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白靈是誰扮的(為什麼不愛鹿兆海)
2023-06-08 21:08:26 1
魯迅在談到《紅樓夢》一書時曾這樣說,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說這段話時,是站在不同的專家,看同一部小說,會有不同的看法。而同一部77集電視劇《白鹿原》,我看了4遍了,每一次看了後,都是淚流滿面地沉浸在感人的故事裡;每看一次也都有新發現。比如,開始時對李沁飾演的田小娥很有感觸,所以,寫了一篇《田小娥:命運多舛不斷掙扎反抗的女人》的形象分析。
今天,咱們就談談《白鹿原》的精魂式的典型人物——白靈。一部鴻篇巨製塑造的人物很多,直接介紹主要人物,可能從理解作品的角度,會有點困難。其實典型人物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分析一個白靈,其實涉及的直接人物至少有三個:其父白嘉軒、丈夫鹿兆鵬、密友鹿兆海。
一、 白靈的成長
白靈生長的時期,是經過五四運動洗禮以後的民國時期。
白靈這個形象是帶有一點白鹿傳說的仙氣形象。她一出生,就被白狼叼走,但在黑娃的窮追死盯下,完好無損地獲得營救。和普通孩子不一樣的是,白靈從小像個男孩子一樣地「瘋」跑,幾次纏小腳,都被父親的疼愛,讓她掙脫掉了;這樣,就從性格的培養上,給了她一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性格。
慢慢長大的白靈,對孩時的玩伴鹿兆鵬、鹿兆海離開白鹿原村,充滿著好奇。一次,父親白嘉軒偶然地到西安城走親戚,白靈哭著鬧著非跟不可。結果,白靈在西安城看到了梳著「五四」短髮、藍斜襟上衣、黑裙子颯爽英姿的女學生,羨慕不已,就爭取要和她們一樣去上學。這樣,在全家人反對的情況下,白靈勇毅不拔,死纏爛打,終於爭取到了西安上學。
在西安城上學期間,白靈接觸到了進步思想。為了接受進步思想,從女子中學轉到鹿兆海的普通中學。又在接受進步思想的過程中,逐步接觸了革命理論。縣府救人、西安被圍當護士,誓死與西安共存亡,傳遞情報、解救被抓的革命黨等過程中,初步對軍閥、舊社會黑暗有了深刻的認識;在鹿兆鵬的教育和影響下,她樹立了一個讓世界都「乾淨」的決心,在面臨被填井的危險中,成長為一個共產黨員。為了達到懲治叛徒的目的,她英勇果敢地和叛徒一起吃下放了劇毒的羊肉泡饃;看到投降派在欺騙學生,本來沒有安排她完成這樣的任務,但她果斷操起一塊磚頭砸向投降派,把教育專員的鼻梁砸塌了;歸隊後,被組織審查期間,依然英勇作戰而犧牲等表現,一個英勇果敢純潔無暇的共產黨員的形象,令人感服。
二、性格分析
白靈是一個天生麗質、純淨、勇敢、剛強和智慧的女孩。她從小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殷實富足的家庭裡,同樣生活在一個環境中,她與兩個哥哥相比,她的這種性格的形成,是寵愛縱容的結果。雖然從小面臨著「纏腳」的危險,但經過抗爭她勝利了,培育了她敢於鬥爭的性格;積極爭取進西安城,也是通過鬥爭的成果,培養了她不屈不撓的。更具反抗的一次鬥爭是,從西安城回到白鹿原,遭遇了父母之命的婚姻「禁閉」;雖然父女情深接受了新思想、接受了革命道理、成為一個共產黨員的她,對此堅決反對,這個果斷決絕的反抗思想,來自於婚姻自由,來之於對封建落後思想的本能反抗,也顯示了她與舊社會的枷鎖抗爭的決心和毅力。明知革命就是冒著丟腦袋的危險,明知這一走將是天涯海角,將是千難萬險,但是她依然在寂靜的凌晨庭院內,向熟睡的奶奶、父母深深的致以跪拜,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衣食無憂的封建家庭,走上了解放天下窮人的道路。
