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1:03:31 2
專利名稱: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尤指一種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的構造,其主要是將冷凝器製作呈倒U字型,再於該冷凝器與壓縮機之間設一隔板完全區隔冷凝室與壓縮室的空間,以能具有較佳的散熱效果,並可達到縮小同噸數冷氣機的殼體尺寸,進而便於安裝與運送。
背景技術:
已知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主要包括有一冷凝器a、一壓縮機b裝置於室外機殼體c內所組成(如圖3所示),其中的冷凝器a的散熱效益是依其散熱面積(長度)而定,又,壓縮機b的馬力(冷氣機噸數)越大,其所需的冷凝器a長度越長,該冷氣機的室外機殼體c也會隨著變大;就生產者而言,其對室外機殼體c用料需較多先不講,該項產品對業者的儲存與運送也將造成一種負擔,且在安裝時也較佔空間,而不易找到適當的位置安裝,也會影響住宅的外觀;又由於已知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內未將冷凝器a與一壓縮機做適當的隔離,氣流將由室外機殼體c的三個方向吸入,使該壓縮機b產生的熱極易通過冷凝器a的散熱鰭片,而影響冷凝器a散熱效益;故對該已知構造實有再改良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其可以同一冷氣噸數規格的室外機,其機殼尺寸可較已知構造的縮小其體積,進而可便於安裝與運送。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其完全區隔冷凝器與壓縮機的空間,以能提升該冷凝器的散熱效益。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將冷凝器由其上視圖看來製成倒U字型,再於該冷凝器與壓縮機之間設一隔板完全區隔冷凝室與壓縮室的空間。
據上述的構造,因每一冷氣機的功率取決於壓縮機的馬力及冷凝器的有效工作面積,而該冷凝器的高度在不變的情況下,其長度即為決定該室外機殼體體積的最大因素,故本實用新型將具同樣散熱面積的冷凝器彎曲製作呈U型的形狀,其自然可縮短該冷凝器的橫向寬度,進而可達到縮小室外機殼體體積的功效;且其在冷凝器與壓縮機之間設一隔板完全區隔冷凝室與壓縮室的空間,以能具有較佳的散熱效果,並達到縮小同噸數冷氣機的室外機殼體尺寸,進而便於安裝與運送。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室外機管路系統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俯視組合圖。
圖3為已知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俯視組合圖。
附圖標號機殼 10冷凝室 20壓縮室30隔板40冷凝器21散熱風扇22壓縮機31儲液瓶 32膨脹閥33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該一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主要在一室外機殼體10內設有冷凝器21、散熱風扇22、壓縮機31、儲液瓶32及膨脹閥33等,冷凝器21由其上視圖看來製成倒U字型,再於該冷凝器21與壓縮機31之間設一隔板40完全區隔冷凝室20與壓縮室30的空間。
如上述的構造,其中的隔板40實施時可設置成為傾斜狀態,以可利於冷卻氣流的吹送,使各個鰭片均能受到冷風的吹襲,而達到較佳的熱交換效率。
據上述構造組合使用時,因本實用新型的冷凝器21彎曲製作呈U型的形狀,其自然可大幅的縮短該冷凝器21的橫向寬度,進而可達到縮小室外機殼體10體積的功效;且其在冷凝器21與壓縮機31之間設一隔板40完全區隔冷凝室20與壓縮室30的空間,使由壓縮機31產生的熱氣不會混到冷凝室20之內,使該冷凝器21能完全接受外來的冷空氣冷卻,以能具有較佳的散熱效果,並達到縮小同噸數冷氣機的室外機殼體尺寸,進而便於安裝與運送。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確實能達到多種不同噸數的冷氣機使用同一尺寸規格的殼體,進而達到降低製造及物料管理成本。
又,如以上附圖所示僅為本案的較佳實施例,舉凡能達到本創作所述功效的簡易變化實施,均應被本案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含蓋。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具體實施例揭示,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範圍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組件的置換,或依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範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專利涵蓋之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主要是在一室外機殼體內至少設有冷凝器、散熱風扇、壓縮機,其特徵在於該冷凝器由其上視圖看來製成為倒U字型,再於該冷凝器與壓縮機之間設一隔板完全區隔冷凝室與壓縮室的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設置成為傾斜狀態。
專利摘要一種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構造,主要在一殼體內區分有一冷凝室及壓縮室二部,冷凝器由其上視圖看來製成倒U字型,再於該冷凝器與壓縮機之間設一隔板完全區隔離冷凝室與壓縮室的空間。由此本實用新型能具有較佳的散熱效果,並可達到縮小同噸數冷氣機的殼體尺寸。
文檔編號F24F13/00GK2767883SQ20052000541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3日
發明者蔡金土 申請人:禾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