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脫硫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7:36:06
專利名稱:除塵脫硫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除塵脫硫器。
背景技術:
目前鍋爐等排出的煙氣大多需要經過脫硫除塵後方可排放到大氣中。一般用的脫硫裝置為多管除塵器與脫硫器一體式設備,該設備的除塵效率達不到新標準的要求,而且壽命很短,使用時間一長就達不到標準要求。還有一些水膜除塵器,排除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易形成酸雨,汙染環境。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高一種結構簡單、除塵脫硫效果好、排氣比較乾燥的除塵脫硫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除塵脫硫器,包括圓柱形殼體、設置在殼體下部側壁上的進氣管、排汙水管和設置在殼體上部的出氣口,所述殼體內中部設置有濾料層,所述濾料層的上部設置有一定數量的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通過管道穿過殼體側壁連通至殼體外,所述噴水裝置的上方設置有脫水層,所述濾料層的兩端設有與殼體橫截面相匹配的網狀支撐板,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與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的中心部位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殼體底部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與轉軸間均設置有軸承。所述濾料層中的濾料為硬質小球。本發明在殼體內部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與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的中心部位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殼體底部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與轉軸間均設置有軸承。這樣轉軸可帶動濾料層一起轉動,使得煙氣在濾料層內停留的時間較長,確保噴水裝置有足夠的時間來脫去煙氣中的硫和灰塵。較大的灰塵在濾料層內隨著轉軸轉動過程中會被隨水甩至殼體底部,提高脫硫除塵的效果。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除塵脫硫效果好,通用性強,且排出的煙氣比較乾燥。
圖I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1、殼體,2、進氣管,3、排汙水管,4、出氣口,5、濾料層,6、噴水裝置,7、管道,8、脫水層,9、網狀支撐板,10、轉軸,11、傳動機構,12、軸承,13、硬質小球。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除塵脫硫器,包括圓柱形殼體I、設置在殼體I下部側壁上的進氣管2、排汙水管3和設置在殼體I上部的出氣口 4,在殼體I內中部設置有濾料層5,在濾料層5的上部設置有一定數量的噴水裝置6,噴水裝置6通過管道7穿過殼體I側壁連通至殼體I夕卜,在噴水裝置6的上方設置有脫水層8,濾料層5的兩端設有與殼體I橫截面相匹配的網狀支撐板9,在殼體I內部設置有轉軸10,轉軸10的一端與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9的中心部位固定連接,轉軸10的另一端穿過殼體I底部與傳動機構11連接,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9與轉軸10間均設置有軸承12。這樣轉軸10可帶動濾料層5 —起轉動,使得煙氣在濾料層5內停留的時間較長,確保噴水裝置6有足夠的時間來脫去煙氣中的硫和灰塵。較大的灰塵在濾料層5內隨著轉軸10轉動過程中會被隨水甩至殼體I底部,提 高脫硫除塵的效果。為了提高脫硫除塵效果,濾料層5內的濾料選擇為硬質小球13。
權利要求
1.除塵脫硫器,包括圓柱形殼體、設置在殼體下部側壁上的進氣管、排汙水管和設置在殼體上部的出氣口,所述殼體內中部設置有濾料層,所述濾料層的上部設置有一定數量的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通過管道穿過殼體側壁連通至殼體外,所述噴水裝置的上方設置有脫水層,所述濾料層的兩端設有與殼體橫截面相匹配的網狀支撐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 端與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的中心部位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殼體底部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與轉軸間均設置有軸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除塵脫硫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濾料層中的濾料為硬質小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除塵脫硫器,包括圓柱形殼體、設置在殼體下部側壁上的進氣管、排汙水管和設置在殼體上部的出氣口,所述殼體內中部設置有濾料層,所述濾料層的上部設置有一定數量的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通過管道穿過殼體側壁連通至殼體外,所述噴水裝置的上方設置有脫水層,所述濾料層的兩端設有與殼體橫截面相匹配的網狀支撐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與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的中心部位固定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殼體底部與傳動機構連接,所述上下兩個網狀支撐板與轉軸間均設置有軸承。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除塵脫硫效果好,通用性強,且排出的煙氣比較乾燥。
文檔編號B01D47/00GK102671489SQ20111005835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9日
發明者範學興 申請人:範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