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支架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5:19:51 1
專利名稱:膽管支架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膽管支架引流管,用於將其置於膽管疾病包括膽管惡性腫瘤及良 性疾病所導致的膽管狹窄切開支撐引流處,從而改善膽管狹窄並引流膽汁,屬於醫療器械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膽道狹窄手術治療是普外科常見手術之一。手術方式多採取膽總管切開、膽管內 支架管置入內引流術、T型管外引流術。單純膽管內支架管置入術後存在膽汁內引流手術 效果不易直接判斷、內支架管可能發生術後阻塞影響療效等因素。T型管膽汁外引流術雖 然操作簡單,但是患者需長期帶管引流,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且外引流的膽汁丟失可 影響患者營養消化功能及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等不良後果。為了縮短住院日,絕大多數病 人都要帶管出院。如果出院後病人及家屬對T型管護理不當,就會引起管周感染、發熱、腹 瀉甚至脫出,不僅使T形管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且還會引起膽汁性腹膜炎、膽道狹窄及 粘連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膽管支架引流管,可以準確評估膽汁 引流效果;如果發生膽管支架管術後引流不暢可以通過內置的T型管進行衝洗,且能夠再 次引流,改善患者生存狀況。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問題來實現的一種膽管支架引流管,包括膽道支架管和T形管,所述膽道支架管兩端相通且側 壁開有穿插孔,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兩端相通且放置在膽道支架管內部,所述T形管的豎直 管穿過穿插孔設置在膽道支架管外部。進一步地,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與豎直管相對的側壁上開有小孔。更進一步地,所述膽道支架管和T形管為透明的醫用PVC材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採用上述結構後,可以通過T形管精確評估引流的膽汁量及性狀的改變;如果膽 管有梗阻或術後出血可以通過T形管衝洗引流或注入局部止血藥物治療術後出血,如果術 後膽汁引流良好,可以通過穿插孔將T形管拔除,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如果復發膽管阻塞, 術後適當延長T形管留置時間,可通過T形管將膽汁外引流,減輕患者的黃疸情況;整體結 構簡單、製造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選定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膽道支架管,2、水平管,3、穿插孔,4、小孔,5、豎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下述說明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如圖1所示的一種膽管支架引流管,包括膽道支架管1和T形管,所述膽道支架管 1兩端相通且側壁開有穿插孔3,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2兩端相通且放置在膽道支架管1內 部,所述τ形管的豎直管5穿過穿插孔3設置在膽道支架管1外部。考慮到治療效果和方便拔除插入T形管,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2與豎直管5相對 的側壁上開有小孔4。考慮到成本,所述膽道支架管1和T形管為透明的醫用PVC材料。實際加工時膽道支架管1長約20釐米,術中可根據膽管狹窄病變長度進行適當裁 剪,水平管2長約6釐米,豎直管約40釐米,且豎直管5的直徑小於膽道支架管1和水平管 2的直徑。。所述穿插孔3和小孔4可以設計成橢圓形、長條形等等。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及優點。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 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前 提,本領域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做許多變化和改進,如小孔4的數量和形狀可以根據需要變 化,這些變化及改進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應由所附的權利 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一種膽管支架引流管,其特徵在於包括膽道支架管(1)和T形管,所述膽道支架管(1)兩端相通且側壁開有穿插孔(3),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2)兩端相通且放置在膽道支架管(1)內部,所述T形管的豎直管(5)穿過穿插孔(3)設置在膽道支架管(1)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膽管支架引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2)與豎 直管(5)相對的側壁上開有小孔(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膽管支架引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膽道支架管(1)和T 形管為透明的醫用PVC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膽管支架引流管,包括膽道支架管和T形管,所述膽道支架管兩端相通且側壁開有穿插孔,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兩端相通且放置在膽道支架管內部,所述T形管的豎直管穿過穿插孔設置在膽道支架管外部。所述T形管的水平管與豎直管相對的側壁上開有小孔。所述膽道支架管和T形管為透明的醫用PVC材料。採用上述結構後,可以通過T形管精確評估引流的膽汁量及性狀的改變;如果膽管有梗阻或術後出血可以通過T形管衝洗引流或注入局部止血藥物治療術後出血,如果術後膽汁引流良好,可以通過穿插孔將T形管拔除,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如果復發膽管阻塞,術後適當延長T形管留置時間,可通過T形管將膽汁外引流,減輕患者的黃疸情況。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1642427SQ20102011847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5日
發明者宮藝, 常宏, 張振海, 鄭世亮 申請人: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