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舊塑料造粒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11:46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造粒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廢舊塑料造粒系統。
背景技術:
廢紙回收重新製成紙漿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舊塑料產物,通過實現對這些廢舊塑料的重新利用,可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傳統的方式多採用火爐式明火加熱,將其融化後製成顆粒,以實現廢舊塑料的再利用。然而,火爐式加熱融化的過程中會產生煙氣,開放式的工作環境會對環境及操作人員造成傷害,且效率較低。因此,設計一種可高效實現廢舊塑料的造粒、提高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的裝置成為本實用新型的新思路。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廢舊塑料造粒系統,通過設計相應裝置獨立實現加熱、排煙、造粒等過程,可連續加工實現廢舊塑料的造粒,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同時,可優化操作人員工作環境,其安全舒適性能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廢舊塑料造粒系統,包括進料裝置、加熱裝置、造粒裝置、煙氣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加熱裝置、造粒裝置均包括進料口、出料口,且由上到下依次連接,所述進料裝置的出料口與加熱裝置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加熱裝置的出料口與造粒裝置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煙氣裝置包括進風口,所述進風口與所述加熱裝置的出料口、造粒裝置的進料口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電機、旋轉立柱、攪拌杆、攪拌刷、漏板、攪拌輪、進料筒,所述進料裝置的進料口位於進料筒側壁靠近頂端的位置,出料口位於進料筒的底端;所述漏板位於進料口、出料口之間,固定於進料筒內壁上,將進料筒的內腔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旋轉立柱依次穿過進料筒的頂端、漏板,其頂端與電機相連,底端與攪拌輪相連;所述攪拌杆位於漏板的上方與旋轉立柱垂直連接,其靠近漏板的一側間隔設有攪拌刷,所述攪拌刷的底端與漏板的上端面垂直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筒、加熱線圈、螺旋葉片、電機,所述螺旋葉片位於加熱筒內,其螺旋杆的一端位於加熱筒的外側與電機相連;所述加熱筒的側壁上靠近電機的一側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與進料裝置的出料口相連;所述加熱筒遠離電機的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加熱線圈位於加熱筒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側壁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造粒裝置包括加熱筒、加熱線圈、螺旋進料葉片、電機、出料模具、旋轉刮刀,所述螺旋進料葉片位於加熱筒內,其螺旋杆的一端位於加熱筒的外側與電機相連,且其葉片的間距隨著距離電機距離的增加逐漸減小;所述加熱筒的側壁上靠近電機的一側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與加熱裝置的出料口相連;所述加熱筒遠離電機的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模具與所述出料口軸孔配合連接,且所述出料模具的中間位置與螺旋進料葉片螺旋杆的另一端軸孔配合;所述旋轉刮刀位於出料模具的外側,其旋轉軸為螺旋進料葉片的螺旋杆位於出料模具外側的部分;所述加熱線圈位於加熱筒進料口與出料口之間側壁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煙氣裝置包括吸菸罩、風機、煙氣管道,所述吸菸罩通過煙氣管道與風機相連,其進風口與所述加熱裝置的出料口、造粒裝置的進料口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廢舊塑料造粒系統還包括收集通道、冷水池,所述收集通道的頂端設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套置在造粒裝置加熱筒靠近出料口的外側壁上;所述收集通道的出口位於冷水池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廢舊塑料造粒系統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進料裝置通過攪拌杆、攪拌刷及漏板的配合,可實現廢舊塑料進料尺寸的篩選,同時,通過攪拌輪的攪拌可實現廢舊塑料的連續進料。
2、所述加熱裝置利用加熱線圈的電磁加熱,可實現加熱筒內廢舊塑料是加熱處理,同時,其出料口與煙氣裝置相連,可實現加熱過程中煙氣的排放,優化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3、所述造粒裝置利用螺旋進料葉片的推動作用,將再加熱後廢舊塑料推動至初料口並通過出料模具排出,同時藉助旋轉刮刀的旋轉切割,實現廢舊塑料的造粒。
