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1:40: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屬於樁基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樁基施工主要有成孔和成樁兩部分,在成孔過程中,會將泥土從樁基中挖出,泥土在被挖出來時會被堆積在樁基孔的旁邊,最後人工通過小車在轉運到指定地點,該轉運方式費時費力,不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較大,且泥土轉運過程相對緩慢,轉運效率非常低,且一人無法單獨完成,需要多人輪流完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成本,一旦碰到惡劣天氣,還會由於小車無法進入而使得施工進度無法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大大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泥土的轉運效率,保證施工進度,降低人工成本的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包括地面上設置的樁基孔,樁基孔兩側以及泥土放置端均設置有滑軌,滑軌內分別安裝滑塊,滑塊上分別設置支架Ⅰ、支架Ⅱ和支架Ⅲ,支架Ⅰ、支架Ⅱ和支架Ⅲ通過連杆連接為一體,支架Ⅰ和支架Ⅱ之間設置安裝橫梁,安裝橫梁上設置傳動軸Ⅰ,傳動軸Ⅰ通過傳動鏈Ⅰ連接傳動電機Ⅰ,支架Ⅲ上設置安裝支架,安裝支架上設置傳動軸Ⅱ,傳動軸Ⅰ和傳動軸Ⅱ上分別設置傳動鏈輪Ⅰ和傳動鏈輪Ⅱ,傳動鏈輪Ⅰ和傳動鏈輪Ⅱ通過傳動鏈Ⅱ連接,傳動鏈Ⅱ上設置安裝塊,安裝塊上設置掛鈎,支架Ⅱ下部設置安裝架,安裝架上設置傳動電機Ⅱ,傳動電機Ⅱ連接轉輥,轉輥上設置帶鉤鋼絲繩,帶鉤鋼絲繩與樁基孔相對應。
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通過傳動電機Ⅰ和傳動鏈Ⅱ的配合,能夠將樁基孔處的泥土方便轉運至泥土放置處,整個過程只需要1-2人即可完成,且工作人員無需來回走動,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還提高了工作效率,由於支架Ⅰ、支架Ⅱ和支架Ⅲ通過連杆連接為一體,且底部和地面上設置有相配合的滑塊和滑軌,因此不需要針對每個樁基孔安裝,一旦安裝完成,則對於一列或一行的樁基孔都適用,且在支架Ⅰ、支架Ⅱ和支架Ⅲ頂部設置防雨布,還能夠有效避免惡劣天氣對施工進度所帶來的影響。
進一步的優選,傳動鏈Ⅱ採用雙鏈條結構,安裝塊焊接在傳動鏈Ⅱ上。保證傳動穩定性。
所述的與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配合使用的固定裝置,包括擋塊,擋塊頂部設置擋板,擋板兩側分別設置橫板,橫板上設置地腳螺栓。能夠有效的對轉運裝置進行固定,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進一步的優選,地腳螺栓在每側橫板上均設置2-4個。提高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安裝使用方便,不但能夠大大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還能夠提高泥土的轉運效率,保證施工進度,降低人工成本,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地面;2、掛鈎;3、安裝架;4、傳動電機Ⅱ;5、樁基孔;6、帶鉤鋼絲繩;7、滑軌;8、滑塊;9、支架Ⅰ;10、轉輥;11、安裝橫梁;12、傳動軸Ⅰ;13、傳動鏈Ⅰ;14、傳動電機Ⅰ;15、支架Ⅱ;16、安裝塊;17、傳動鏈Ⅱ;18、支架Ⅲ;19、傳動軸Ⅱ;20、安裝支架;21、傳動鏈輪Ⅰ;22、傳動鏈輪Ⅱ;23、擋板;24、橫板;25、地腳螺栓;26、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包括地面1上設置的樁基孔5,樁基孔5兩側以及泥土放置端均設置有滑軌7,滑軌7內分別安裝滑塊8,滑塊8上分別設置支架Ⅰ9、支架Ⅱ15和支架Ⅲ18,支架Ⅰ9、支架Ⅱ15和支架Ⅲ18通過連杆連接為一體,支架Ⅰ9和支架Ⅱ15之間設置安裝橫梁11,安裝橫梁11上設置傳動軸Ⅰ12,傳動軸Ⅰ12的兩端通過軸承座和軸承固定在安裝橫梁11上,傳動軸Ⅰ12通過傳動齒輪和傳動鏈Ⅰ13連接傳動電機Ⅰ14的旋轉軸,支架Ⅲ18上設置安裝支架20,安裝支架20上設置傳動軸Ⅱ19,傳動軸Ⅱ19的兩端通過軸承座和軸承固定在安裝支架20上,傳動軸Ⅰ12和傳動軸Ⅱ19上分別設置傳動鏈輪Ⅰ21和傳動鏈輪Ⅱ22,傳動鏈輪Ⅰ21和傳動鏈輪Ⅱ22通過雙鏈條結構的傳動鏈Ⅱ17連接,傳動鏈Ⅱ17上設置安裝塊16,安裝塊16上設置掛鈎2,支架Ⅱ15下部設置安裝架3,安裝架3上設置傳動電機Ⅱ4,傳動電機Ⅱ4連接轉輥10,轉輥10上設置帶鉤鋼絲繩6,帶鉤鋼絲繩6與樁基孔5相對應。
如圖3所示,所述的與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配合使用的固定裝置,包括擋塊26,擋塊26頂部設置擋板23,擋板23兩側分別設置橫板24,橫板24上設置2-4個地腳螺栓25。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過程:
所述的用於樁基施工的泥土轉運裝置在使用時,將支架Ⅰ9、支架Ⅱ15和支架Ⅲ18在滑軌7和滑塊8的配合作用下整體移動至樁基孔5上方,然後在支架Ⅰ9、支架Ⅱ15和支架Ⅲ18兩側分別放置固定裝置,將固定裝置的擋塊26固定在滑軌7內,擋板23固定在支架Ⅰ9、支架Ⅱ15和支架Ⅲ18底部的兩側,通過橫板24上的地腳螺栓25緊固即可。固定完成後,通過安裝架3上的傳動電機Ⅱ4帶動轉輥10旋轉,通過帶鉤鋼絲繩6將樁基孔5內的泥土提升到地面上,然後將盛放泥土的容器掛至傳動鏈Ⅱ17下方的掛鈎2上,開啟傳動電機Ⅰ14,傳動電機Ⅰ14通過傳動鏈Ⅰ13和傳動齒輪帶動傳動軸Ⅰ12轉動,進而通過傳動軸Ⅰ12上的傳動鏈輪Ⅰ21、傳動鏈Ⅱ17和傳動鏈輪Ⅱ22帶動傳動軸Ⅱ19旋轉,在傳動過程中,傳動鏈Ⅱ17可以在傳動電機Ⅰ14的正反轉作用下前後移動,帶動掛鈎2上的容器向泥土放置端移動,完成泥土轉運。當樁基孔5完成後,將固定裝置取下,將支架Ⅰ9、支架Ⅱ15和支架Ⅲ18在滑軌7和滑塊8的配合作用下整體移動至下個樁基孔5上方,在進行固定後重複此過程即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方便快速的完成泥土的轉運,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該轉運機構能夠適用於整個樁基孔的挖掘過程,安裝使用方便,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並不僅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