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過敏怎樣讓皮膚恢復(用完面膜瘙癢過敏發炎)
2023-06-09 04:46:26 2
如今,面膜作為一種皮膚保養方式,已經成為大家護膚的基本標配。
不管是精緻boy還是精緻girl,敷面膜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必備功課,隔三差五敷上一片面膜,享受一下慵懶的護膚時光,就是他們最放鬆的時刻。
人為了美,能有多拼?
吃東西、幹農活都不忘敷面膜,張馨予這一波神操作,太拼了,難怪皮膚會那麼嫩。
一邊敷面膜,一邊來個搞怪的自拍,範冰冰跟範丞丞敷面膜時的小樂趣,是不是像極了你們在家敷面膜的樣子。
朱正廷工作外出時,還邊戴口罩邊敷面膜,確認過眼神,是精緻的豬豬boy沒錯了!
大家都知道,面膜有很多種類型,就比如貼片式面膜、乳霜型面膜、凍膠型面膜...當然,其中最常見的面膜就屬貼片式面膜了。
貼片式面膜的作用
貼片式面膜,是大家都會用的一種面膜,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貼片式面膜具體有哪些作用。
其實,貼片式面膜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三方面:封包促滲、水合、清潔。
1. 封包促滲
面貼膜的作用原理與醫學上的溼敷封包相似,即通過阻隔皮膚與空氣的接觸,局部形成一個溼度較高的環境,使皮膚的滲透性增強,促進有效成分的吸收。
2. 水合作用
面膜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滋潤皮膚角質層,使角質層含水量增高,透明度提升,外觀改善。
3. 清潔作用
面膜具有黏附或吸附作用,當揭去面膜時,皮膚汙物(表層角質細胞、殘妝、過多皮脂等)隨面膜一起粘除,促進皮膚毛囊暢通,皮脂順利排出。
PS:本文重點討論普通貼片面膜,不包括塗抹的面膜和醫用面膜。
錯誤使用面膜的後果
雖然敷面膜對皮膚保養有好處,但一般不建議面膜敷太多次或敷太久,因為面膜敷得太多或敷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對皮膚健康造成隱患:
1. 過敏
眾所周知,皮膚可以吸收面膜中的護膚營養,但同時,像防腐劑、香精、醇類等對皮膚造成刺激甚至是過敏的成分,也會被皮膚吸收。
所以如果面膜敷得過多或時間過久,只會加重皮膚損傷,造成接觸性皮炎。
2. 使用不規範有可能導致水合性皮炎
水合性皮炎主要表現為皮膚浸漬發白、起皺等,就像這個手指一樣。
如果你敷完面膜之後反而覺得皺紋變多了,或者皮膚不平整,不光滑,甚至可以搓泥,那就要小心了。
3. 激素依賴性皮炎
市面上部分產品會違規違法添加糖皮質激素,長期使用的話,皮膚會有明顯的依賴性。
而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長期使用,會引起面部發紅、灼熱、乾燥脫屑或伴有瘙癢等症狀,感覺皮膚「變薄」,只有再次使用該產品才能得以緩解。
像市面上的三無產品,大家最好不要輕易使用,以免造成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產生。
如何正確使用面膜
1. 面膜幾天敷一次合適?
貼片式面膜的臨時補水能力強,一般每周敷 2~3 次已經足夠了。
PS:過敏體質,或既往有使用化妝品過敏病史者,使用新的面膜產品前,要先做局部皮膚測試,確定對產品不過敏後,方可正常使用;如果試用的時候皮膚有發熱感、泛紅等情況,應立即停用該產品。
2. 面膜敷多久合適?
一般來說,貼片式面膜貼在臉上10-20分鐘就夠了,具體使用時間可以看面膜產品的外包裝。
貼完面膜後,若有需要的話,可以用清水衝洗掉臉上剩餘粘液,再進行皮膚護理。
3. 敷完後要拍一拍臉部,按摩一下嗎?
不需要。
有些人用完面膜後,會習慣性拍一拍臉,但其實這個步驟沒有必要,因為拍臉並不能讓皮膚吸收更多的營養,反而會讓肌膚出現血管擴張,加重潮紅等症狀。
4. 面膜類產品可能引起的皮膚不良反應處理
當出現疑似「水合皮炎」症狀時,應及時停用面膜,讓皮膚慢慢恢復,不必做特殊處理。
但如果敷面膜後有不良的反應,出現明顯面膜接觸部位的紅斑、水皰、丘疹、刺痛、瘙癢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清洗乾淨,及時尋求專業人士改善處理。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歡迎大家點讚轉發收藏此文章,記得關注我呀!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了解更多」點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