附圖說明
圖1為造粒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出料模具結構放大圖。
圖3為出料模具結構側視圖。
圖中:1電機;2旋轉立柱;3攪拌杆;4攪拌刷;5漏板;6攪拌輪;7進料筒;8進料口;9出料口;10加熱線圈;11螺旋葉片;12風機;13螺旋進料葉片;14出料模具;15旋轉刮刀;16收集通道;17冷水池。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主體及實施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廢舊塑料造粒系統,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廢舊塑料造粒系統包括進料裝置、加熱裝置、造粒裝置、煙氣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加熱裝置、造粒裝置由上到下依次連接,位於上方的裝置的出料口9與其下方相連接的裝置的進料口8相連通,可實現廢舊塑料在造粒系統內依次通過進料裝置、加熱裝置、造粒裝置,進而獨立實現相應的進料、加熱、造粒流程。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電機1、旋轉立柱2、攪拌杆3、攪拌刷4、漏板5、攪拌輪6、進料筒7、進料口8、出料口9,所述進料口8位於進料筒7側壁靠近頂端的位置,出料口9位於進料筒7的底端;所述漏板5位於進料口8、出料口9之間,固定於進料筒7內壁上,將進料筒7的內腔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旋轉立柱2依次穿過進料筒7的頂端、漏板5,其頂端與電機1相連,底端與攪拌輪6相連;所述攪拌杆3位於漏板5的上方與旋轉立柱2垂直連接,其靠近漏板5的一側間隔設有攪拌刷4,所述攪拌刷4的底端與漏板5的上端面垂直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筒、加熱線圈10、螺旋葉片11、電機1,所述螺旋葉片11位於加熱筒內,其螺旋杆的一端位於加熱筒的外側與電機1相連;所述加熱筒的側壁上靠近電機1的一側設有進料口8,所述進料口8與進料裝置的出料口9相連;所述加熱筒遠離電機1的一端設有出料口9;所述加熱線圈10位於加熱筒進料口8與出料口9之間側壁的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造粒裝置包括加熱筒、加熱線圈10、螺旋進料葉片13、電機1、出料模具14、旋轉刮刀15,所述螺旋進料葉片13位於加熱筒內,其螺旋杆的一端位於加熱筒的外側與電機1相連,且其葉片的間距隨著距離電機1距離的增加逐漸減小;所述加熱筒的側壁上靠近電機1的一側設有進料口8,所述進料口8與加熱裝置的出料口9相連;所述加熱筒遠離電機1的一端設有出料口9,所述出料模具14與所述出料口9軸孔配合連接,且所述出料模具14的中間位置與螺旋進料葉片13螺旋杆的另一端軸孔配合;所述旋轉刮刀15位於出料模具14的外側,其旋轉軸為螺旋進料葉片13的螺旋杆位於出料模具14外側的部分;所述加熱線圈10位於加熱筒進料口8與出料口9之間側壁的外側。
所述煙氣裝置包括吸菸罩、風機12、煙氣管道,所述吸菸罩通過煙氣管道與風機12相連,其進風口與所述加熱裝置的出料口9、造粒裝置的進料口8相連通,通過風機12的負壓抽菸作用可實現加熱裝置與造粒裝置內煙氣的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廢舊塑料造粒系統還包括收集通道16、冷水池17,所述收集通道16的頂端設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套置在造粒裝置加熱筒靠近出料口9的外側壁上;所述收集通道16的出口位於冷水池17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在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廢舊塑料造粒系統時,首先,將廢舊塑料通過進料裝置的進料口8放入進料裝置,位於漏板5上的廢舊塑料經由電機1帶動的攪拌杆3、攪拌刷4的攪拌作用後,相應尺寸的廢舊塑料落入漏板5下方空間,並在攪拌輪6的攪拌作用下均勻通過出料口9進入加熱裝置。
廢舊塑料進入加熱裝置的加熱筒後,利用加熱線圈10的電磁加熱原理實現廢舊塑料的加熱,同時,由電機1帶動螺旋葉片11旋轉,實現加熱筒內熔融廢舊塑料的移動,則熔融廢舊塑料經加熱裝置的出料口9進入造粒裝置。
熔融廢舊塑料進入造粒裝置的加熱筒後,利用加熱線圈10的電磁加熱原理實現熔融廢舊塑料的二次加熱,同時,由電機1帶動螺旋進料葉片13旋轉,實現加熱筒內熔融廢舊塑料的移動,則熔融廢舊塑料經造粒裝置出料口9處的出料模具14排出加熱筒。
需要注意的是,造粒裝置出料模具14外側的旋轉刮刀15在電機1的帶動下旋轉,可實現排出出料模具14的熔融廢舊塑料的切割,進而加工形成所需要的顆粒形狀。
最後,經加工後的塑料顆粒經收集通道16進入冷水池17,實現塑料顆粒的降溫冷卻。
加熱裝置、造粒裝置可實現廢舊塑料的兩次加熱,兩次塑化,使得造粒後的塑料顆粒更加密實、光滑,進而提高加工質量。與此同時,煙氣裝置可實現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煙氣排出,進而提高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
上面所述的實施案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到如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