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SS‑42L齒輪鋼非滲碳區域軟化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20:33:11
本發明涉及一種非滲碳區域軟化方法,尤其是一種CSS-42L齒輪鋼非滲碳區域軟化方法。
背景技術:
針對航空重載傳動系統對齒輪耐溫性提出的超高要求,美國研製出CSS-42L第三代滲碳齒輪鋼,該鋼的一種顯著特點就是具有良好的高溫紅硬性和高溫回火抗力,滲碳淬火後,在427℃下服役500h,滲層組織硬度仍然維持在HRC60以上,抗幹摩擦磨損能力異常優異。
傳統齒輪滲碳、亞溫退火、淬火、冷處理、回火後,需要對非滲碳區域進行半精加工、精加工,但CSS-42L齒輪鋼經過滲碳、亞溫退火、淬火、冷處理、時效回火後,非滲碳區域的硬度高達HRC45~55,機械半精、精加工難度極大,刀具耗損嚴重,生產效率大幅下降,這種情況在目前尚未見有相關文獻報導對此加以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CSS-42L齒輪鋼非滲碳區域軟化方法,通過調整其滲碳後的熱處理工藝路線,使CSS-42L齒輪鋼滲碳淬火後的非滲碳區域軟化,硬度降至HRC28~35,便於後續機械半精、精加工。
採取的工藝調整方案具體如下:
1、CSS-42L齒輪鋼滲碳後,不進行亞溫退火,直接置於真空油淬爐內進行高溫奧氏體化,奧氏體化溫度1050~1200℃,保溫0.5~6h後,進行真空油淬,淬火油浴溫度為40~75℃;
2、油淬後進行100~300℃消除應力處理,消除應力時間為1~10h;
3、消除應力後,對非滲碳區域進行機械切削加工;
4、非滲碳區域機械切削加工完成後,對零件整體進行冷處理,在-180~-70℃進行冷處理,處理時間為2~10h;
5、冷處理後,將零件轉至真空爐進行時效處理,或在零件表面鍍銅後使用可控氣氛爐進行時效處理,時效處理溫度為466~526℃,時效時間為1~8h。
由於CSS-42L材料合金含量超過30wt.%,零件經滲碳、亞溫退火、淬火後,非滲碳區域的基體組織中,高溫奧氏體完全轉變為過冷奧氏體,硬度只有HRC28~35,便於機械切削加工。雖然此時零件的滲碳區域同樣為低硬度的過冷奧氏體組織,這種過冷奧氏體更加穩定。非滲碳區域機械切削加工完成後,零件進行冷處理,可以將過冷奧氏體轉變為淬火馬氏體組織,滲碳區域的滲層組織及非滲碳區域的基體組織硬度大幅提高,再經過高溫時效二次硬化,滲碳區域與非滲碳區域的硬度均恢復到原有工藝(滲碳、亞溫退火、淬火、冷處理、時效回火)的硬度指標。本發明通過上述工藝調整方案,使CSS-42L滲碳類零件的非滲碳區域加工難度大幅降低,便於後續機械半精、精加工。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CSS-42L齒輪鋼非滲碳區域軟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CSS-42L齒輪鋼滲碳後,不進行亞溫退火,直接置於真空油淬爐內進行高溫奧氏體化,奧氏體化溫度1050~1200℃,保溫0.5~6h後,進行真空油淬,淬火油浴溫度為40~75℃;
2、油淬後進行100~300℃消除應力處理,消除應力時間為1~10h;
3、消除應力後,對非滲碳區域進行機械切削加工;
4、非滲碳區域機械切削加工完成後,對零件整體進行冷處理,在-180~-70℃進行冷處理,處理時間為2~10h;
5、冷處理後,將零件轉至真空爐進行時效處理,或在零件表面鍍銅後使用可控氣氛爐進行時效處理,時效處理溫度為466~526℃,時效時間為1~8h。
實施例
某航空傳動系統用齒輪零件,材料為CSS-42L齒輪鋼,零件齒面進行滲碳後,其非滲碳區的硬度HRC51.8。後續需要對其非滲碳區域進行機械切削加工,因此要對非滲碳區域進行軟化,其具體的步驟為:
1、零件經滲碳後,不進行亞溫退火,直接置於真空油淬爐內進行高溫奧氏體化,奧氏體化溫度1100℃,保溫2h後,進行真空油淬,淬火油浴溫度為55℃;
2、油淬後進行200℃消除應力處理,消除應力時間為4h;
3、消除應力後,對非滲碳區域進行機械切削加工;
4、非滲碳區域機械切削加工完成後,對零件整體進行冷處理,在-180℃進行冷處理,處理時間為4h;
5、冷處理後,將零件轉至真空爐進行時效處理,時效處理溫度為496℃,時效時間為4h。
通過上述方法進行工藝方案調整與優化,非滲碳區域在滲碳、真空油淬後的硬度為HRC31.2,切削性能大幅改善;同時,加工後進行冷處理,使非滲碳區域的硬度恢復到原工藝指標,滿足了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