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井口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4:35:4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井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開發領域上所用的井口,特別是多功能井口。
背景技術:
在採油過程中經常用到機械抽油泵,目前機械採油的抽油泵中抽油杆始終沿著油管壁固定的點、線、面的直線進行運動,因此造成了固定的點、線、面的嚴重損壞,而有的點、線、面卻沒有磨損,由於磨損的不均勻,嚴重的影響了抽油泵柱塞、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壽命,甚至於有的井口還常常發生丟失現象,造成了不應用的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井口對抽油泵的柱塞、抽油杆和油管的偏磨嚴重致使其使用壽命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井口,該井口具有緩解柱塞泵、抽油杆及油管偏磨的特點,可延長柱塞泵、抽油杆及油管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多功能井口包括連接管及連接管上接頭,帶凸臺的連接管與上接頭相連,凸臺上的上接頭外配合有連接套後被有內凹槽的法蘭相罩固,凹槽內置有相嚙合的蝸輪及蝸杆,蝸輪固定在連接套上,連接管外置有帶槽的油管掛,凸臺與槽之間置有軸承。
上述的蝸輪可通過鍵固定在連接套上;蝸輪及蝸杆可由大小兩個齒輪替代。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該井口按上述結構通過外力的作用,使蝸杆轉動帶動蝸輪旋轉,蝸輪相連的連接套同時轉動,或採用大小齒輪帶動連接套連動,從而和連接套相連的上接頭正向旋轉,隨著轉動連接套越來越緊達到了防脫的作用,同時帶動和油管相連的連接管轉動,使油管一起隨之轉動,達到了防止偏磨防脫、防卡的目的。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應用結構剖視圖。
圖1中1-法蘭,2-蝸杆,3-蝸輪,4-連接套,5-上接頭,6-凹槽,7-凸臺,8-油管掛,9-軸承,10-連接管,11-槽,12-大齒輪,13-小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將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1所示,多功能井口包括連接管10及連接管上接頭5,帶凸臺7的連接管10與上接頭5相連,凸臺7上的上接頭5外配合有連接套4後被有內凹槽6的法蘭1相罩固,凹槽6內置有相嚙合的蝸輪3及蝸杆2,蝸輪3可通過鍵、螺紋及焊接固定在連接套4上,蝸杆2在外力的作用下轉動使蝸輪3旋轉,帶動連接套4轉動連接管上接頭5,連接管10外置有帶槽11的油管掛8,凸臺7與槽11之間置有軸承9,軸承9起到減少磨擦力作用,通過管螺紋連接帶動連接管10轉動,從而使油管旋轉,達到防偏磨,防脫、防卡等目的。
如圖2所示,圖1中結構的蝸輪3及蝸杆2可由大小齒輪(12,13)替代,用於偏四井口解卡井口上,外力作用在小齒輪13上使之帶動大齒輪12,大齒輪12帶動坐在軸承9上的油管掛8旋轉,油管掛8與油管正扣連接,從而達到油管旋轉防止了偏磨、防脫、防卡的目的。
實際使用中,該井口通過外力的作用,使蝸杆2轉動帶動蝸輪3旋轉,蝸輪3相連的連接套4同時轉動,或採用大小齒輪(12,13)帶動連接套4連動,從而和連接套4相連的上接頭5正向旋轉,隨著轉動連接套4越來越緊達到了防脫的作用,同時帶動和油管相連的連接管10轉動,使油管一起隨之轉動,達到了防止偏磨防脫、防卡的目的。
由於使用該井口在給蝸杆2或齒輪13很小的作用力,就可使油管轉動,由於油管的旋轉使柱塞、抽油杆及油管達到了既防偏磨又防脫卡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井口,包括連接管(10)及連接管上接頭(5),帶凸臺(11)的連接管(10)與上接頭(5)相連,其特徵在於凸臺(7)上的上接頭(5)外配合有連接套(4)後被有內凹槽(6)的法蘭(1)相罩固,凹槽(6)內置有相嚙合的蝸輪(3)及蝸杆(2),蝸輪(3)固定在連接套(4)上,連接管(10)外置有帶槽(11)的油管掛(8),凸臺(7)與槽(11)之間置有軸承(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口,其特徵在於蝸輪(3)及蝸杆(2)可由大小齒輪(12,13)替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井口,其特徵在於蝸輪(3)可通過鍵固定在連接套(4)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功能井口。解決了現有井口對抽油泵的柱塞、抽油杆和油管的偏磨嚴重致使其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其特徵在於凸臺(7)上的上接頭(5)外配合有連接套(4)後被有內凹槽(6)的法蘭(1)相罩固,凹槽(6)內置有相嚙合的蝸輪(3)及蝸杆(2),蝸輪(3)固定在連接套(4)上,連接管(10)外置有帶槽(11)的油管掛(7),凸臺(7)與槽(11)之間置有軸承(9)。具有緩解柱塞泵、抽油杆及油管偏磨的特點,可延長柱塞泵、抽油杆及油管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21B33/03GK2663646SQ200320126589
公開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8日
發明者竇錫陸, 王志軍, 姜國斌, 李廣福, 張鳳春, 劉振龍 申請人:竇錫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