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01 16:18:56 2
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包括以下組分:去離子水、卡波姆、透明質酸鈉、牛油果樹果脂油、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氫化橄欖油不皂化物、頁巖油磺酸酯鈉、互生葉白千層葉油、水楊酸、阿拉伯膠樹膠、水解殼多糖、煙醯胺、甘油、丁二醇、1,2-戊二醇、黃原膠、尿囊素、EDTA二鈉、山梨坦辛酸酯、氨甲基丙醇。同時提供了上述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未添加乳化劑,減少了乳化劑對皮膚的刺激性,同時使用特殊的製備工藝,減少了強電解質頁巖油磺酸酯鈉、水楊酸對於製劑粘度及穩定性能方面的影響,同時具有良好的祛痘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製劑,尤其涉及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屬於藥品、化工以及個人護理品行業。
【背景技術】
[0002]痤瘡是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痤瘡即為青春痘,是由於皮脂分泌過多導致大量的皮脂堆積,毛囊皮脂腺阻礙,同時為丙酸痤瘡桿菌等有害菌的滋生提供有力條件,誘發炎症,屬於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痤瘡易發於青少年,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產生很大程度的負面影響。
[0003]痤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進入青春期後人體內雄激素特別是睪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進皮脂腺發育並產生大量皮脂。同時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造成導管堵塞,皮脂由於排除障礙漸漸往皮層表面隆起。毛囊中多種微生物尤其是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離脂肪酸,同時趨化炎症細胞和介質,最終誘導並加重炎症反應。其次,若皮膚過於乾燥,皮膚組織會自動分泌過多的油脂,導致皮膚油水失衡,也會誘發痤瘡。
[0004]如何能更有效而且能長時間達到祛痘功效的護膚產品,是目前護膚研究領域存在的一個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了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具有優秀祛痘作用同時具有高穩定性能。
[0006]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還在於提供了一種上述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的製備方法。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8]本發明的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0009]去離子水60-80份、卡波姆1.1-2.1份、透明質酸鈉0.02-0.40份、牛油果樹果脂油0.6-6.0份、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0.5-3.5份、氫化橄欖油不阜化物0.05-0.45份、頁巖油磺酸酯鈉0.3-3.0份、互生葉白千層葉油1.2-4.2份、水楊酸0.15-1.15份、阿拉伯膠樹膠0.15-1.15份、水解殼多糖1.5-3.5份、煙醯胺2.4-5.4份、甘油3.0-7.0份、丁二醇
3.0-8.0 份、1,2_ 戊二醇 1.5-4.5 份、黃原膠 0.06-0.60 份、尿囊素 0.07-0.70 份、EDTA 二鈉0.03-0.30份、山梨坦辛酸酯0.5-3.5份、氨甲基丙醇0.01-0.06份。
[0010]上述組分均為市售產品。
[0011]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12](I)按照以下組分及其重量份準備原料:去離子水60-80份、卡波姆1.1-2.1份、透明質酸鈉0.02-0.40份、牛油果樹果脂油0.6-6.0份、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0.5-3.5份、氫化橄欖油不皂化物0.05-0.45份、頁巖油磺酸酯鈉0.3-3.0份、互生葉白千層葉油1.2-4.2份、水楊酸0.15-1.15份、阿拉伯膠樹膠0.15-1.15份、水解殼多糖1.5-3.5份、煙醯胺2.4-5.4份、甘油3.0-7.0份、丁二醇3.0-8.0份、1,2_戊二醇1.5-4.5份、黃原膠
0.06-0.60份、尿囊素0.07-0.70份、EDTA 二鈉0.03-0.30份、山梨坦辛酸酯0.5-3.5份、氨甲基丙醇0.01-0.06份;
[0013](2)將去離子水總重量中的95%和EDTA 二鈉加入到水鍋中,隨後將卡波姆灑向水面,待卡波姆自浸潤過程完全後,開啟攪拌並加熱至75-80°C,再加入透明質酸鈉,溶解完全後加入尿囊素以及預先用丁二醇和甘油分散後的黃原膠,製得水相物料保溫75-80°C待用;
[0014](3)將牛油果樹果脂油、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氫化橄欖油不皂化物、山梨坦辛酸酯加入油鍋中,加熱至75-80°C,混溶完全後製得油相物料待用;
