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49:06 1
專利名稱: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斜井運輸工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
背景技術:
由於大坡度、小斷面的斜井巷道不利於機械化設備展開,為了便於井下施工,需要具備可升降運輸能力並且能提供高處作業平臺的移動式車輛,巷道設計坡度一般為24.9%,常規車輛無法通行,不適用於井下生產。目前斜井下多用移動式平臺或工作室,用以使工作人員能到達他們所需要的位置進行工作,或運輸物資到井下,其不足之處是成本較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解決大坡度、小斷面巷道斜井施工運輸及搭建高處作業平臺的難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包括車架、立柱、葫蘆吊和車輪,車架為矩形框架,車架四角均設有一根立柱,立柱柱頭分別設有葫蘆吊,車架下設有車輪,立柱分別穿過槽形料鬥的底部框架,每個立柱上的葫蘆吊的吊鉤垂直向下與槽形料鬥的底部框架相連接。所述車架的一側設有撞頭。所述槽形料鬥的一端設有擋料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解決了大坡度、小斷面斜井巷道的井下運輸問題,可運送混凝土到施工部位並直接澆注,所提供的作業平臺提高了井下施工生產率、生產質量和產出效益,節約能源,避免了大量的資金投入,並且對鐵軌的要求低於常規鐵路車輛,減輕了鐵路維檢工作量。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側視圖。圖中I-車架2-立柱3-葫蘆吊4-車輪5-槽形料鬥6-撞頭7-擋料板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見圖I、圖2,是本實用新型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包括車架
I、立柱2、葫蘆吊3和車輪4,車架I為矩形框架,車架I四角各垂直設有一根立柱2,立柱2柱頭分別設有葫蘆吊3,車架I下設有車輪4,立柱2分別穿過槽形料鬥5的底部框架,每個立柱2上的葫蘆吊3的吊鉤垂直向下與槽形料鬥5的底部框架相連接。車架I的一側設有撞頭6。槽形料鬥5的一端設有擋料板7。進井時,由卷揚機牽動鋼繩拉車架下的撞頭6,出井時,藉助斜井的斜度,車輛可自行滑出,槽形料鬥5可運送混凝土並直接澆注,當運送混凝土等散料至工作區域時,調整葫蘆吊3,將槽形料鬥5升到立柱2最高處,然後降下槽形料鬥5的擋料板側,打開擋料板7,散料即可流出。根據斜井施工需求,手動拉葫蘆吊3控制槽形料鬥5的升降,這樣既具備了運輸條件又創造了移動式的工作平臺。槽形料鬥5長2m,寬I. 5m,升降範圍I. 2m_2. 6m,槽形料鬥5的傾斜角度可隨意調整,適用坡度0° -26°的坡道。權利要求1.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架、立柱、葫蘆吊和車輪,車架為矩形框架,車架四角均設有一根立柱,立柱柱頭分別設有葫蘆吊,車架下設有車輪,立柱分別穿過槽形料鬥的底部框架,每個立柱上的葫蘆吊的吊鉤垂直向下與槽形料鬥的底部框架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架的一側設有撞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槽形料鬥的一端設有擋料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斜井運輸工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斜井井下升降施工用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架、立柱、葫蘆吊和車輪,車架為矩形框架,車架四角均設有一根立柱,立柱柱頭分別設有葫蘆吊,車架下設有車輪,立柱分別穿過槽形料鬥的底部框架,每個立柱上的葫蘆吊的吊鉤垂直向下與槽形料鬥的底部框架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解決了大坡度、小斷面斜井巷道的井下運輸問題,可運送混凝土到施工部位並直接澆注,所提供的作業平臺提高了井下施工生產率、生產質量和效益,節約能源,避免了大量資金投入,並且對鐵軌的要求低於常規鐵路車輛,減輕了鐵路維檢工作量。
文檔編號B66F11/00GK202429969SQ20112053131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7日
發明者馮濤, 常一鳴, 謝大平 申請人:鞍鋼礦山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