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卡箍及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3:10:01
塑料卡箍及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卡箍及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塑料卡箍通過將抱緊段設計成弧形薄帶狀,對箍體的抱緊段進行合理的弧度曲率半徑設計,使其彎曲後形成圓環形,並將迫近段的過孔和拉緊段的內螺紋孔的開口方向設計成平行,能夠便於開模和成型,從而有效降低製造成本。通過將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箍體的迫近段的中部,使箍體與緊迫螺絲能夠成為一體,避免了用戶拆裝過程中容易遺失零件的情況,操作簡便高效。通過將塑料卡箍的緊迫螺絲與拉緊段螺紋連接,實現迫近鎖緊的功能,將軟管緊固連接在硬管的外圓上,並在鎖緊時,使迫近段與拉緊段之間形成緊迫間隙,能夠提供持續的預緊力,保證緊固聯接的持續可靠性。
【專利說明】塑料卡箍及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接緊固件,具體是涉及一種適用於將軟管緊固連接在硬管上的塑料卡箍及應用該塑料卡箍的緊固連接軟管與硬管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軟管與硬管的連接通常被用作輸送液體或者氣體。為了防止連接後的軟管在工作中脫落,往往在其聯接處使用卡箍加以緊固。現有的卡箍結構設計普遍較為複雜,不僅製造成本偏高、使用步驟繁煩,而且給用戶帶來零件容易遺失的煩惱。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合理、拆裝過程方便快捷、製造成本極低的塑料卡箍及應用該塑料卡箍緊固連接軟管與硬管的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塑料卡箍,包括箍體和緊迫螺絲,所述箍體包括抱緊段、一體成型於所述抱緊段兩端的迫近段和拉緊段,所述抱緊段呈弧形薄帶狀,且所述抱緊段包括第一弧段、一體成型於所述第一弧段兩端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徑大於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所述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所述迫近段的中部,且所述緊迫螺絲能夠與所述拉緊段螺紋連接,使所述抱緊段的第一弧段和兩個第二弧段彎曲形成圓環形。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徑是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的2-5倍。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抱緊段的內側面設有至少一凸筋。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抱緊段的外側面設有至少一加強筋。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迫近段的中部設有過孔,所述迫近段的一側設有第一讓位槽;所述拉緊段的中部設有內螺紋孔,所述拉緊段的一側設有第二讓位槽;所述緊迫螺絲包括依次設置的緊迫凸緣、防脫頸部、防脫凸緣和外螺紋柱;所述防脫頸部穿入所述過孔內,且所述迫近段止檔於所述緊迫凸緣和所述防脫凸緣之間;所述外螺紋柱與所述內螺紋孔能夠螺紋連接,且在螺紋連接時,所述防脫凸緣容置於所述第一讓位槽和所述第二讓位槽形成的空腔內,所述迫近段與所述拉緊段之間相距設定距離,形成緊迫間隙。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螺紋孔與所述過孔的開口方向平行。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緊迫螺絲還包括手柄頭,所述手柄頭設於所述緊迫凸緣背向所述防脫頸部的一側,且所述手柄頭上設有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筋。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脫凸緣的直徑大於所述過孔的直徑,且所述防脫凸緣上設有錐形圓角和若干個直面。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箍體和緊迫螺絲均由PP或PP與GF的複合材料或PA或PA與GF的複合材料或ABS或PVC製成。
[0014]一種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包括所述塑料卡箍,還包括軟管、硬管和密封圈,所述硬管的圓周方向設置有環形槽,所述軟管套設於所述硬管外,所述密封圈設於所述環形槽內,且位於所述軟管和所述硬管之間,所述塑料卡箍的抱緊段抱緊設於所述密封圈處的所述軟管外。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塑料卡箍及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充分利用了塑膠材料具有可彎曲的撓性特性,通過對箍體的抱緊段進行合理的弧度曲率半徑設計後,可使其彎曲後形成圓環形,圓環形能夠更好的匹配軟管和硬管的緊固連接。通過將抱緊段設計成弧形薄帶狀,充分考慮到了模具製造的便利性,能夠有效降低開模及製造成本;通過將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箍體的迫近段的中部,使箍體與緊迫螺絲能夠成為一體,避免了用戶拆裝過程中容易遺失零件的情況,並可實現軟管和硬管的快速緊固,操作簡便高效。通過緊迫螺絲的防脫頸部與箍體的迫近段中部的過孔的配合,以及箍體的迫近段與緊迫螺絲的緊迫凸緣和防脫凸緣的配合,能夠實現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迫近段的中部的功能,從而使箍體與緊迫螺絲形成一體,達到避免用戶拆裝過程中容易遺失零件的目的。通過緊迫螺絲的外螺紋柱與箍體的拉緊段的中部的內螺紋孔的配合,能夠實現緊迫螺絲與拉緊段螺紋連接的功能。通過第一讓位槽與第二讓位槽形成的空腔與防脫凸緣的配合,能夠實現緊固時抱緊段的第一弧段與第二弧段的有效合攏。