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玻璃合片結構及其玻璃加工合片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1:35:56 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光電玻璃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led玻璃合片結構及其玻璃加工合片工藝。
[
背景技術:
]
傳統視屏玻璃和光電玻璃等產品採用相同大小的玻璃,先引出線路再pvb夾膠來實現,其主要有以下缺點:1、引出線路後,玻璃清洗過程中容易拉斷線路或柔性線路板;2、pvb夾膠過程中有大量的靜電,容易通過裸露電線放電擊穿發光二極體;3、一旦pvb夾膠完成後發現引出電線連接不良即無法進行二次修復。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玻璃合片結構及其生產工藝。
[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led玻璃合片結構及其玻璃加工合片工藝,採用玻璃大小片工藝,將底層導電玻璃線路部分露出,在夾膠過程中無需引出線路或粘接柔性線路板,靜電無法產生有效的放電路徑,在夾膠完成後再連接線路或柔性線路板,即使出現連接不良也可進行二次修復,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並降低了產品不良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led玻璃合片結構,包括底層導電玻璃、pvb夾膠、頂層玻璃、發光二極體,底層導電玻璃和頂層玻璃之間設有pvb夾膠層和發光二極體,其特徵在於頂層玻璃的面積小於底層導電玻璃的面積,底層導電玻璃的邊緣和頂層玻璃的邊緣之間存在間隙,將底層導電玻璃蝕刻的線路部分裸露在合片完成後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的表面。
還設計一種採用所述led玻璃合片結構的玻璃加工合片工藝,其特徵在於底層導電玻璃進行灌裝樹脂或放入樹脂膠片後進行壓合,頂層玻璃的面積小於底層導電玻璃的面積,並且將底層導電玻璃的線路部分裸露在合片完成後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的表面,壓合完的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進行fpcb安裝,fpcb通過所述部分裸露在外面的線路與外部驅動電路連接。
所述的玻璃加工合片工藝,具體方法如下:
a.在蝕刻之前,先對底層導電玻璃進行導電膜狀態的視覺檢查;
b.底層導電玻璃採用分片區掃描方式來進行雷射蝕刻電路;
c.經過蝕刻後對底層導電玻璃的導電膜電路進行視覺檢查,根據所採集的數據分析導電膜電路是否短路或斷路,有無損傷、破損;
d.蝕刻電路後使用大型led光電玻璃貼片機進行led貼裝;
e.led貼裝完成後的底層導電玻璃直接進入uv固化設備進行固化;
f.uv固化完成後的底層導電玻璃再進入銀漿固化設備進行固化工作;
g.固化完的底層導電玻璃進行通電檢查,使用觸點治具連接好基板導電玻璃後,進行高溫、低溫點亮關閉連續老化測試;
h.老化測試完後的底層導電玻璃進行灌裝樹脂或放入樹脂膠片後進行壓合,頂層玻璃的面積小於底層導電玻璃的面積,並且將底層導電玻璃的部分線路裸露在合片完成後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的表面;
i.壓合完的底層導電玻璃進行fpcb安裝,fpcb通過導電雙面膠或焊錫的方式與裸露在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表面的線路相對應連接,同時fpcb另一端與外部驅動電路板連接;
j.fpcb安裝完成後的玻璃進入老化流水線,進行高溫、低溫點亮關閉連續老化測試;
k.老化測試完成後的玻璃安裝到框架上,驅動電路板和電源放在框架內的空間;
l.組裝完成後的單體光電玻璃進行多塊拼裝,使用安裝支架將單體光電玻璃進行拼接,同時連接好開關電源、網線和控制系統,進行播放視頻文檔內容及圖像測試。
所述的底層導電玻璃蝕刻前使用視覺系統檢查導電膜狀態的方法具體如下:導電膜沒有破損時攝像頭所獲得的影像當中各個像素的亮度幾乎相等,當導電膜有破損發生時相對應位置影像區域像素的亮度與正常區域像素的亮度有明顯的差異,將有亮度變化的影像利用數值比對方式轉換成用0和1表示的影像,轉換後用0表示的區域為導電膜破損的區域,利用這種方式首先判斷出導電膜破損的區域,然後計算導電膜破損的面積來判斷該原材料是否可以繼續投入到產線中繼續使用;檢測出導電膜破損的位置後與將要進行雷射蝕刻的電路進行對比,若破損的位置不在蝕刻電路範圍內,此底層導電玻璃可以繼續投入到下一環節的產線中生產。
