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仙橋啥樣子(火遍全網的二仙橋)
2023-06-01 08:13:54 1
你可能沒有來過成都,但你一定知道二仙橋,還知道去二仙橋要走成華大道。
因為譚談交通的一檔節目,讓二仙橋火遍了全網。小黑作為譚談交通的老粉絲,曾經差點上過一期節目,可惜與成名的機會擦肩而過。
提起二仙橋,成都人第一印象是倉庫、工廠和火車。
的確,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成華區就是成都的廠區。
二仙橋公園裡還保留著老火車頭,提醒人們過去的記憶,就像東郊記憶,其實和二仙橋近在咫尺。
建設路和二仙橋相鄰,中間隔著一條地鐵7號線。
走進建設路居民區,彷佛又回到了那個年代,一種蒼茫古樸的感覺迎面而來。
這裡是最不成都的成都,也是最成都的成都。
二仙橋得名於雍正年間,也有人說是道光年間。
雍正年間,朝廷冊封唐朝詩僧寒山與拾得為「和合二仙」,掌管婚姻和美、家庭圓滿等事宜。
有一天,二仙來到成都府華陽縣東門外。俯瞰下界,只見小河彎彎,石橋橫陳,一對母女面色蠟黃,頹坐橋邊破廟前。二仙心生憐憫,化作蓬頭笑面僧來到近前。
寒山問道:「老人家面色憂鬱,不知因何煩憂?」
「師父有所不知,老身系客家人氏。阿女自小許配謝家阿仔。去年謝家從湖廣遷徙四川,渺無音訊,我便帶著阿女前來尋親,至今婚事無著,團圓無望,今又盤纏用盡,不知如何是好啊。」
拾得心想,這是官封以來的第一樁份內事,要做得巴適。「自樂平聲道,煙蘿石橋邊。」一聲偈語藏天機,「明日午時三刻,請施主在廟前石橋等候。」
果然,次日正午時分,從東山方向健步走來一位擔著柴火的年輕人,老人家定睛一看,這不是謝家阿仔是誰?兩下相見,抱頭痛哭,喜極而泣。謝家阿仔把母女接回家中,雙方阿爸阿媽商定,擇吉日完婚。
幾天後,謝家院子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左鄰右舍都來道喜。二仙見到此景,含笑道:「看來謝家人緣不錯,我們也去瞧瞧。」說完,化作兩個憨態可掬的束髻童子,一人手持荷花,一人手捧圓盒,來到謝家院子。他倆一會兒穿梭在人群之中,一會兒跳躍在紅燭之間,十分活躍,大家都沒在意這是誰家小孩。
婚慶迎賓見狀,趕緊過來攔住倆人,嚇唬道:「阿仔,不要搗亂,一邊玩兒去。」
二人拿出荷花和圓盒,正色道:「我們是前來道喜的。」迎賓一愣,心想這倆小孩面生,盒裡別是啥整蠱的玩樣兒。迎賓伸手揭開蓋子,霎時圓盒裡「呼啦啦」地飛出五隻蝙蝠,頓時整個喜慶現場像炸開了鍋。
聽著外邊紛亂如麻的吵鬧聲,謝家阿爸從屋裡出來,看到迎賓氣急敗壞的樣子,快步上前制止:「吾乃禮儀之家,休得無禮。」
阿爸轉身對兩個童子施禮道:「來者是客,如不嫌棄,大家同樂如何?」
童子二人聽了此番話,哈哈大笑,沒等人們回過神來,竟化作一道白光飛入畫中去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聲音,久久在廳堂間迴蕩。大家抬頭再看,只見畫軸之上,兩位束髻童子,一人持並蒂荷花,一人捧帶蓋圓盒,盒中飛出五隻蝙蝠。「這不是剛才的兩位童子麼?」
人們恍然大悟,是掌管婚姻之神——和合二仙降臨人間了。他們手中的器物,荷與和、盒與合諧音,取和諧合好之意,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此後,人們便把那對新人重逢的地方叫做「二仙橋」。
而道光年間的傳說,說的是八仙裡的呂洞賓和韓湘子來到成都賞花燈,賞燈的地方正是在成都東郊,故而此地名曰「二仙橋」。
不管哪種傳說,都是取自於神仙故事,可見二仙橋這個地名很傳奇。
可惜傳奇後再沒有新故事。
二仙橋作為成都主城區2.5環的位置,地段非常好,但是發展的卻不算快。
區域內的樓盤賣的也不盡人意,鐵投紫瑞府去年11月開盤到現在,還有房源在售,同期開盤的項目都賣完了。
很難想像這是三環內樓盤的待遇。
關於二仙橋,我們只能再等等它的新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