通過迫近段與拉緊段之間相距設定距離,形成緊迫間隙,能夠提供持續的預緊力,保證緊固聯接的持續可靠性。通過將迫近段的過孔和拉緊段的內螺紋孔的開口方向設計成平行,能夠便於開模和成型,從而有效降低製造成本。通過採用PP、PP與GF的複合材料、PA、PA與GF的複合材料、ABS、PVC等塑膠材料,便於使用塑膠模具進行批量生產,製造成本極低。通過將塑料卡箍的緊迫螺絲壓入於箍體的迫近段中,使緊迫螺絲與拉緊段螺紋連接,即可實現迫近鎖緊的功能,將軟管緊固連接在硬管的外圓上,軟管與硬管之間設置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軟管與硬管緊固連接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軟管與硬管緊固連接的裝配效果立體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軟管與硬管緊固連接的裝配效果剖面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塑料卡箍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箍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迫近段的局部放大縱向剖面示意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拉緊段的局部放大縱向剖面示意圖;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抱緊段的局部放大橫向剖面示意圖;
[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緊迫螺絲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防脫凸緣的局部放大橫向剖面示意圖。
[0026]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
[0027]I——箍體11——抱緊段
[0028]111——第一弧段112——第二弧段
[0029]1101——凸筋1102——加強筋
[0030]12-迫近段121-過孔
[0031]122—第一讓位槽13—拉緊段
[0032]131——內螺紋孔132——第二讓位槽
[0033]14—緊迫間隙2—緊迫螺絲
[0034]21——手柄頭211——防滑筋
[0035]22—緊迫凸緣23——防脫頸部
[0036]24——防脫凸緣241——圓角
[0037]242-直面25-外螺紋柱
[0038]3-軟管4-硬管
[0039]41-環形槽5-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40]如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和圖10所示,一種塑料卡箍,包括箍體I和緊迫螺絲2,所述箍體包括抱緊段11、一體成型於所述抱緊段兩端的迫近段12和拉緊段13,所述抱緊段呈弧形薄帶狀,且所述抱緊段包括第一弧段111、一體成型於所述第一弧段兩端的第二弧段112,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徑大於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所述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所述迫近段的中部,且所述緊迫螺絲能夠與所述拉緊段螺紋連接,使所述抱緊段的第一弧段和兩個第二弧段彎曲形成圓環形。上述結構中,充分利用了塑膠材料具有可彎曲的撓性特性,通過對箍體的抱緊段進行合理的弧度曲率半徑設計後,可使其彎曲後形成圓環形,圓環形能夠更好的匹配軟管和硬管的緊固連接。上述結構中,抱緊段呈弧形薄帶狀,充分考慮到了模具製造的便利性,能夠有效降低開模及製造成本;上述結構中,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箍體的迫近段的中部,使箍體與緊迫螺絲成為一體,避免了用戶拆裝過程中容易遺失零件的情況,並可實現軟管和硬管的快速緊固,操作簡便高效。
[0041]優選的,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徑是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的2-5倍。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可以將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設計較小(比待緊固的軟管半徑略大即可),將第一弧段的曲率設計較大,一般取第二弧段曲率半徑的2-5倍。這樣的弧度曲率半徑設計後,可使其彎曲後形成圓環形。
[0042]優選的,所述抱緊段的內側面設有至少一凸筋1101。優選的,設有兩條凸筋,該兩條凸筋沿抱緊段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於抱緊段內側面的中部位置,在使用塑料卡箍連接軟管和硬管時,起到充分發揮緊固力的作用。
[0043]優選的,所述抱緊段的外側面設有至少一加強筋1102。優選的,設有兩條加強筋,該兩條加強筋沿抱緊段的長度方向間隔設於抱緊段外側面的邊緣位置,用以提高箍體的抱緊段的結構強度。
[0044]優選的,所述迫近段的中部設有過孔121,所述迫近段的一側設有第一讓位槽122 ;所述拉緊段的中部設有內螺紋孔131,所述拉緊段的一側設有第二讓位槽132 ;所述緊迫螺絲包括依次設置的緊迫凸緣22、防脫頸部23、防脫凸緣24和外螺紋柱25 ;所述防脫頸部穿入所述過孔內,且所述迫近段止檔於所述緊迫凸緣和所述防脫凸緣之間;所述外螺紋柱與所述內螺紋孔能夠螺紋連接,且在螺紋連接時,所述防脫凸緣容置於所述第一讓位槽和所述第二讓位槽形成的空腔內,所述迫近段與所述拉緊段之間相距設定距離,形成緊迫間隙14。這樣,通過緊迫螺絲的防脫頸部與箍體的迫近段中部的過孔的配合,以及箍體的迫近段與緊迫螺絲的緊迫凸緣和防脫凸緣的配合,能夠實現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迫近段的中部的功能,從而使箍體與緊迫螺絲形成一體,達到避免用戶拆裝過程中容易遺失零件的目的。通過緊迫螺絲的外螺紋柱與箍體的拉緊段的中部的內螺紋孔的配合,能夠實現緊迫螺絲與拉緊段螺紋連接的功能。通過第一讓位槽與第二讓位槽形成的空腔與防脫凸緣的配合,能夠實現緊固時抱緊段的第一弧段與第二弧段的有效合攏。通過迫近段與拉緊段之間相距設定距離,形成緊迫間隙,能夠提供持續的預緊力,保證緊固聯接的持續可靠性。