所述的分片區掃描方式具體如下:雷射蝕刻系統對整張底層導電玻璃進行虛擬分片,以面來進行蝕刻工作,雷射頭光源以扇形的方式照到底層導電玻璃上,然後雷射頭以固定點為圓心前後擺動,能迅速對所需的面進行蝕刻。
所述的底層導電玻璃蝕刻電路以後,使用視覺系統對導電膜電路進行視覺檢查的具體方法如下:利用攝像頭獲得影像中各個像素的亮度,對影像各個亮度進行微積分計算能在圖像中找出蝕刻線段,並對蝕刻線段是否連續進行判斷,如蝕刻線段判斷為連續的狀態,此底層導電玻璃可以繼續投入到下一環節的產線中生產。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組合結構簡單可行,生產工藝新穎,其優點在於:
1、本發明頂層玻璃尺寸小於底層導電玻璃,在清洗玻璃的時候無需擔心拉扯線路等因素,清洗方便效率高;
2、本發明在夾膠時,無需將引出線路與fpcb進行連接,不用擔心靜電擊穿等現象;
3、本發明在兩片玻璃壓合完成後才將fpcb與底部導電玻璃裸露在表面的線路進行連接,不存在後續無法進行二次修復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led玻璃合片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底層導電玻璃2.pvb夾膠層3.頂層玻璃4.發光二極體5.fpcb柔性線路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這種裝置的結構和原理對本專業的人來說是非常清楚的。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參見圖1,所述的led玻璃合片結構,包括底層導電玻璃、pvb夾膠、頂層玻璃、發光二極體,底層導電玻璃和頂層玻璃之間設有pvb夾膠層和發光二極體,其特徵在於頂層玻璃的面積小於底層導電玻璃的面積,底層導電玻璃的邊緣和頂層玻璃的邊緣之間存在間隙,將底層導電玻璃蝕刻的線路部分裸露在合片完成後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的表面。
實施例
玻璃生產合片工藝的具體方法如下:
a.在蝕刻之前,先對底層導電玻璃進行導電膜狀態的視覺檢查;
b.底層導電玻璃採用分片區掃描方式來進行雷射蝕刻電路;
c.經過蝕刻後對底層導電玻璃的導電膜電路進行視覺檢查,根據所採集的數據分析導電膜電路是否短路或斷路,有無損傷、破損;
d.蝕刻電路後使用大型led光電玻璃貼片機進行led貼裝;
e.led貼裝完成後的底層導電玻璃直接進入uv固化設備進行固化;
f.uv固化完成後的底層導電玻璃再進入銀漿固化設備進行固化工作;
g.固化完的底層導電玻璃進行通電檢查,使用觸點治具連接好基板導電玻璃後,進行高溫、低溫點亮關閉連續老化測試;
h.老化測試完後的底層導電玻璃進行灌裝樹脂或放入樹脂膠片後進行壓合,頂層玻璃的面積小於底層導電玻璃的面積,並且將底層導電玻璃的部分線路裸露在合片完成後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的表面;
i.壓合完的底層導電玻璃進行fpcb安裝,fpcb通過導電雙面膠或焊錫的方式與裸露在底層導電玻璃邊緣間隙表面的線路相對應連接,同時fpcb另一端與外部驅動電路板連接;
j.fpcb安裝完成後的玻璃進入老化流水線,進行高溫、低溫點亮關閉連續老化測試;
k.老化測試完成後的玻璃安裝到框架上,驅動電路板和電源放在框架內的空間;
l.組裝完成後的單體光電玻璃進行多塊拼裝,使用安裝支架將單體光電玻璃進行拼接,同時連接好開關電源、網線和控制系統,進行播放視頻文檔內容及圖像測試。
底層導電玻璃蝕刻前使用視覺系統檢查導電膜狀態的方法具體如下:導電膜沒有破損時攝像頭所獲得的影像當中各個像素的亮度幾乎相等,當導電膜有破損發生時相對應位置影像區域像素的亮度與正常區域像素的亮度有明顯的差異,將有亮度變化的影像利用數值比對方式轉換成用0和1表示的影像,轉換後用0表示的區域為導電膜破損的區域,利用這種方式首先判斷出導電膜破損的區域,然後計算導電膜破損的面積來判斷該原材料是否可以繼續投入到產線中繼續使用;檢測出導電膜破損的位置後與將要進行雷射蝕刻的電路進行對比,若破損的位置不在蝕刻電路範圍內,此底層導電玻璃可以繼續投入到下一環節的產線中生產。
分片區掃描方式具體如下:雷射蝕刻系統對整張底層導電玻璃進行虛擬分片,以面來進行蝕刻工作,雷射頭光源以扇形的方式照到底層導電玻璃上,然後雷射頭以固定點為圓心前後擺動,能迅速對所需的面進行蝕刻。
底層導電玻璃蝕刻電路以後,使用視覺系統對導電膜電路進行視覺檢查的具體方法如下:利用攝像頭獲得影像中各個像素的亮度,對影像各個亮度進行微積分計算能在圖像中找出蝕刻線段,並對蝕刻線段是否連續進行判斷,如蝕刻線段判斷為連續的狀態,此底層導電玻璃可以繼續投入到下一環節的產線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