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7:24:01 1
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包括殼體,其特徵是:在殼體內設置有閥芯,閥芯外圓周上有V形流槽,且沿介質流動方向,V形流槽的截面面積逐漸增大;設置有金屬座,閥芯固定在金屬座上;殼體內固定有閥座,閥座內有內孔,閥芯前端深入內孔內;閥座和金屬座之間有流量調節彈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液壓系統壓力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下,該閥件能在不藉助其他輔助裝置的情況下通過感受系統壓力變化自動調節系統中介質的流量大小,使流量穩定在一定範圍內,純機械的結構相比於電子結構,更具有簡單可靠,免維護,能長期穩定工作的優點。
【專利說明】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
【背景技術】
[0002]液壓系統中的流量控制閥是通過調節閥芯和閥體間的節流口面積和該面積所產生的局部阻力來穩定流量,進而控制執行元件(液壓缸或液壓馬達)運動速度的一類閥件。其控制調節方式分為手動調節與自動調節:手動調節的流量控制閥結構簡單、可靠且流量控制效果顯著,但不宜頻繁操作,適用於不要求流量頻繁變化的液壓系統;自動調節的流量控制閥則是利用從系統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傳感器或其他方式獲取系統壓力、流量、溫度的變化等)來控制閥件節流口面積或進出口壓差的變化,達到調節控制流量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在不同的壓力條件下自動穩定介質流量的流量控制閥以彌補現有技術之不足。該閥件適用於液壓系統,尺寸小、重量輕、適用的壓力範圍大,流量穩定性較好。
[0004]本實用新型為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0005]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包括殼體,其特徵是:
[0006]在殼體內設置有閥芯,閥芯外圓周上有V形流槽,且沿介質流動方向,V形流槽的截面面積逐漸增大;
[0007]設置有金屬座,閥芯固定在金屬座上;
[0008]殼體內固定有閥座,閥座內有內孔,閥芯前端深入內孔內;
[0009]閥座和金屬座之間有流量調節彈簧。
[0010]進一步的優化,沿介質流動方向,V形流槽的深度逐漸增加。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液壓系統壓力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下,該閥件能在不藉助其他輔助裝置的情況下通過感受系統壓力變化自動調節系統中介質的流量大小,使流量穩定在一定範圍內,純機械的結構相比於電子結構,更具有簡單可靠,免維護,能長期穩定工作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閥芯的三維示意圖。
[0014]圖3為金屬座的三維示意圖。
[0015]圖4是閥芯和金屬座的組合示意圖。
[0016]圖5是圖4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
[0018]在圖中,I為調整墊片、2為閥座、3為流量調節彈簧、4為殼體、
[0019]5為閥芯、6為金屬座、7為V形流槽,8為內孔,9為進口,10為閥口。
[0020]介質通過金屬座6後端圓周上的進口 9和V形流槽7的末端,進入殼體4的內腔,再通過V形流槽7的前端,進入內孔8,從出口流出。
[0021]因為閥芯5的前端深入到內孔8內,所以,V形流槽7和內孔8形成了一個閥口 10,這個閥口 10決定了後端的流量,我們的設計要點也是針對於這點的。
[0022]平時,金屬座6和閥芯5受到流量調節彈簧3的向右的作用力。同時,金屬座6的後端端面還受到介質的向左的液壓力,當這個液壓力足夠大時,會推動金屬座6和閥芯5在底座2的內孔8中向左運動(克服流量調節彈簧3的彈力),閥芯5的運動行程由流量調節彈簧3的彈力和作用在金屬座6上的液壓力的合力來決定。
[0023]當閥芯5向左移動後,進入內孔8的長度增加,由於V形流槽7流道截面面積設計為沿介質流動方向逐漸增大,所以閥口 10減小,使得流量減小到設定值。
[0024]當介質的進口流量減小時,液壓力減小,那麼流量調節彈簧3會驅使閥芯5向右移動,閥口 10增大,流量增大到設定值。
[0025]所以,不管介質的進口流量如何變化,出口流量始終在一個設定的範圍內。
[0026]另外,為了使V形流道7的變化幅度更理想,我們沿介質流動方向,將V形流槽7的深度逐漸增加。
【權利要求】
1.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包括殼體,其特徵是: 在殼體內設置有閥芯,閥芯外圓周上有V形流槽,且沿介質流動方向,V形流槽的截面面積逐漸增大; 設置有金屬座,閥芯固定在金屬座上; 殼體內固定有閥座,閥座內有內孔,閥芯前端深入內孔內; 閥座和金屬座之間有流量調節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液壓系統的流量控制閥,其特徵是:V形流槽的深度逐漸增加。
【文檔編號】F16K17/26GK204042110SQ201420507934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羅文果, 林輝, 王永高, 黃文軍 申請人:宜賓三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