[0015](4)將乳化鍋溫度升至75_80°C後抽真空,利用負壓先將2/3的水相物料抽入乳化鍋中進行攪拌,然後再利用負壓將油相物料抽入乳化鍋中,最後抽入剩餘的水相物料,在75-80°C下保溫均質lOmin,隨後降溫;
[0016](5)降溫至45°C後,預先用剩餘的去離子水分散水解殼多糖,在乳化鍋中加入1,2-戊二醇、煙醯胺以及預先分散的水解殼多糖水溶液,攪拌1min ;加入氨甲基丙醇進行預先中和,攪拌5min ;加入互生葉白千層葉油、頁巖油磺酸酯鈉,攪拌5min ;混合均勻後檢測料體的PH值,通過氨甲基丙醇調節pH值至6.0-8.0後再加入水楊酸和阿拉伯膠樹膠,攪拌混合均勻後出料。
[0017]本發明選用由法國汝拉油頁巖中提取的頁巖油磺酸酯鈉作為主要祛痘成分,同時復配水楊酸及互生葉白千層葉油。頁巖油磺酸酯鈉具有抗細菌、抗炎、減少粉刺數量、調節皮脂腺及糾正角質化異常的功能,能有效地治療痤瘡。互生葉白千層葉油俗稱茶樹油,許多的研究報告均已表明,茶樹油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消炎的功效。而水楊酸作為常用的祛痘成分,其脂溶特性,可以通過與脂質融合的方式,滲透進入角質層及毛孔深處,有利於溶解毛孔內老舊堆積的角質層,改善毛孔阻塞的情形。再輔以煙醯胺、水解殼多糖帶來淡化痘印,均勻膚色的功效。本發明未添加乳化劑,減少了乳化劑對皮膚的刺激性,同時使用特殊的製備工藝,減少了強電解質頁巖油磺酸酯鈉、水楊酸對於製劑粘度及穩定性能方面的影響,同時具有良好的祛痘效果。
[0018]在無乳化劑的複合祛痘製劑中,祛痘成分的強電解質性、護膚油脂與穩定性能是配方中存在的矛盾,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具有耐電解質作用的最新型且能自浸潤、溶脹迅速的卡波均聚物——卡波姆作為懸浮穩定劑,同時選用兼容性良好的油脂,減少不易被懸浮的油脂對於穩定性的影響。控制低溫時強電解質成分的添加工藝,能加入更多的活性成分,同時保證配方的穩定性能。本發明在提升穩定性能的同時加強配方的通用性能,同時帶來優秀的祛痘功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長痘區域皮膚油脂抑制率測試結果;
[0020]圖2是長期試用測試結果的雷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2]實施例1-5
[0023]
【權利要求】
1.一種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其特徵在於,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去離子水60-80份、卡波姆1.1-2.1份、透明質酸鈉0.02-0.40份、牛油果樹果脂油.0.6-6.0份、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0.5-3.5份、氫化橄欖油不阜化物0.05-0.45份、頁巖油磺酸酯鈉0.3-3.0份、互生葉白千層葉油1.2-4.2份、水楊酸0.15-1.15份、阿拉伯膠樹膠0.15-1.15份、水解殼多糖1.5-3.5份、煙醯胺2.4-5.4份、甘油3.0-7.0份、丁二醇.3.0-8.0 份、1,2_ 戊二醇 1.5-4.5 份、黃原膠 0.06-0.60 份、尿囊素 0.07-0.70 份、EDTA 二鈉0.03-0.30份、山梨坦辛酸酯0.5-3.5份、氨甲基丙醇0.01-0.06份。
2.—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頁巖油的複合祛痘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以下組分及其重量份準備原料:去離子水60-80份、卡波姆1.1-2.1份、透明質酸鈉0.02-0.40份、牛油果樹果脂油0.6-6.0份、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0.5-3.5份、氫化橄欖油不皂化物0.05-0.45份、頁巖油磺酸酯鈉0.3-3.0份、互生葉白千層葉油1.2-4.2份、水楊酸0.15-1.15份、阿拉伯膠樹膠0.15-1.15份、水解殼多糖1.5-3.5份、煙醯胺.2.4-5.4份、甘油 3.0-7.0 份、丁二醇 3.0-8.0 份、1,2-戊二醇 1.5-4.5 份、黃原膠0.06-0.60份、尿囊素0.07-0.70份、EDTA 二鈉0.03-0.30份、山梨坦辛酸酯0.5-3.5份、氨甲基丙醇.0.01-0.06 份; (2)將去離子水總重量中的95%和EDTA二鈉加入到水鍋中,隨後將卡波姆灑向水面,待卡波姆自浸潤過程完全後,開啟攪拌並加熱至75-80°C,再加入透明質酸鈉,溶解完全後加入尿囊素以及預先用丁二醇和甘油分散後的黃原膠,製得水相物料保溫75-80°C待用; (3)將牛油果樹果脂油、氫化橄欖油酸乙基己酯、氫化橄欖油不皂化物、山梨坦辛酸酯加入油鍋中,加熱至75-80°C,混溶完全後製得油相物料待用; (4)將乳化鍋溫度升至75-80°C後抽真空,利用負壓先將2/3的水相物料抽入乳化鍋中進行攪拌,然後再利用負壓將油相物料抽入乳化鍋中,最後抽入剩餘的水相物料,在.75-80°C下保溫均質1min,隨後降溫; (5)降溫至45°C後,預先用剩餘的去離子水分散水解殼多糖,在乳化鍋中加入1,2_戊二醇、煙醯胺以及預先分散的水解殼多糖水溶液,攪拌1min ;加入氨甲基丙醇進行預先中和,攪拌5min ;加入互生葉白千層葉油、頁巖油磺酸酯鈉,攪拌5min ;混合均勻後檢測料體的pH值,通過氨甲基丙醇調節pH值至6.0-8.0後再加入水楊酸和阿拉伯膠樹膠,攪拌混合均勻後出料。
【文檔編號】A61K8/92GK104173235SQ201410393007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1日
【發明者】王飛飛, 董俊姿, 馬驍, 何黎 申請人:上海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