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元件與製程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7:53:31 2
專利名稱:光電元件與製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電元件與其製程,特別是指一種能針對不同波長的光線,提高 其吸收效率的光二極體與電子電路的整合元件與其製程。
背景技術:
光電元件如傳感器,是數字影像處理所需要使用到的元件。傳感器中一般包含光 二極體與電子電路,以將所接收到的影像轉換成電子訊號輸出。現有技術中,在矽基板中製作PN接面,構成光二極體。然而,矽基板中的光二極 管,對於非可見光的吸收效率較為不佳;在需要接收非可見光訊號的應用場合,如紅外線傳 感器,需要吸收效率更佳的元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之一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出一種光電元件,而得以針 對不同波長的光線,提高其吸收效率。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與上述光電元件相關的製程。為達上述目的,就本發明的其中一個觀點而言,提供了一種光電元件,包含基板; 位於基板內的一區域,此區域的材料與該基板材料不同;以及以離子植入法形成於該基板 區域中的光二極體。所述區域的材料例如為鍺化矽(SihGex)或碳化矽(Si^Cy),其中0 < x、y < 1。 該光電元件中還可包含與該光二極體耦接的電子電路。為達上述目的,就另一個觀點而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電元件製程,包含提供 一個基板;蝕刻該基板中的一區域;以一材料填入該區域中,該材料與該基板材料不同;以 及於該基板區域中以離子植入法形成光二極體。以上光電元件製程中,填入該區域的材料可為鍺化矽(SihGex)或碳化矽 (SihyCy),其中0 < x、y < 1。填入的步驟例如為磊晶生長。此外,在蝕刻該基板區域之前,可先形成一遮蔽層,以定義該區域;在以一材料填 入該區域後,去除該遮蔽層。遮蔽層的材料可為氧化物。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了解本發明的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 所達成的功效。
圖1-7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圖中符號說明11 基板12遮蔽層13露出的區域
14材料層15隔離區16電晶體17電路元件18光二極體19內聯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中的圖式均屬示意,主要意在表示製程步驟以及各層之間的上下次序關 系,至於形狀、厚度與寬度則並未依照比例繪製。圖1-7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請參閱圖1,首先提供一個基板11,此基板11例如 為矽基板。在基板11上例如以沉積方式形成遮蔽層(masking layer) 12,其材料例如可為 氧化物如二氧化矽,並以微影蝕刻方式定義遮蔽層12的圖案,露出所要的區域13。接著如 圖2,根據遮蔽層12的圖案蝕刻基板11。接著見圖3與圖4,在基板11被蝕刻的區域中形 成與基板11不同特性的材料層14,再將遮蔽層12去除。根據本發明,材料層14的材質例 如可為鍺化矽(SihGex)或碳化矽(Si^Cy),其中0 < x、y < 1。鍺化矽例如可使用磊晶生長的方式來形成,其主要反應氣體例如可為 (SiH4+GeH4),其中SiH4亦可改使用SiH2C12、或SiC14等,且在主要反應氣體之外,尚可添 加SiCH6、C2H4、C5H8,以在鍺化矽中添加微量的碳成分,或添加HC1,以提高磊晶生長的選 擇性。視所選用的反應氣體而定,磊晶生長的溫度例如可在550-900°C之間。因遮蔽層12 的作用,磊晶生長的鍺化矽可選擇性地形成在圖標區域中。碳化矽例如可使用化學氣相沉積磊晶生長(CVD epitaxial growth)的方式來形 成,其主要反應氣體例如可為含矽與含碳的氣體,前者如SiH4、SiH2C12、或SiC14等,後者 如CH4、SiCH6、C2H4、C5H8等,反應溫度在1400-1600°C之間,反應壓力在0. 1至1大氣壓。 若碳化矽無法選擇性地沉積在所要的區域,則可另外以微影蝕刻方式定義碳化矽的圖案, 而遮蔽層12可作為蝕刻終止層(etch stop)。接著見圖5,可在基板11內形成電路元件間的隔離區15,此隔離區材料例如可為 氧化矽,以淺溝漕隔離技術(shallow trench isolation)製成。再見圖6,接著可製作晶體 管16,並也製作其它電路元件17(例如電阻)。在製作電晶體16的過程中,或以另外的離 子植入步驟,可在材料層14中形成PN接面,構成光二極體18。之後請見圖7,再製作內聯 機19,即可完成光二極體與電子電路的整合元件,其中電子電路與光二極體耦接,以處理光 二極體接收光後所產生的電訊號。