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1:11:26 1
專利名稱: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燃燒鍋爐,特別涉及一種以煤為燃料的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
技術背景我國現有的RLG熱管幹餾反射鍋爐存在以下缺陷(I)乾餾室空間小,燃燒不充分,冒黑煙,環保性能差,不符合國家環保要求。⑵每次加煤間隔比較短,固定爐排,清灰不方便,司爐工勞動強度大。(3)換熱面積小,熱效率低。(4)封火時間短。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該鍋爐燃燒充分、環保性能強、且操作簡單、安全可靠。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管、氣化環保鍋爐,包括鍋爐本體,鍋爐本體包括內筒體、外筒體和煙 ,其特徵在於氣化室布置在鍋爐本體兩側且分別通過連接火道與鍋爐本體連接;其中,氣化室由爐牆內體和外體組成,兩牆體中間形成雙層水夾套,氣化室內部安裝有活動爐排;鍋爐本體的內筒體內部設置多層列管,內筒體的上部設有熱管,多層列管和熱管與內筒體中心線減15°夾角固焊接;在鍋爐本體上增設一封火門。上述熱管採用翅片熱管。上述煙囪的高度彡12米。上述活動爐排為撥叉式活動爐排。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新型氣化室結構簡單,易於生產、加工成本低。設計水套夾層使氣化室的使用壽命延長,還增加了換熱面積。氣化室空間擴大,使煤能充分預熱、乾餾。氣化方式燃燒,使燃燒更徹底,環保、節能效果顯著。2、採用了撥叉式活動爐排,使操作更簡單、清灰更容易,且保證良好的通風。3、增加列管和熱管,增大了換熱面積,提高了熱效率,達到了節能的效果。4、改善了封火方式,增加了封火門等裝置,使封火更簡單,更有效,並延長了封火的時間,封火時間可達24小時。5、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一次加煤長時間燃燒,司爐工勞動強度低。6、精確設計了煙囪高度,無需配置鼓風機、引風機。節省投資、節省電力。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煤在氣化室進行烘乾、預熱、乾餾,產生大量的可燃氣體,通過連接火道進入鍋爐本體的內筒體——燃燒室,由於燃燒室的空間恰當,氧氣充足,溫度較高,可燃氣體在此徹底燃燒。煙氣所釋放的熱能通過多級列管吸收後,進入上部。由於該處設有翅片熱管,在此處煙氣被強化換熱後由煙 排出。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氣化室爐排示意圖具體實施 方式如圖所示一種熱管、氣化環保鍋爐,鍋爐本體由內筒體I、外筒體2和高度> 12米的煙 3,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為夾套4。氣化室5布置在鍋爐本體兩側且通過連接火道9與夾套4連接;其中,氣化室由爐牆內體6和外體7組成,兩牆體中間形成雙層水夾套8,氣化室上設有加煤口 10,氣化室內部安裝有撥叉式活動爐排11,側面設有出渣門12和除灰門13。鍋爐本體的內筒體內部設置多層列管14,內筒體的上部設有翅片熱管15,多層列管和翅片熱管與內筒體中心線減15°夾角焊接。鍋爐本體外筒體側面設有液位計孔16、補水口 17、回水口 18、排汙口 19、溫度計孔20和出水口 21。外筒體的封頭22上設有壓力表口23和排氣孔24。在鍋爐本體上增設一封火門25。上述撥叉式活動爐排11上裝有擋板26和軸套27。本實用新型將原RLGcj5 1200熱管幹餾反射鍋爐的外筒體的兩側各開一連接火道,外部焊接氣化室,氣化室由爐牆內外體組成。形成夾層水套與鍋爐本體夾套相通。工作時煤在氣化室進行預熱、乾餾,產生大量的可燃氣體,通過連接火道進入鍋爐本體的內筒體——燃燒室,由於燃燒室的空間恰當,氧氣充足,溫度較高,可燃氣體在此徹底燃燒。燃燒後煙氣所釋放的熱能通過多級列管吸收後,進入尾部。由於該處設有翅片熱管,在此處煙氣被強化換熱後由煙囪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包括鍋爐本體,鍋爐本體包括內筒體、外筒體和煙囪,其特徵在於氣化室布置在鍋爐本體兩側且分別通過連接火道與鍋爐本體連接;其中,氣化室由爐牆內體和外體組成,兩牆體中間形成雙層水夾套,氣化室內部安裝有活動爐排;鍋爐本體的內筒體內部設置多層列管,內筒體的上部設有熱管,多層列管和熱管與內筒體中心線減15°夾角固焊接;在鍋爐本體上增設一封火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其特徵在於上述熱管採用翅片熱管。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其特徵在於上述煙囪的高度>12米。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其特徵在於上述活動爐排為撥叉式活動爐排。
專利摘要一種熱管、雙氣化環保鍋爐,氣化室布置在鍋爐本體兩側且分別通過連接火道與鍋爐本體連接;其中,氣化室由爐牆內體和外體組成,兩牆體中間形成雙層水夾套,氣化室上設有加煤口,氣化室內部安裝有活動爐排;鍋爐本體的內筒體內部設置多層列管,內筒體的上部設有熱管,多層列管和熱管與內筒體中心線減15°夾角固焊接;在鍋爐本體上增設一封火門。該鍋爐燃燒充分、環保性能強、且操作簡單、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F23B90/06GK202371703SQ201120475888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5日
發明者劉海, 張豔華, 焦保才, 王井昆, 胡士化, 襲海濤, 韓海永 申請人:天津華能能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