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2:00:01 2
專利名稱: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熱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全反輻射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熱加工技術是機械、電子行業、冶金行業、汽車塗裝、紡織印染等行業普遍採用的技術。主要有對流加熱、輻射加熱、輻射對流加熱等三種加熱方式。其中輻射加熱具有以下特點預熱時間短,節能,提高工作效率;裝機功率低,電能熱能轉化率高,節約能源,節省資金;設備整體結構系統簡單,故障率低,維護方便。因此輻射加熱技術應用範圍很廣。輻射加熱技術的核心是輻射加熱裝置,包括輻射加熱元件和反射罩。電加熱系統的輻射加熱元件在接通電源的情況下,元件發熱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以管狀輻射元件為例,輻射波以管為中心向四周傳播。實際使用時並不希望這樣,希望集中到被加熱工件上。反射罩是將輻射波按照我們所需要的方向傳播,而不是向四周漫反射,這樣可提高熱效率40%左右。反射罩的經典理論及傳統做法是材質選鋁板經過拋光處理,形狀作成拋物面形,經過拋物面反射的輻射波以平行於拋物線軸的方向平行傳播,被加熱工件垂直於拋物線軸,這樣使輻射波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現代研究與試驗表明,拋光鋁板並不是做輻射加熱器反射罩最理想的材料,而且拋光鋁板在輻射器的高溫烘烤下很容易變形,其表面形狀就不是拋物面,反射效率會明顯降低。同時由於高溫烘烤,拋光鋁板使用幾個月後表面會氧化,光潔度降低,反射效率大大下降。這就是使用該類型加熱器的設備在使用一年後工作效率明顯下降的原因。同時為了防止熱脹冷縮導致石英加熱管爆裂,在其兩端留有一定的移動餘量,但是因兩端不固定,容易引起軸向竄動,而導致短路。由於設備結構限制維修十分困難。因此現有的拋光鋁板輻射加熱器存在著維修困難,使用壽命短的不足,而且其中的拋光鋁板採用的是準拋物面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拋光鋁板輻射加熱器存在使用壽命短、加熱管易發生左右竄動、維修困難的問題,提出一種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主要由反射罩、加熱管、支撐架構成,所述加熱管安裝在所述支撐架上,兩端接電源接入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射罩呈標準拋物面,由經過拋光工藝處理的不鏽鋼板製作而成;所述加熱管的兩端套接調整套後由壓板壓緊在所述固定座上。
該裝置由於採用標準拋物面反射罩並由不鏽鋼板經過拋光工藝處理,反射效率和抗氧化性能得到提高,長期處於高溫下不會氧化,變形很小,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在加熱管兩端的調整套限制了其左右竄動,克服了因竄動而導致短路的問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圖3是圖1的B-B向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該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主要由反射罩2、加熱管3、支撐架1構成,加熱管3兩端通過固定瓷座8安裝在支撐架1上,接電源接入端子;反射罩2呈標準拋物面,由經過拋光工藝處理的不鏽鋼板製作而成;該反射罩2的反射效率比拋光鋁板高,抗氧化性能比拋光鋁板好,長期處於高溫下不會氧化,變形很小,能長期處於高效率工作狀態。為了防止加熱管3的軸向竄動,在加熱管3的兩端套上調整套6後由壓板7壓緊在固定座8上;調整套徑6向開口在壓板7調整螺栓作用下可調節與加熱管3的鬆緊,一端壓緊,另一端就可留出一定的餘量,保證了加熱管3受熱膨脹時的延伸,又防止了左右竄動,克服了因竄動而導致短路的問題。同時為了避免工件撞壞加熱管3,在支撐架1的上下邊緣沿著與加熱管3平行的方向設置有保護杆4,支撐架1的兩端設置有防護板5。
該裝置可以是一個石英加熱管配一個反射罩,也可以是幾個石英加熱管並聯配一個反射罩,石英加熱管的功率和長度已做成標準系列,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石英加熱管內使用優質高溫電阻絲,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主要由反射罩、加熱管、支撐架構成,所述加熱管安裝在所述支撐架上,兩端接電源接入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射罩呈標準拋物面,由經過拋光工藝處理的不鏽鋼板製作而成;所述加熱管的兩端套接調整套後由壓板壓緊在所述固定座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架的上下邊緣設置有與加熱管平行的保護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架的兩端設置有防護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反射輻射加熱裝置,主要由反射罩、加熱管、支撐架構成,所述加熱管安裝在所述支撐架上,兩端接電源接入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射罩呈標準拋物面,由經過拋光工藝處理的不鏽鋼板製作而成;所述加熱管的兩端套接調整套後由壓板壓緊在所述固定座上。該裝置由於採用標準拋物面反射罩並由不鏽鋼板經過拋光工藝處理,其反射效率高,抗氧化性能好,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加熱管兩端的調整套限制了左右竄動,克服了因竄動而導致短路的問題。
文檔編號H05B3/84GK2666078SQ200320125459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16日
發明者高正洪 申請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