(後續的護層、連接墊、封裝等步驟非本案重點,不予贅 述。)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的重要差異在於,本發明的光二極體18是製作於具有不同特 性的材料層14中,因此對不同波長的光可以有更佳的吸收效果。現有技術中光二極體18是 製作於矽材質中,而矽的能隙約為1. leV。在本發明所舉的兩個例子中,鍺化矽的能隙約為 0. 6-1. leV,對長波長(例如SOOnm以上)的光線吸收效率較佳;碳化矽的能隙則大於3eV, 對短波長(例如450nm以下)的光線吸收效率較佳。換言之,本發明可針對所欲接收的光 訊號的主要波長,而選用材料層14的材質,增進光線吸收效率;舉例而言,紅外線傳感器即
4可使用鍺化矽材料。此外,本發明亦不限於在同一整合元件中僅具有單一種類的光二極體; 例如,可既在材料層14中、也在矽基板11中製作光二極體,即可在同一整合元件中包含不 同種類的光二極體。 以上已針對較佳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只是以上所述,僅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易 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權利範圍。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在本發 明精神內,立即思及各種等效變化。舉例而言,以上所述各實施例中的材料、內聯機層數等 皆為舉例,還有其它各種等效變化的可能。又如,電晶體元件不限於所示的CMOS電晶體,亦 可為雙載子電晶體等。故凡依本發明的概念與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 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電元件,其特徵在於,包含基板;位於基板內的一區域,此區域的材料與該基板其它部份材料不同;以及以離子植入法形成於該基板區域中的光二極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元件,其中,還包含有與該光二極體耦接的電子電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元件,其中,該區域的材料為鍺化矽(SihGex)或碳化矽 (SipyCy),其中 0 < x、y < 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元件,其中,該光二極體對於SOOnm以上或450nm以下的光 線吸收效率高於製作在矽材質中的光二極體。
5.一種光電元件製程,其特徵在於,包含提供一個基板;蝕刻該基板中的一區域;以一材料填入該區域中,該材料與該基板材料不同;以及於該基板區域中以離子植入法形成光二極體。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還包含在基板其它區域製作電子電路。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填入該區域的材料為鍺化矽(SihGex)或 碳化矽(SipyCy),其中 0 < x、y < 1。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將材料填入該區域的步驟為磊晶生長。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還包含在蝕刻該基板區域之前,先形成 一遮蔽層,電器以定義該區域。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還包含在以一材料填入該區域後,去除 該遮蔽層。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該遮蔽層材料為氧化物。
12.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元件製程,其中,該光二極體對於SOOnm以上或450nm以 下的光線吸收效率高於製作於矽材質中的光二極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電元件與製程,該光電元件包含基板;位於基板內的一區域,此區域的材料與該基板材料不同;以及以離子植入法形成於該基板區域中的光二極體。該區域的材料例如為鍺化矽(Si1-xGex)或碳化矽(Si1-yCy),其中0<x、y<1。該製程包含提供一個基板;蝕刻該基板中的一區域;以一材料填入該區域中,該材料與該基板材料不同;以及於該基板區域中以離子植入法形成光二極體。
文檔編號H01L21/82GK101997009SQ20091016374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8日
發明者徐新惠, 錢河清, 陳經緯, 黃森煌 申請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