[0045]優選的,所述內螺紋孔與所述過孔的開口方向平行。通過將迫近段的過孔和拉緊段的內螺紋孔的開口方向設計成平行,能夠便於開模和成型,從而有效降低製造成本。
[0046]優選的,所述緊迫螺絲還包括手柄頭21,所述手柄頭設於所述緊迫凸緣背向所述防脫頸部的一側,且所述手柄頭上設有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筋211。通過設計手柄頭能夠便於緊固操作,通過設置防滑筋能夠起防滑作用。
[0047]優選的,所述防脫凸緣的直徑大於所述過孔的直徑,且所述防脫凸緣上設有錐形圓角241和若干個直面242。上述結構中,防脫凸緣的直徑大於過孔的直徑,能夠使其止擋於迫近段的一側,配合緊迫凸緣,能夠使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過孔內,不至於掉落,以免緊迫螺絲掉落給用戶帶來零件遺失的煩惱。上述結構中,在防脫凸緣上設有錐形圓角241和若干個直面242,能夠起到方便防脫凸緣24穿過迫近段12的過孔121的作用,方便緊迫螺絲與箍體的迫近段的定位連接。更優選的,取防脫凸緣24的直徑比過孔121的直徑大0.1?0.5mm,且直面242的數量設置為2-5個。
[0048]優選的,所述箍體和緊迫螺絲均由PP或PP與GF的複合材料或PA或PA與GF的複合材料或ABS或PVC製成。採用PP、PP與GF的複合材料、PA、PA與GF的複合材料、ABS、PVC等塑膠材料,便於使用塑膠模具進行批量生產,製造成本極低。
[0049]參見圖1、圖2和圖3,一種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包括所述塑料卡箍,還包括軟管3、硬管4和密封圈5,所述硬管的圓周方向設置有環形槽41,所述軟管套設於所述硬管外,所述密封圈設於所述環形槽內,且位於所述軟管和所述硬管之間,所述塑料卡箍的抱緊段抱緊設於所述密封圈處的所述軟管外。這樣,通過將塑料卡箍的緊迫螺絲壓入於箍體的迫近段12中,使緊迫螺絲2與拉緊段13螺紋連接,即可實現迫近鎖緊的功能,將軟管3緊固連接在硬管4的外圓上,軟管3與硬管4之間設置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5。
[0050]以上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過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形式上的修改或變更,但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的情況下,都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包括箍體(I)和緊迫螺絲(2),所述箍體包括抱緊段(11)、一體成型於所述抱緊段兩端的迫近段(12)和拉緊段(13),所述抱緊段呈弧形薄帶狀,且所述抱緊段包括第一弧段(111)、一體成型於所述第一弧段兩端的第二弧段(112),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徑大於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所述緊迫螺絲穿入定位於所述迫近段的中部,且所述緊迫螺絲能夠與所述拉緊段螺紋連接,使所述抱緊段的第一弧段和兩個第二弧段彎曲形成圓環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徑是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徑的2-5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抱緊段的內側面設有至少一凸筋(11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抱緊段的外側面設有至少一加強筋(110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迫近段的中部設有過孔(121),所述迫近段的一側設有第一讓位槽(122);所述拉緊段的中部設有內螺紋孔(131),所述拉緊段的一側設有第二讓位槽(132);所述緊迫螺絲包括依次設置的緊迫凸緣(22)、防脫頸部(23)、防脫凸緣(24)和外螺紋柱(25);所述防脫頸部穿入所述過孔內,且所述迫近段止檔於所述緊迫凸緣和所述防脫凸緣之間;所述外螺紋柱與所述內螺紋孔能夠螺紋連接,且在螺紋連接時,所述防脫凸緣容置於所述第一讓位槽和所述第二讓位槽形成的空腔內,所述迫近段與所述拉緊段之間相距設定距離,形成緊迫間隙(1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螺紋孔與所述過孔的開口方向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緊迫螺絲還包括手柄頭(21),所述手柄頭設於所述緊迫凸緣背向所述防脫頸部的一側,且所述手柄頭上設有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筋(211)。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脫凸緣的直徑大於所述過孔的直徑,且所述防脫凸緣上設有錐形圓角(241)和若干個直面(24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徵在於:所述箍體和緊迫螺絲均由PP或PP與GF的複合材料或PA或PA與GF的複合材料或ABS或PVC製成。
10.一種軟管與硬管的緊固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塑料卡箍,還包括軟管(3)、硬管(4)和密封圈(5),所述硬管的圓周方向設置有環形槽(41),所述軟管套設於所述硬管外,所述密封圈設於所述環形槽內,且位於所述軟管和所述硬管之間,所述塑料卡箍的抱緊段抱緊設於所述密封圈處的所述軟管外。
【文檔編號】F16L47/00GK204042269SQ201420512018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明者】梅安平, 吳敏華, 朱冬冬 申請人:崑山聯華印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