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民族的風俗習慣(五十六支民族五十六個民俗)
2023-06-01 15:22:37
這一篇我們接著來說說少數民族的「青年節」。在鶴峰、思施、建始、宜思等地的土家族,分別在農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過一年一度的「女兒會」。這一天前來趕墟場的姑娘們會穿上傳統的民族服飾,把自己打扮得特別漂亮,有的購置日用品,有的出售土特產……而青年男女往往藉此機會結識初戀或約會情人。有的人家還在這時相親定情,形成了一個熱鬧、喜慶、充滿情意的節日。
琵琶曲演奏門肖女的故事
後來則演變為附近侗、苗、瑤、壯、彝各族未婚青年男女都來參加,歌聲到處迴蕩。在上山時,人們還要採摘野花,投入河中,以示對門龍、肖女的悼念。有的青年小夥還將採摘的鮮花乘機插在自己中意的姑娘的髮髻上,如果姑娘假裝不知,便說明對該男青年也有好感,建立了進一步談情的基礎。這種舉動,俗稱「號花」。
「趕坳」申請非遺
但是有一個因向哪豔求婚未成的夥找到哪萬騙取絲帕,並將哪萬推下懸崖,後來還欺騙大家說他已經得到哪豔的絲帕。而哪豔得到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便也在哪萬受害的地方跳崖自盡,為哪萬殉情。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青年男女盛裝聚集,歡度「趕坳」節日,又稱「玩山」,對歌求偶,以歌情,在歡樂的歌聲中度過節日。居住在雲南省新平、峨山、雙相一帶的彝族,一年要過兩次「趕花街」的節日。第一次在農曆六月二十三、十四日;第二次在七月十四、十五日。相聚地點在三縣交界的大西山上。姑娘小夥在這高寒山上,不僅唱歌跳舞還有交流物資、祈求正稼豐收,時間可以通宵達旦。
而廣東連南的八排瑤族,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要過「放牛出欄節」,千萬不要以為是放牛節。這一天凡是青年男女,不論有無對象,都可以在村外唱歌求愛,不受拘束。到了夜間,則在柴房附近度過他們的甜蜜時光,不過不知道和「牛王節」有沒有關聯。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