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3:33:51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配氣機構,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發動機組
合搖臂。
背景技術:
隨著油價的攀升和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低汙染、低油耗、大功率、大扭矩的發動機就是發動機工程師的設計目標。在公開號為CN107539042A的發明專利「一種可實現無級調節的氣門升程控制機構」中公開了一種組合搖臂,這種組合搖臂因摩擦副較多而會對整個發動機的摩擦功有很大影響,從而影響發動機整機的燃油經濟性,同時組合搖臂軸向不能實現很好的定位,對系統的可靠性會有不利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以進一步降低發動機的摩擦損失,提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包括分別設在發動機氣門升程控制機構的拉臂兩側的兩個二級搖臂以及穿過兩個二級搖臂和拉臂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支撐在所述拉臂上,並在支撐部位設有滾針軸承II,在所述二級搖臂與發動機凸輪軸上的凸輪相連接的端部設有滾針軸承I,在所述二級搖臂上與中心軸配合的孔內設有滾針II。在所述中心軸上設有對所述滾針IIl軸向定位的墊片和擋圈。在所述拉臂的兩側設有對所述二級搖臂軸向定位的止推面。在所述拉臂的兩止推面之間設有導向塊,所述導向塊套裝在所述滾針軸承II上。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二級搖臂與中心軸接觸的部位設置滾針, 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可以進一步減小系統的摩擦損失,提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通過軸向的限位,使組合搖臂軸向實現很好的定位,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拉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二級搖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中心軸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拉臂;2、二級搖臂;3、滾針軸承I ;4、銷軸;5、中心軸;6、 導向塊;7、墊片;8、滾針軸承II ;9、滾針I ;10、滾針II ;11、止推面;12、擋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包括分別設
3在發動機氣門升程控制機構的拉臂1兩側的兩個二級搖臂2以及穿過兩個二級搖臂2和拉臂1的中心軸5,通過中間心軸把兩個二級搖臂2和拉臂1連接起來,中心軸5支撐在拉臂 1上,並在支撐部位設有滾針軸承118,滾針軸承118內設有滾針I 9,在二級搖臂2與發動機凸輪軸上的凸輪相連接的端部設有滾針軸承I 3,二級搖臂2上裝有銷軸4,用來固定滾針軸承I 3在二級搖臂2上,在二級搖臂2上與中心軸5配合的孔內設有滾針1110,採用此種結構,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可以進一步減小系統的摩擦損失,提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為了保證二級搖臂2的軸向定位,在拉臂1的兩側設計有止推面11配合導向塊6 可以保證軸向的定位,從而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導向塊6位於拉臂1的兩止推面11之間,並套裝在滾針軸承118上。在中心軸5上還設有對滾針IIlO軸向定位的墊片7和擋圈 12,通過墊片7和擋圈12保證兩個二級搖臂2的孔內的滾針IIlO的軸向限位,提高組合搖臂工作的可靠性。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包括分別設在發動機氣門升程控制機構的拉臂(1)兩側的兩個二級搖臂O)以及穿過兩個二級搖臂(2)和拉臂(1)的中心軸(5),所述中心軸(5) 支撐在所述拉臂(1)上,並在支撐部位設有滾針軸承II (8),在所述二級搖臂( 與發動機凸輪軸上的凸輪相連接的端部設有滾針軸承I (3),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二級搖臂( 上與中心軸(5)配合的孔內設有滾針II (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中心軸( 上設有對所述滾針II(IO)軸向定位的墊片(7)和擋圈(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拉臂(1)的兩側設有對所述二級搖臂( 軸向定位的止推面(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拉臂(1)的兩止推面(11)之間設有導向塊(6),所述導向塊(6)套裝在所述滾針軸承II (8)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發動機組合搖臂,包括分別設在發動機氣門升程控制機構的拉臂兩側的兩個二級搖臂以及穿過兩個二級搖臂和拉臂的中間軸,所述中間軸支撐在所述拉臂上,並在支撐部位設有滾針軸承II,在所述二級搖臂與發動機凸輪軸上的凸輪相連接的端部設有滾針軸承I,在所述二級搖臂上與中間軸配合的孔內設有滾針II。採用此技術方案,通過在二級搖臂與中間軸接觸的部位設置滾針,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可以進一步減小系統的摩擦損失,提高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通過軸向的限位,使組合搖臂軸向實現很好的定位,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F01L1/18GK202144753SQ201120164710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3日
發明者劉和義, 黃國媛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