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防水施工的方法及結構與流程
2023-06-01 23:42:0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防水施工的方法及結構,屬於建築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沉降不均或自身收縮不均產生的裂縫,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中規定:為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影響,在梁、板(包括基礎底板)、牆等結構中預留的具有一定寬度且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澆築的混凝土帶稱為後澆帶。按規定要求後澆帶須在各層板澆搗後施工完畢後至少60天以上方可回灌。常規的後澆帶施工工藝使得主體結構的防水必須要等後澆帶施工完成方能施工。因此,對於急需進行覆土回填的項目便嚴重耽誤工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快捷的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防水施工的方法及結構。以縮短工程工期,減少經濟損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防水施工的方法,該方法按以下步驟施工:
步驟一:在主體結構預留的後澆帶外側粘貼封堵鋼板,封堵鋼板的寬度大於後澆帶寬度;
步驟二:在封堵鋼板外固定鋼絲網,鋼絲網寬度大於封堵鋼板寬度;
步驟三:在主體結構和鋼絲網外施工找平層,找平層用水泥砂漿找平;
步驟四:在找平層外施工防水層,防水層採用防水卷材施工;
步驟五:在防水層外側進行回填土施工;
步驟六:60天後進行後澆帶砼灌注施工,將後澆帶與主體結構築為一體。
前述方法中,所述封堵鋼板採用環氧結構膠粘貼在後澆帶兩側的主體結構上。
按前述方法形成的後澆帶結構,包括主體結構,主體結構之間預留有後澆帶;在主體結構的後澆帶外側粘貼有封堵鋼板,封堵鋼板外固定有鋼絲網,主體結構和鋼絲網外設有找平層,找平層外設有防水層,防水層外設有回填土。
前述後澆帶結構中,所述封堵鋼板厚度不小於50mm,封堵鋼板兩邊超出後澆帶邊線不小於200mm。
前述後澆帶結構中,所述鋼絲網經鋼釘固定在主體結構上,封堵鋼板兩邊超出後澆帶邊線不小於500mm。
前述後澆帶結構中,所述回填土外側為45°坡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防水施工,不僅施工工藝簡單,施工方便快捷,成本較低,而且能夠滿足急需進行覆土回填的項目,確保工程工期。本發明適用於多層、框剪結構等工程的裙房或地下室為了滿足急於覆土回填的場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記為:1-主體結構,2-後澆帶,3-封堵鋼板,4-鋼絲網,5-找平層,6-防水層,7-回填土,8-環氧結構膠,9-鋼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一種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防水施工的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按以下步驟施工:
步驟一:在主體結構1預留的後澆帶2外側粘貼封堵鋼板3,封堵鋼板3的寬度大於後澆帶寬度;封堵鋼板3採用環氧結構膠8粘貼在後澆帶2兩側的主體結構1上;
步驟二:在封堵鋼板3外固定鋼絲網4,鋼絲網4寬度大於封堵鋼板3寬度;
步驟三:在主體結構1和鋼絲網4外施工找平層5,找平層5用水泥砂漿找平;
步驟四:在找平層5外施工防水層6,防水層6採用防水卷材施工;
步驟五:在防水層6外側進行回填土7施工;
步驟六:60天後進行後澆帶2砼灌注施工,將後澆帶2與主體結構1築為一體。
按前述方法形成的後澆帶結構,包括主體結構1,主體結構1之間預留有後澆帶2;在主體結構1的後澆帶2外側粘貼有封堵鋼板3,封堵鋼板3外固定有鋼絲網4,主體結構1和鋼絲網4外設有找平層5,找平層5外設有防水層6,防水層6外設有回填土7。封堵鋼板3厚度不小於50mm,封堵鋼板3兩邊超出後澆帶2邊線不小於200mm。鋼絲網4經鋼釘9固定在主體結構1上,封堵鋼板3兩邊超出後澆帶2邊線不小於500mm。回填土7外側為45°坡度。
實施例
本例如圖1所示,為了便於看清楚後澆帶的結構,對防水層和找平層進行局部剖,回填土只畫了部分示意。具體實施時,先施工主體結構1,在主體結構1之間預留有一條寬度為800mm的後澆帶2。在主體結構1施工完畢後,用環氧結構膠8將封堵鋼板3粘貼在後澆帶2兩邊的主體結構1上。封堵鋼板3的厚度為50mm,封堵鋼板3每邊超出後澆帶2邊線200mm為宜,粘貼時環氧結構膠8應塗刷飽滿,環氧結構膠8與封堵鋼板3和主體結構1之間應無間隙;封堵鋼板3粘貼完畢後,在封堵鋼板3外表面鋪設一層鋼絲網4,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封堵鋼板3的掛漿性,以防止其後施工的找平層5的砼混與封堵鋼板3之間形成裂縫,鋼絲網4兩邊應超出後澆帶2邊線500mm以上,鋼絲網4可以通過鋼釘9固定在主體結構1上,也可以將鋼絲網4點焊在封堵鋼板3外表面。由於封堵鋼板3外表面高於主體結構1外表面,因此需要在封堵鋼板3和主體結構1外表面用水泥砂漿施工一層找平層5,施工找平層5時,應儘量將封堵鋼板3和鋼絲網4與主體結構1的交接處抹平,以防止回填土7的側壓力將防水層6的卷材剪斷。找平層5施工完畢固結後,在找平層5外用防水卷材鋪設一層防水層6。最後進行回填土7施工,回填時應注意放坡,坡度以45°為宜。由於回填土施工完畢後,後澆帶不會影響工程的後續施工,可以在60天後再進行後澆帶的灌注砼施工,後澆帶砼灌注後,後澆帶與主體結構即成為一體,後澆帶的整個工程即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