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
2023-06-02 01:23:06 2
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屬於植物栽培領域。所述方法包括:待長豇豆植株長到1.2m-1.5m高時,摘除所述長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葉片;待所述長豇豆植株長到2m-2.2m高時,採摘達商品莢標準的成熟的嫩豆莢,並摘除所述長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葉片和嫩豆莢;待所述長豇豆植株的主蔓長至2.2m-2.5m米時,剪去所述主蔓的頂部,進行打頂;待所述長豇豆植株開花後10-12天開始採收達商品莢標準的成熟嫩豆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增大了長豇豆的早期產量,提高了長豇豆的總產值,同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操作簡單易行,且成本低廉,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並適合大面積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長豇豆因富含蛋白質逐漸被各國研究者重視,長豇豆是發展中國家蛋白質的主要 來源之一,我國的長豇豆栽培面積僅次於菜豆,是夏秋季的主要菜蔬之一。
[0003] 長豇豆早春栽培的主要目的是增大早期產量,因為商品越早出售則價格越高,但 目前長豇豆早春栽培的總產值不高,需要改進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以提高長豇豆早春的總 產值。
【發明內容】
[0004]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長豇豆早春栽培的總產值不高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
[0005]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 待長豇豆植株長到I. 2m-l. 5m高時,摘除所述長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葉片;
[0007] 待所述長豇豆植株長到2m_2. 2m高時,採摘達商品莢標準的成熟的嫩豆莢,並摘 除所述長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葉片和嫩豆莢;
[0008] 待所述長豇豆植株的主蔓長至2. 2m-2. 5m時,剪去所述主蔓的頂部,進行打頂;
[0009] 待所述長豇豆植株開花後10-12天開始採收達商品莢標準的成熟的嫩豆莢。
[0010] 具體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長豇豆植株的播種溫度在10°c -18°c。
[0011]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長豇豆植種於大棚內,在大棚內套小拱棚並配合營養缽 育苗,最低氣溫在10°c -12°c時播種,播種後最低氣溫在12°C -15°c時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到 露地定植,並用地膜覆蓋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在大棚內定植。
[0012]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長豇豆植種於大棚內,在大棚內直播,最低氣溫在 12°C -15°C時播種,用地膜覆蓋栽培。
[0013]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長豇豆植種於露地,最低氣溫在15°C -18°C時露地直 播,用地膜覆蓋栽培。
[0014] 具體地,所述長豇豆栽種的行距為40釐米,所述長豇豆栽種的穴距為30釐米。
[0015] 進一步地,在所述長豇豆植株播種前10-15天整地並採用溝施法施基肥。
[0016] 具體地,在所述長豇豆植株於初莢期時採用灌根法追肥。
[0017] 具體地,所述長豇豆植株採用的種子為鄂豇豆6號。
[0018]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長豇豆早 春栽培方法,增大了長豇豆的早期產量,提高了長豇豆的總產值,同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 的方法操作簡單易行,且成本低廉,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並適合大面積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 步地詳細描述。
[0020] 實施例
[0021]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選擇種子;確定播種 時間;確定栽培環境;確定施肥時期;確定整枝方法。
[0022] 具體地,該長豇豆早春栽培的方法包括:
[0023] 選擇種子:本發明實施例採用的種子為鄂豇豆6號,通過鄂豇豆6號培育長豇 豆植株,早春大棚栽培長豇豆宜選用鄂豇豆6號,鄂豇豆6號蔓生且早熟性好,早期產量 高,結莢多,豐產穩產,生長勢強,持續結莢能力強,田間種植密度3200穴/畝,實際測產 169L 6Kg/667m2,其總產量維持在1700Kg/667m2水平。
[0024] 此外,早春大棚栽培長豇豆也可以選用早熟、豐產穩產的短蔓豇豆品種鄂豇豆7 號。
[0025] 播種時間:本發明實施例的長豇豆種子的播種溫度在10°C _18°C。該長豇豆種植 於武漢市,武漢當地溫度在KTC以上時是3月10日左右。
