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5:57:16 1
專利名稱: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具體地說是屬於秀麗白蝦高密度養殖池。
背景技術:
秀麗白蝦(Exopalaemon modestus)隸屬於甲殼綱、十足目、長臂蝦科、白蝦屬,在我國分布廣泛,其中太湖、呼倫貝爾湖中秀麗白蝦產量較高。尤其在太湖的蝦類捕撈中,秀麗白蝦佔50%以上。作為太湖主要經濟漁獲對象「太湖三白」之一,無論從產量還是產值上講,秀麗白蝦在太湖漁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隨著環太湖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多,太湖水質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太湖秀麗白蝦的繁衍、生存受到了很大威脅;太湖周邊地區特有的市場需求,也迫使秀麗白蝦「籽蝦」(抱卵蝦)遭受過高強度的捕撈,這些原因導致了秀麗白蝦小型化嚴重,肉質也有所下降,目前秀麗白蝦規格尚不及上世紀80年代的3/5。為此,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於1993年在實驗室開展了秀麗白蝦人工繁殖技術,並獲得成功,然而由於資金限制,未能繼續進行相關研究。2007-2009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在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的支持下,在水族缸、長方形水泥池中進行了秀麗白蝦批量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並對太湖各個湖區以及我國五大淡水湖泊的秀麗白蝦遺傳多樣性進行了研究,還對秀麗白蝦呼吸代謝開展了一部分研究,這些研究為秀麗白蝦親本的選擇及其運輸技術等提供了依據。然而在養殖過程中,由於秀麗白蝦自相殘殺現象十分嚴重,並且對水質要求較高,養殖密度無法提高,產量較低,經濟效益差,因此無法開展秀麗白蝦工廠化養殖。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減少秀麗白蝦自相殘殺現象、增加秀麗白蝦養殖密度、且養殖水質可控的養殖池。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包括池底、池壁、進水口、排汙口,其還包括多個躲避裝置和微孔增氧管;所述秀麗白蝦養殖池為圓形,所述進水口位於所述池壁下部,所述排汙口設置在所述池底中心,所述池底邊緣高中心底,所述微孔增氧管為圓形,設置在所述池底,所述的躲避裝置為廢舊的網目小於Imm的密眼網片綑紮而成,再綁以重物沉於池底。其進一步特徵在於所述微孔增氧管與供氣裝置相連,所述的供氣裝置包括氣泵和輸氣管,輸氣管的一端與氣泵連結,另一端與池底的微孔增氧管連接。優選的所述池底坡度約為15°。優選的所述進水口位於靠近池底20cm處,緊貼池壁橫向設置,口部略向下傾斜。優選的所述的躲避裝置每兩個之間距離為Urn。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的優勢1、增加了價格低廉、不易汙染、易於清洗的躲避裝置;2、微孔增氧裝置可使蝦池中氧氣均勻並充足,並排出水中有害氣體,同時可使得部分殘餌或秀麗白蝦排洩物分散,甚至分解。3、貼在池壁並向下傾斜的進水口在進水時,可促使池中的汙染物向中心即排汙口處集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圖中1、池壁;2、池底;3、進水口 ;4、躲避裝置;5、排汙口 ;6、微孔增氧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圓形秀麗白蝦養殖池實施例,包括池底2、池壁1、進水口 3、排汙口 5,多個躲避裝置4和微孔增氧管6 ;所述進水口 3位於所述池壁1下部距離池底20cm,緊貼池壁橫向設置,口部略向下傾斜。所述排汙口 5設置在所述池底2中心,所述池底2邊緣高中心底,池底2坡度約為15°。所述微孔增氧管6為圓形,設置在所述池底2,所述的躲避裝置4為廢舊的網目小於Imm的密眼網片綑紮而成,再綁以重物沉於池底,每兩個之間距離為 Urn。優選距離為lm。所述微孔增氧管6與供氣裝置相連,所述的供氣裝置包括氣泵和輸氣管,輸氣管的一端與氣泵連結,另一端與池底2的微孔增氧管6連接。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堅持「四定」投餌,並勤於觀察,根據水質情況,定期換水。換水時先關閉氣泵,然後在排汙口 5上方罩上一小型網箱,防止排汙時將養的秀麗白蝦衝走,接著打開排汙口 5,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設計,進水口 3進水時,池中形成小型漩渦,殘餌、 秀麗白蝦的排洩物以及其他汙染物質集中至排汙口 5排出。躲避裝置4可增加秀麗白蝦的生存空間,防止其自相殘殺,從而提高養殖密度,需定期清洗,取出時,注意抖落停留在上面的秀麗白蝦。
權利要求1.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包括池底、池壁、進水口、排汙口,其特徵在於其還包括多個躲避裝置和微孔增氧管;所述秀麗白蝦養殖池為圓形,所述進水口位於所述池壁下部,所述排汙口設置在所述池底中心,所述池底邊緣高中心底,所述微孔增氧管為圓形,設置在所述池底,所述的躲避裝置為廢舊的網目小於Imm的密眼網片綑紮而成,再綁以重物沉於池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池底坡度約為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口位於靠近池底20cm處,緊貼池壁橫向設置,口部略向下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躲避裝置每兩個之間距離為ι-aii。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微孔增氧管與供氣裝置相連,所述的供氣裝置包括氣泵和輸氣管,輸氣管的一端與氣泵連接,另一端與池底的微孔增氧管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秀麗白蝦養殖池,包括池底、池壁、進水口、排汙口,其還包括多個躲避裝置和微孔增氧管;所述秀麗白蝦養殖池為圓形,所述進水口位於所述池壁下部,所述排汙口設置在所述池底中心,所述池底邊緣高中心底,所述微孔增氧管為圓形,設置在所述池底,所述的躲避裝置為廢舊的網目小於1mm的密眼網片綑紮而成,再綁以重物沉於池底。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秀麗白蝦自相殘殺現象、增加秀麗白蝦養殖密度、且養殖水質可控。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2190639SQ2011202907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1日
發明者劉凱, 周彥峰, 張敏瑩, 徐東坡, 施煒綱, 段金榮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