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港堤護岸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0:56:26 1
生態港堤護岸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態港堤護岸,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擋土牆(1),所述第一擋土牆(1)外側的河底邊坡(2)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灌注樁(3)以及預製板樁(4),所述灌注樁(3)與預製板樁(4)的頂面齊平,所述預製板樁(4)至第一擋土牆(1)外立面之間填充有填實砼(5),所述填實砼(5)的頂部設置有第二擋土牆(6),所述第二擋土牆(6)與第一擋土牆(1)之間填充級配碎石(9),第二擋土牆(6)的外側向第一擋土牆(1)內側的土中設置有土錨(10),所述第一擋土牆(1)的頂部設置有花池(7)。本實用新型生態港堤護岸具有減少安全隱患,提高綠化率的優點。
【專利說明】生態港堤護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態港堤護岸。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港堤護岸長時間使用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且傳統的港堤護岸的綠化不足,影響美觀。因此尋求一種減少安全隱患,提高綠化率的生態港堤護岸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減少安全隱患,提高綠化率的生態港堤護岸。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生態港堤護岸,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擋土牆,所述第一擋土牆外側的河底邊坡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灌注樁以及預製板樁,所述灌注樁與預製板樁的頂面齊平,所述預製板樁至第一擋土牆外立面之間填充有填實砼,所述填實砼的頂部設置有第二擋土牆,所述第二擋土牆與第一擋土牆之間填充級配碎石,所述第二擋土牆的上半段外立面設置有鋼護木,所述第二擋土牆的臺階上設置有繫船柱,所述第二擋土牆的下半段從外向內設置有梅花形布置的膨脹螺栓,所述第二擋土牆的外立面設置有鋼護木,臺階的外角設置有鋼包角,第二擋土牆的外側向第一擋土牆內側的土中設置有土錨,所述第一擋土牆的頂部設置有花池,所述花池包括沿第一擋土牆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個花池單元,所述花池單元包括花池單元底託以及三面固定壁,三面固定壁分別向上連接於花池單元底託的前側後側以及背水側,前側以及後側的固定壁近水段的內側設置有插槽,插槽內設置有豎向布置的插板。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實用新型生態港堤護岸具有減少安全隱患,提高綠化率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生態港堤護岸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生態港堤護岸的花池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
[0011]第一擋土牆I
[0012]河底邊坡2
[0013]灌注樁3
[0014]預製板樁4
[0015]填實砼5
[0016]第二擋土牆6
[0017]花池7、花池單元底託7.1、三面固定壁7.2、插板7.3、花池單元底孔7.4。[0018]繫船柱8
[0019]級配碎石9
[0020]土錨 10。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生態港堤護岸,它包括第一擋土牆I,所述第一擋土牆I為ClO漿砌塊石牆,所述第一擋土牆I外側的河底邊坡2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灌注樁3以及預製板樁4,所述灌注樁3為C25鑽孔灌注樁,所述灌注樁3與預製板樁4的頂面齊平,所述預製板樁4至第一擋土牆I外立面之間填充有填實砼5,所述填實砼5為C15砼,所述填實砼5的頂部設置有第二擋土牆6,所述第二擋土牆6為中部設置有臺階的C20漿砌塊石牆,所述第二擋土牆6與第一擋土牆I之間填充級配碎石9,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上半段外立面設置有鋼護木,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臺階上設置有繫船柱8,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下半段從外向內設置有梅花形布置的膨脹螺栓,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外立面設置有鋼護木,臺階的外角設置有鋼包角,有斜向布置的塑料排水管9從第一擋土牆I的內裡面向外延伸至預製板樁4外,第二擋土牆6的外側向第一擋土牆I內側的土中設置有土錨10,土錨10的自由段長7.8米,錨固段長8米。所述第一擋土牆I的頂部設置有花池7,所述花池7包括沿第一擋土牆I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個花池單元,所述花池單元包括花池單元底託7.1以及三面固定壁7.2,三面固定壁7.2分別向上連接於花池單元底託7.1的前側後側以及背水側,前側以及後側的固定壁7.2近水段的內側設置有插槽,插槽內設置有豎向布置的插板7.3。所述花池單元底託7.1以及三面固定壁7.2的材質為混凝土,所述插板7.3的材質為高強度塑料。所述插板7.3的下半段設置有多個插板側孔,花池單元底託7.1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多個花池單元底孔7.4,花池單元內可以盛裝土壤,用於栽培植物。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港堤護岸,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擋土牆(I ),所述第一擋土牆(I)外側的河底邊坡(2)上從內至外依次設置有灌注樁(3)以及預製板樁(4),所述灌注樁(3)與預製板樁(4)的頂面齊平,所述預製板樁(4)至第一擋土牆(I)外立面之間填充有填實砼(5),所述填實砼(5)的頂部設置有第二擋土牆(6),所述第二擋土牆(6)與第一擋土牆(I)之間填充級配碎石(9),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上半段外立面設置有鋼護木,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臺階上設置有繫船柱(8),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下半段從外向內設置有梅花形布置的膨脹螺栓,所述第二擋土牆(6)的外立面設置有鋼護木,臺階的外角設置有鋼包角,第二擋土牆(6)的外側向第一擋土牆(I)內側的土中設置有土錨(10),所述第一擋土牆(I)的頂部設置有花池(7),所述花池(7)包括沿第一擋土牆(I)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個花池單元,所述花池單元包括花池單元底託(7.1)以及三面固定壁(7.2),三面固定壁(7.2)分別向上連接於花池單元底託(7.1)的前側後側以及背水側,前側以及後側的固定壁(7.2)近水段的內側設置有插槽,插槽內設置有豎向布置的插板(7.3)。
【文檔編號】E02B3/06GK203808009SQ201420174884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2日
【發明者】鄧玉華 申請人:江陰市江港堤閘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