[0026] 栽培環境: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長豇豆採用高畦栽培,包溝1. 33米作畦,起壟高 15釐米成龜背形,每畦種2行,長豇豆栽種的行距為40釐米,長豇豆栽種的穴距為30釐米, 每穴2-3株,每667m 2種植10000株。同時,採用挖穴直播種子或定植幼苗(該幼苗是由鄂 豇豆6號的種子培育而成)。合理的種植密度能夠保證田間通風透光,使單株受光面積打, 光合性能強,從而防止秧蔓陡長,降低花莢脫落率,提高單株產量進而提高畝產量。
[0027] 栽培設施:長豇豆種植於大棚內,在大棚內套小拱棚並配合營養缽育苗,最低氣溫 在10°C -12°C播種,播種後最低氣溫在12°C -15°C時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並用地 膜覆蓋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在大棚內定植。
[0028] 優選地,長豇豆種植於大棚內,在大棚內套小拱棚並配合營養缽育苗,最低氣溫在 KTC播種,播種後最低氣溫在12°C時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並用地膜覆蓋套小拱 棚栽培;或者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在大棚內定植。
[0029]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可以包括:長豇豆植種於大棚內,在大棚內直播,最低氣溫在 12°C -15°C時播種,用地膜覆蓋栽培。
[0030] 優選地,長豇豆植種於大棚內,在大棚內直播,最低氣溫在12°c時播種,用地膜覆 蓋栽培。
[0031]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可以包括:長豇豆植種於露地,最低氣溫在15°C -18°C時露地 直播,用地膜覆蓋栽培。
[0032] 優選地,長豇豆植種於露地,最低氣溫在15 °C時露地直播,用地膜覆蓋栽培。
[0033] 施肥:在長豇豆播種前10-15天整地並採用溝施法施基肥。該基肥包括質量比為 3:1的餅肥和複合肥(15:15:15),每畝施200公斤。
[0034] 具體地,在長豇豆植株於初莢期時採用灌根法追肥一次。所追肥料為複合肥 (15:15:15),每畝施67公斤。長豇豆在初莢期時,營養物質大部分都供給了豆莢,若開花所 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夠,則會使花脫落,因此,在初莢期時應及時追肥,防止花脫落,從而提高 單株產量,進而提高畝產量。
[0035] 當主蔓長至25cm左右時,用竹架搭成"人"字型,引蔓上架,並採用長豇豆田間常 規管理合理施肥、灌水。
[0036] 採用上述施肥方法在長豇豆植株不同的生育時期分別進行追肥,比較其花莢脫落 率、產量和利潤,具體地,選取採用上述種植方法種植的長豇豆植株,共6組(這6組的種植 位置相鄰),每組38株,重複3次實驗,並取3次實驗的平均值,具體結果參見表1 :
[0037] 表1為長豇豆不同生育時期分別進行追肥對花莢脫落率、產量和利潤的影響
【權利要求】
1. 一種長豇豆早春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待長豇豆植株長到1. 2m-l. 5m高時,摘除所述長豇豆植株高度1/3以下的葉片; 待所述長豇豆植株長到2m-2. 2m高時,採摘達商品莢標準的成熟的嫩豆莢,並摘除所 述長豇豆植株高度1/4以下的葉片和嫩豆莢; 待所述長豇豆植株的主蔓長至2. 2m-2. 5m時,剪去所述主蔓的頂部,進行打頂; 待所述長豇豆植株開花後10-12天開始採收達商品莢標準的成熟的嫩豆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長豇豆植株的播種 溫度在 l〇°C -18°C。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長豇豆植種於大棚 內,在所述大棚內套小拱棚並配合營養缽育苗,最低氣溫在l〇°C -12°C時播種,播種後最低 氣溫在12°C -15°C時將營養缽幼苗移栽到露地定植,並用地膜覆蓋套小拱棚栽培;或者將 營養缽幼苗移栽在大棚內定植。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長豇豆植種於大棚 內,在所述大棚內直播,最低氣溫在12°C -15°C時播種,用地膜覆蓋栽培。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長豇豆植種於露 地,在所述露地內直播,最低氣溫在15°C -18°C時播種,用地膜覆蓋栽培。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長豇豆栽種的行距為40釐米,所述長 豇豆栽種的穴距為30釐米。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長豇豆植株播種前10-15天整地並 採用溝施法施基肥。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長豇豆植株於初莢期時採用灌根 法追肥。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長豇豆植株採用的種子為鄂豇豆6 號。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285646SQ201410526014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胡志輝, 汪豔傑, 張凱, 陳禪友 申請人:江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