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捷式料缸內孔清洗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8:14: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料缸清洗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捷式料缸內孔清洗器。
背景技術:
壓鑄時把壓鑄材料倒入料缸,然後通過衝頭把材料壓到模具。由於材料、汙垢在料缸內孔壁的沉積與粘附,使料缸內孔通徑逐步減小,如不及時有效清理,當沉積達到一定程度時,將嚴重影響正常使用。
目前,料缸內孔清洗工作基本採用人工清洗方式,使用鏟子對料缸內孔壁清洗,清洗工作的難度較大(越大容器越難以人工清洗),導致了較高的人工操作成本和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捷式料缸內孔清洗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降低了料缸內孔清洗難度,同時減少了人工操作成本,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便捷式料缸內孔清洗器,包括夾持杆、主體和油石座,所述的主體呈底面為正多邊形的柱體結構,該主體中部豎直開有通孔,所述的主體上端面位於通孔的開口處安裝有定位輪,該定位輪的側壁上布置有齒圈,所述的通孔內布置有旋轉芯軸,該旋轉芯軸的側壁上繞著圓周均勻布置有若干個凸起條,所述的旋轉芯軸的上端安裝有調節旋鈕,該調節旋鈕下端面對應齒圈齒與齒的間隙位置均勻布置有若干個限位柱,所述的主體的側壁上沿著高度方向布置有油石座,該油石座的前端安裝有油石,所述的油石座的後端對稱布置有連接柱,該連接柱上布置有齒條,所述的齒條與凸起條相嚙合,所述的主體上部轉動連接有夾持杆。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主體呈底面為正四邊形的柱體結構。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主體前、後側壁上安裝的油石座的連接柱與主體左、右側壁上安裝的油石座的連接柱呈相錯布置。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連接柱的一端貫穿主體相對一側的側壁。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當油石座收縮到靠近主體側壁最近的位置時,所述的連接柱穿過主體側壁的部分的高度小於油石座前端到同側側壁的距離。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夾持杆下端通過U型連接塊與主體上部轉動連接,該U型連接塊的水平部與夾持杆一端固定,所述的U型連接塊的兩個豎直部分別與主體對應一側的側壁轉動連接。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U型連接塊的豎直部通過轉軸與主體的側壁轉動連接。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通孔為圓形通孔。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補充,所述的油石座上的油石可由鋁合金片代替。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捷式料缸內孔清洗器,調整時,先將夾持杆放倒,將調整旋鈕部分抽出,轉動調節旋鈕調節連接柱的伸縮距離,將四邊油石旋出到合適位置,再把調整旋鈕復位固定,再將夾持杆回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降低了料缸內孔清洗難度,同時減少了人工操作成本,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去掉夾持杆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去掉夾持杆和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油石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旋轉芯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1、夾持杆,2、U型連接塊,3、調節旋鈕,4、主體,5、油石座,6、油石,7、定位輪,8、連接柱,9、轉軸,10、齒條,11、旋轉芯軸,12、凸起條,13、限位柱,14、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便捷式料缸內孔清洗器,如圖1-6所示,包括夾持杆1、主體4和油石座5,所述的主體4呈底面為正多邊形的柱體結構,該主體4中部豎直開有通孔14,所述的主體4上端面位於通孔14的開口處安裝有定位輪7,該定位輪7的側壁上布置有齒圈,所述的通孔14內布置有旋轉芯軸11,該旋轉芯軸11的側壁上繞著圓周均勻布置有若干個凸起條12,所述的旋轉芯軸11的上端安裝有調節旋鈕3,該調節旋鈕3下端面對應齒圈齒與齒的間隙位置均勻布置有若干個限位柱13,所述的主體4的側壁上沿著高度方向布置有油石座5,該油石座5的前端安裝有油石6,所述的油石座5的後端對稱布置有連接柱8,該連接柱8上布置有齒條10,所述的齒條10與凸起條12相嚙合,所述的主體4上部轉動連接有夾持杆1。
所述的主體4呈底面為正四邊形的柱體結構。
所述的主體4前、後側壁上安裝的油石座5的連接柱8與主體4左、右側壁上安裝的油石座5的連接柱8呈相錯布置。
所述的連接柱8的一端貫穿主體4相對一側的側壁。
當油石座5收縮到靠近主體4側壁最近的位置時,所述的連接柱8穿過主體4側壁的部分的高度小於油石座5前端到同側側壁的距離。
所述的夾持杆1下端通過U型連接塊2與主體4上部轉動連接,該U型連接塊2的水平部與夾持杆1一端固定,所述的U型連接塊2的兩個豎直部分別與主體4對應一側的側壁轉動連接。
所述的U型連接塊2的豎直部通過轉軸9與主體4的側壁轉動連接。
所述的通孔14為圓形通孔。
所述的油石座5上的油石6可由鋁合金片代替。
實施例
首先轉動夾持杆1將其放倒,再將調整旋鈕3部分抽出,調整旋鈕3下端的限位柱13脫離齒圈齒與齒的間隙位置,旋轉芯軸11側壁上的凸起條12與連接柱8上的齒條10嚙合,調整旋鈕3旋轉油石6會隨之伸縮,旋轉調整旋鈕3將四邊油石6旋出到合適位置,再把調整旋鈕3復位固定(即調整旋鈕3下端的限位柱13卡入齒圈齒與齒的間隙中)。再將夾持杆1回位,限位柱13卡入齒圈齒與齒的間隙中防止旋轉芯軸11在工作時轉動。工作時,將主體4伸入到料缸內孔,轉動夾持杆1,油石座5上的油石6與料缸內孔壁摩擦達到清洗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降低了料缸內孔清洗難度,同時減少了人工操作成本,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