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循環降溫式戶外變電站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1:33:46 5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循環降溫式戶外變電站。
背景技術:
變電站是一種改變電壓的場所,為了把發電廠發出來的電能輸送到較遠的地方,必須把電壓升高,變為高壓電,到用戶附近再按需要把電壓降低,這種升降電壓的工作靠變電站來完成。
為了保護變電站並且防範人為安全事故,通常把變電站設置在一個鋼結構內,提高防護性能,但是阻礙了電氣元件的散熱性能,變電站一旦到了夏季高溫季節,由於太陽炙烤,變電站表面的溫度急劇升高,室內溫度也跟著升高,若不能及時降溫,容易造成變壓器的損壞,造成損失,目前都是採用開孔自然風冷降溫,降溫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循環降溫式戶外變電站,解決了變電站一旦到了夏季高溫季節,變電站表面由於太陽炙烤溫度急劇升高室內溫度也跟著升高,目前都是採用開孔自然風冷降溫,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循環降溫式戶外變電站,包括頂板,所述頂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太陽能板,所述頂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側板,所述側板的底部與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內部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穿過底板並與水管的進水端固定連接,所述水管的出水端與水罐的進水端固定連接,所述頂板和側板的內部分別開設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相連通,所述水罐通過連接管與第一空腔相連通,所述第二空腔與開設在底板上表面的第一通孔相連通,且底板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於第一通孔的一側。
所述側板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有保護殼,且蓄電池和太陽能控制器均位於保護殼的內部,且蓄電池位於太陽能控制器的一側,所述太陽能板與太陽能控制器電連接,所述太陽能控制器與蓄電池電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水泵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的數量為四個,且兩個支撐架為一組固定連接在太陽能板的下表面。
優選的,所述連接管與第一空腔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套接在連接管的表面。
優選的,所述第二空腔的數量為十個,且五個第二空腔為一組等距離排列在側板的內部。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循環降溫式戶外變電站。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一通孔,水泵工作,將存水箱中的水運送進水罐中,再流經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一通孔回到存水箱中,形成一個循環,由流動的水流帶走頂板和側板上的熱量,解決了變電站一旦到了夏季高溫季節,變電站表面由於太陽炙烤溫度急劇升高室內溫度也跟著升高,目前都是採用開孔自然風冷降溫,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太陽能板,太陽能板收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同時,也對頂板起到了遮陽的作用,防止太陽直射,溫度急劇升高,太陽能板收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存儲進蓄電池中,為水泵工作提供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殼正視圖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板正視圖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A處放大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頂板、2支撐架、3太陽能板、4側板、5底板、6存水箱、7水泵、8水管、9水罐、10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2連接管、13第一通孔、 14第二通孔、15蓄電池、16太陽能控制器、17保護殼、18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水循環降溫式戶外變電站,包括頂板1,頂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架2,支撐架2的數量為四個,且兩個支撐架2為一組固定連接在太陽能板3的下表面,支撐架2 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太陽能板3,當高溫天氣來臨時,太陽能板3能夠對頂板1 起到遮陽的作用,杜絕頂板1受到太陽炙烤,導致溫度急劇升高,同時太陽能板3收集太陽能並轉化為電能,並存儲進蓄電池15中,太陽能控制器16 控制蓄電池15進行放電,帶動水泵7工作,將存水箱6中的水運送進水罐9 中,頂板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側板4,側板4的底部與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底板5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存水箱6,存水箱6埋在地面基礎以下,由於地面下溫度較低,能夠很好的對存水箱6中的水進行降溫,同時也避免了陽光對存水箱6直接照射導致存水箱6中的水溫升高,存水箱6的內部設置有水泵7,水泵7的出水端與水管8的進水端固定連接,水管8的出水端穿過底板5並與水罐9的進水端固定連接,頂板1和側板4的內部分別開設有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11,且第一空腔10與第二空腔11相連通,第二空腔 11的數量為十個,且五個第二空腔11為一組等距離排列在側板4的內部,使得降溫效果更佳明顯,充分的帶走變電站表面的溫度,水罐9通過連接管12 與第一空腔10相連通,連接管12與第一空腔10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18,且密封圈18套接在連接管12的表面,密封圈18將連接管12與第一空腔10 的連接處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溢出,第二空腔11與開設在底板5上表面的第一通孔13相連通,通過水泵7將存水箱6中的水運輸到水罐9中,再流經第一空腔10、第二空腔11和第一通孔13回到存水箱6中,形成一個循環,由流動的水流帶走頂板1和側板4上的熱量,起到對變電站降溫的作用,防止因溫度過高,造成的電器元件損壞,且底板5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位於第一通孔13的一側,通過設置第二通孔14,使得外界空氣與存水箱6相連通,當水泵7工作時,將水運輸進水罐9中,外界空氣進入存水箱6中,使得結構更加合理。
側板4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有保護殼17,且蓄電池15和太陽能控制器16 均位於保護殼17的內部,保護殼17起到防雨的作用,防止雨水對蓄電池15 和太陽能控制器16造成破壞,且蓄電池15位於太陽能控制器16的一側,太陽能控制器16的作用是控制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態,並對蓄電池15起到充電保護和放電保護的作用,太陽能板3與太陽能控制器16電連接,太陽能控制器16與蓄電池15電連接,蓄電池15與水泵7電連接。
使用時,當高溫天氣來臨時,太陽能板3收集太陽能並轉化為電能,並存儲進蓄電池15中,太陽能控制器16控制蓄電池15進行放電,帶動水泵7 工作,將存水箱6中的水運送進水罐9中,再流經第一空腔10、第二空腔11 和第一通孔13回到存水箱6中,形成一個循環,由流動的水流帶走頂板1和側板4上的熱量,起到對變電站降溫的作用。
綜上可得,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太陽能板3、存水箱6、水泵7、第一空腔10、第二空腔11和第一通孔13,解決了變電站一旦到了夏季高溫季節,變電站表面由於太陽炙烤溫度急劇升高室內溫度也跟著升高,目前都是採用開孔自然風冷降溫,降溫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