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剎車助力傳動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2:47:41 3
專利名稱:自行車剎車助力傳動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自行車附件,主要涉及自行車制動傳動部件的結構改善。
公知制動機構傳動部件是自行車制動的必備結構,已有多種變型被不同程度地用於各種場合;但就自行車範圍而言皆多屬直接傳動結構,動力來源於操作者,往往限制了最終制動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改進自行車剎車助力傳動部件的結構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自行車剎車助力傳動部件包括可固定於欲配裝車車架的支架,與支架相聯、可串聯接入欲配裝車制動傳動中的傳動部件,與傳動部件相聯的傳動位置調節部件,以及聯接固定上述部件的部件。其中,所述傳動部件中還含有另設傳動輸入端的輪系減速傳動機構,其輸出端可與欲配裝車制動傳動的被動側輸入端相聯。這樣,可以引入新的制動動力、以增加欲配裝車的制動力,從而改善制動效果,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所述輪系的輸入端為摩擦副型,且所述輪系摩擦副工作表面還可製成與輪緣為可拆固定配合、能單獨更換的摩擦墊圈。這是一種提供可靠輸入的輸入端形式,可換墊圈能改善使用與維護。
本實用新型所述輪系減速機構支撐於框架之上,框架與所述支架活動相聯,並可與欲配裝車制動傳動主動側輸出端相聯,且框架經復位彈簧與支架相聯。這是一種引入新輸入端的傳動結構,復位彈簧便於實現摩擦傳動分離狀態工作位置的恢復。
本實用新型所述輪系減速機構可選為多個,由相應多個輪系支撐副安裝於輪架,輪架與框架活動相聯,並有相互位置的聯接固定與調節機構。以便確定適當工作位置,更充分地引入動力,且制動過程本身還可被自動強化,降低了對童車制動操作端作用力的數值要求,以提供更可靠制動動力。
本實用新型經引入新的傳動結構,增加了傳動中的輸入端及相關結構,可引入新的動力,制動過程本身還可被自動強化,使制動操作省力高效。設備結構簡單,制動可靠,製作安裝使用都很方便。
附圖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1是單輪剎車助力傳動部件結構簡圖;圖2是
圖1的左視圖;圖3是三輪剎車助力傳動部件結構簡圖;圖4是圖3的左視圖;圖5是圖3的俯視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中1.輪軸2.摩擦輪3.摩擦墊圈4.傳動鏈5.通孔6.叉架框7.軸套8.開口銷9.軸瓦10.螺栓11.支架12.叉架杆13.彈簧14.輪架15.調節杆和定位彈簧16.銷軸17.鏈槽輪第一實施例是用於童車的剎車助力傳動部件,如
圖1和2所示。其外形尺寸12×7.5×7cm、重量約510g,裝於所裝車架下平叉前端,支架11與該處車架焊接相聯。
剎車助力傳動的框架由叉架框6和叉架杆12製成門形叉架,叉架框的橫梁裝於可焊接固定在所裝車架的支架11上,與其軸瓦9相配,並由復位彈簧13與所裝車架相聯。叉架框6兩側框相應部分設同軸通孔,孔內裝有軸套7,軸套與摩擦輪軸1相配,軸端由開口銷8軸向固定。叉架杆12與叉架框在同一平面,分置兩側、剛性相聯;叉架稈另端與所裝車的制動傳動部件主動側輸出端相聯接。摩擦輪2裝於輪軸1上,其傳動表面製成內凹弧面,弧面部分套裝摩擦墊圈3。摩擦輪側面與叉架框內側在摩擦輪軸向保持足夠的空隙。傳動鏈4的一端與輪軸1軸端圓周表面固定相聯;叉架框該側側框延長後其遠端向框內延伸,向內延伸段上制有垂直摩擦輪軸的通孔5。以上是本例的主要結構描述。
