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梯井道整體爬升定型化防護及施工操作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3:15: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超高層建築中電梯井鋼筋綁紮、模板支設等施工平臺,具體為是一種可整體爬升的電梯井道施工操作平臺。
背景技術:
在以往超高層建築電梯井鋼筋綁紮、模板支設施工中,一般利用懸挑工字鋼作為主龍骨,用鋼管作為次龍骨,再鋪以模板作為電梯井施工操作及安全防護平臺。這種操作平臺搭設、拆除時間較長,材料投入及人工費用較大,且安全性難以保障。因此電梯井施工需要一種更為簡便、經濟、安全的操作平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施工工效和施工質量,增加施工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節約施工工期的電梯井道操作平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電梯井道整體爬升定型化防護及施工操作平臺,包括上、下設置的兩個操作平臺,上層操作平臺和下層操作平臺,之間由支架連接固定,所述操作平臺由主梁構成矩形框,矩形框內用次梁縱橫連接成井字結構,並鋪設膠合模版;所述支架是由立杆和橫杆相互連接構成的立方體框架。
所述上層操作平臺頂部邊緣設置有護欄,所述護欄由立杆和水平杆連接構成,在平臺頂部施工時,更加安全。
所述下層操作平臺的一側邊上設置有橫向支腿,與電梯井道接觸,起到橫向支撐隔離作用。
所述下層操作平臺底部設置有三角支撐架。所述三角支撐架底部設置有豎向支腿,豎向支腿為橫向放置的T形支架,可與井道底部或橫向平面接觸,起到支撐作用。
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的電梯井支模方法相比,該操作平臺安裝簡單、施工操作方便、節約操作平臺搭設及拆除時間,安全性高、可整體爬升,並且可以多次周轉使用,降低施工投入;在方便施工的同時,該操作平臺也能起到臨時安全防護的作用,提高施工工效,增加施工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下層操作平臺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上層操作平臺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例操作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1-豎向支腿;2-橫向支腿;3-立杆;4-橫杆;5-主梁;6-次梁;7-膠合模板;8-護欄立杆;9-護欄水平杆;10-三角支撐架,11-上層操作平臺,12-下層操作平臺,13-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電梯井道整體爬升定型化防護及施工操作平臺,由上下設置的兩個操作平臺連接構成,上層操作平臺11和下層操作平臺12之間由支架13連接固定。上層操作平臺11頂部邊緣設置有護欄,護欄由護欄立杆8和護欄水平杆9連接構成。下層操作平臺12的一側邊上設置有橫向支腿2,底部設置有三角支撐架10,三角支撐架10的底部設置有豎向支腿1,豎向支腿1橫向放置的T形支架,橫向支腿2與電梯井道的井壁接觸,豎向支腿1與井底或橫向平面接觸,共同對整個平臺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3、圖4所示,上層操作平臺、下層操作平臺結構類似,由主梁5構成矩形框,矩形框內用次梁6縱橫連接成井字結構,再固定膠合模版7,構成一個水平的平臺,不同的是,下層操作平臺的一側邊緣設置有兩個橫向支腿2。連接兩個平臺的支架13是由立杆3和橫杆4相互連接構成的立方體框架。
一種電梯井道整體爬升定型化防護及施工操作平臺的部件採用50×50mm方管加工製作而成,各管件連接處進行焊接。如圖5所示,完成後,用塔吊吊運至施工樓層電梯井位置進行安裝,安裝時,將下層操作平臺與施工作業面在同一高度,豎向支腿卡在澆築完成的砼樓面位置,將水平支腿頂在電梯井剪力牆或者梁側即可完成安裝。使用時,工人可站在下層操作平臺進行電梯井剪力牆鋼筋綁紮及模板支設;本層砼澆築完成後,拆模工人可在下層操作平臺上進行剪力牆的拆模工作,鋼筋工人可在上層操作平臺進行鋼筋綁紮工作,待電梯井拆模完成後,利用塔吊將操作平臺整體向上提升一層,又可進行下一層的施工,如此循環往復。
該平臺製作、安裝簡單,施工中可整體爬升,能提高施工工效和施工質量,增加施工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
綜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做的改變,所生產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時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