量,進而增加皮膚彈性,滋潤皮膚。促進細胞外營養物質從細胞外主動運至細胞內,增加細胞內的營養物質,促進真皮細胞合成分泌膠原纖維、多糖、糖蛋白等功能分子。使皮下真皮組織飽滿、肌纖維排列緊密,從而減少和消除皺紋。對表皮細胞的增殖有較強促進作用。使表皮組織中較少有色素及死亡細胞的殘留,使皮膚表現出嫩白無暇,消除色斑和色素沉著,有效遏制色斑的發生;
2. 將EGF通過環糊精包合提高了其親水性和穩定性,並以脂質體作為載體進行包覆將其製成脂質體粉末,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強化了透皮性,降低了對皮膚的刺激性;
3.本發明的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是粉末狀,其粒徑小,包封率高,性質穩定,製備工藝簡單,使用方便,可應用於乳液、霜膏、精華等多種化妝品劑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具體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一種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的製備方法,採用如下步驟:
A:按質量比5:100分別稱取EGF原液0.5g,環糊精10g;
B:將步驟A中的環糊精溶入去離子水中,常溫下進行攪拌,得到環糊精水溶液。所述的環糊精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1:20;
C:將步驟A中的EGF原液緩慢地滴加到步驟B的環糊精水溶液中,邊滴加邊攪拌,滴加完之後繼續攪拌10~15分鐘,採用離心機以2000rpm的轉速離心30分鐘,用孔徑為5微米的聚丙烯過濾器除去沉澱,所得濾液在真空條件下進行乾燥,得到EGF環糊精包合物,用氣流粉碎機粉碎成平均粒徑在50nm的微粒;
D:按質量比5:1分別稱取氫化卵磷脂20g、膽固醇4g;
E:將步驟D中的氫化卵磷脂、膽固醇溶入三氯甲烷中,常溫下進行攪拌,得到液態油相。所述的氫化卵磷脂與三氯甲烷的質量比為1:10;
F:向步驟C製得的EGF環糊精包合物中加入66.7g磷酸緩衝液,充分攪拌,得到液態水相;
G:將步驟E製備的油相加入到步驟F製備的水相,加入10g海藻糖、10g甘露醇,使用廣州聚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JN-10C高壓均質機在4℃條件下高壓循環均質5次,均質完成後得到EGF脂質體懸浮液;
H:將步驟G製備的脂質體懸浮液經過冷凍乾燥24小時,得到一種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溶於水測得平均粒徑為250nm,包封率為95.4%,經過1個月的時間觀察發現樣品穩定,未出現變色、沉澱、油水分離等現象。
對比例,一種EGF脂質體的製備方法,採用如下步驟:
A:按質量比5:200:40分別稱取EGF原液0.5g、氫化卵磷脂20g、膽固醇4g;
B:將步驟A中的氫化卵磷脂、膽固醇溶入三氯甲烷中,常溫下進行攪拌,得到液態油相。所述的氫化卵磷脂與三氯甲烷的質量比為1:10;
C:向步驟A中的EGF原液中加入66.7g磷酸緩衝液,充分攪拌,得到液態水相;
D:將步驟B製備的油相加入到步驟C製備的水相,加入10g海藻糖、10g甘露醇,使用廣州聚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JN-10C高壓均質機在4℃條件下高壓循環均質5次,均質完成後得到EGF脂質體懸浮液;
E:將步驟D製備的脂質體懸浮液經過冷凍乾燥24小時,得到一種EGF環糊精包合物脂質體,溶於水測得平均粒徑260nm,包封率為88.6%,經過一個月的時間觀察發現,未出現明顯的沉澱、分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