電視劇《白鹿原》在刻畫白靈這個女孩時,沒有過多的慷慨陳詞,沒有過多的大義凜然的舉動。但在強烈的反抗封建婚姻的鬥爭中,父女不歡而散;又十分心疼地讓姑父去安慰父親。在與姑父表明自己的志向時,得到了姑父的理解和支持。這樣的交流,讓人感到真實可信。
金一南教授說過,中華民族總是在關鍵時刻有這樣的人物成為民族的脊梁,這個脊梁不是大眾在支撐的,關鍵時刻關鍵人物在大家萬念俱灰的情況下,成為民族精神的圖騰和脊梁。一批年輕人,年紀輕輕幹大事,年紀輕輕丟性命,他們不是為了自己的住房、為了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的待遇而幹的,而是為了完成民族救亡。白靈就是這樣的一批青年中的一個。
三、 為什麼沒有跟鹿兆海走到一起
小的時候,白靈還在村裡上私塾的時候,主要的和鹿兆海在一起玩,可謂是青梅竹馬。但是自從鹿兆海進城讀書以後,將哥哥鹿兆鵬創辦的《秦進》報,借給白靈看,本來是兆海炫耀哥哥的能力,但白靈通過閱讀《秦進》報,了解了進步思想、了解社會,明白了許多道理。對早早離開白鹿原的鹿兆鵬,有了少女般的仰慕,夢一樣的崇拜。這時的白靈,對鹿兆鵬還不能說是有愛情,而只是鹿兆鵬的思想已經佔據了白靈的內心世界。相比之下,鹿兆鵬的弟弟鹿兆海,就比較單純,比較沒有思想,即便是有幹一番大事的理想,在白靈看來,也只是感覺很空泛。白靈和鹿兆海既是從小青梅竹馬耳鬢廝磨的玩伴;也有同在一校的同學好友;更有西安城被軍閥圍困的同仇敵愾,生死與共患難的生死之交;兩人在加入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選擇的過程中,顯得天真和幼稚。鹿兆海是經過組織程序入了黨;白靈以為跟著國民黨做事就是加入國民黨了;兩人在改變舊世界,在參加的組織隊伍的人選上,產生了歧視性的分歧,而這種分歧,隨著白靈對社會了解的深入越來越大。
按照一般男女相愛的模式,她和鹿兆海最應該成為童男信女的一對。巧遇鹿兆鵬以後,隨著與鹿兆鵬接觸多了起來後,鹿兆鵬的英勇智慧,一次次地打動著白靈,並將理想中的鹿兆鵬,變為現實中的英雄,並產生了加入共產黨的願望,是白靈實現了一個由熱血青年轉變為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與鹿兆鵬的愛情,從一般的羨慕、崇敬、崇拜中,萌動了愛情,尤其是假扮夫妻的地下工作中,白靈把嫁給鹿兆鵬作為投身革命事業的一種犧牲。
所以說,鹿兆鵬的優點和堅毅,是鹿兆海不能比擬的。這就是白靈的選擇,也是白靈為什麼沒有選擇鹿兆海的重要原因。從白靈和鹿兆海接觸中,白靈也從來沒有與鹿兆海產生過戀人的感覺,只是把鹿兆海當作關心愛護的一個哥哥而已。比如,鹿兆海去軍校學習他們拍了一張合影,她的感覺和反映,沒有女人對男人的喜歡、愛戀和偎依,有的只是哥哥式的依從和友誼。從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經常在一起的人,並非是產生真正的愛情溫床;而思想相通、信仰一致,仰慕和崇拜會產生愛情的概率更大的原因。起碼是從電視劇上,我們感覺到了這樣的愛情。所以,白靈沒有答應鹿兆海多次明確關係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