本例裝配狀態時位於所裝車後輪的前方,由所裝車原與制動蹄傳動部件相聯的傳動拉杆(線)主動側,改與本例叉架杆12另端部相聯,以原調節部件保持本例摩擦輪與後車輪外緣間的適當間隙。經通孔5導引聯接傳動鏈4與所裝車制動蹄的傳動部件,並保證所裝車適當的制動間隙。工作時,由制動傳動部件帶動叉架擺動,使摩擦輪壓向後車輪,並隨之轉動,經摩擦輪軸卷繞傳動鏈,拉動與制動蹄相聯的傳動部件,可使制動蹄工作。由於摩擦輪與傳動鏈間的增力作用,可明顯強化制動效果。當所裝車乘騎者解除制動時,該車的復位機構與本例的復位彈簧13共同作用,使摩擦輪和制動蹄均脫離車輪,制動隨之解除。摩擦輪處的軸向空隙可適應裝配、使用中的偏差或擺動。由於安裝了本例結構,降低了對童車制動操作端作用力的數值要求,即較小的操作力輸入便可引起本例機構工作,使童車可靠制動,以確保乘騎者的安全。以上是本例工作全過程的描述。
第二實施例是三輪剎車助力傳動部件,如圖3-5。其基本結構與上例一致,只是叉架框6兩側框等長,其同軸孔內分別以兩銷軸16與兩帶有三角搖臂的弧形輪架14活動相聯。兩弧形輪架有三對同軸通孔,分別裝配一組摩擦輪2、軸1、軸套7和開口銷8。各摩擦輪軸的同側端段橫截面製成由弦及其所聯弧組成的非圓形狀,以此帶有側平面的軸端與相應鏈槽輪17之孔配合。在鏈槽內裝有如例一的傳動鏈4,三傳動鏈另端合一後與制動蹄傳動輸入端相聯。在叉架框6與輪架14間,裝有可調在叉架框上固定位置的調節杆15、及聯於搖臂輪架14和叉架框6之間定位的拉力彈簧15,調節杆15另端端面與輪架相對側面接觸相聯,可調節固定輪架與叉架框間的相對位置。本例其餘結構和工作過程皆與前例一致;其中,只要本例摩擦副工作壓力存在,制動過程本身就會被自動強化,使制動操作省力高效。
權利要求1.自行車剎車助力傳動部件包括可固定於欲配裝車車架的支架,與支架相聯、可串聯接入欲配裝車制動傳動中的傳動部件,與傳動部件相聯的傳動位置調節部件,以及聯接固定上述部件的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部件中還含有另設傳動輸入端的輪系減速傳動機構(1、2、4),其輸出端(4)可與欲配裝車制動傳動的被動側輸入端相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傳動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輪系的輸入端為摩擦副型(3),且所述摩擦輪之工作表面還可以是與輪緣為可拆固定配合(2、3)、能單獨更換的摩擦墊圈(3)。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傳動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輪系減速機構支撐於叉架(6、12)上,框架與所述支架活動相聯(9),並可與欲配裝車制動傳動主動側輸出端相聯(12),且叉架經復位彈簧(13)與支架相聯。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傳動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輪系減速機構(1、2、4)可選為多個,由相應多個輪系支撐副(1、7、8)安裝於輪架(14),輪架與叉架活動相聯(6、14、16),並有相互位置的聯接固定與調節機構(15)。
5.如權利要求3所述傳動部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輪系減速機構(1、2、4)可選為多個,由相應多個輪系支撐副(1、7、8)安裝於輪架(14),輪架與叉架活動相聯(6、14、16),並有相互位置的聯接固定與調節機構(15)。
專利摘要自行車剎車助力傳動部件屬自行車附屬部件,是在制動傳動機構中接入含另設輸入端、支撐於框架(6、12)之上、與支架有可復位(13)活動相聯(9)的單或多個輪系的減速傳動機構(2、4),其輸入端為帶可單獨更換的摩擦墊圈(3)的摩擦副型;調節固定多個輪系工作位置的定位機構(15)。本方案可引入新的動力,並有增力效果,以確保可靠制動。設備結構簡單,製作安裝使用都很方便。
文檔編號B62L3/00GK2434212SQ00236999
公開日2001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7日
發明者杜生彬 申請人:杜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