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8:32:27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緩衝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
背景技術:
液壓緩衝裝置依靠液壓阻尼對作用在其上的物體進行緩衝減速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適用於起重運輸、電梯、冶金、港口機械、鐵道車輛等機械設備,其作用是在工作過程中防止硬性碰撞導致機構損壞的安全緩衝裝置。
而製作玻璃瓶時所使用的鉗瓶液壓緩衝裝置也是這樣的裝置,因為制瓶機在製造玻璃瓶的過程中,其鉗瓶機構作為氣動機械手完成產品的「鉗瓶入」、「鉗瓶出」的動作,不但要求「鉗瓶入」、「鉗瓶出」的動作要快速、平穩,特別要求當到達「鉗瓶入」、「鉗瓶出」的終點時,要以緩衝實現緩慢、穩定的終止動作,這就需要藉助液壓緩衝裝置,同時對液壓緩衝裝置的精度要求也比較高。
但是現在的鉗瓶液壓緩衝裝置拆卸後難以還原,沒有專用的設備無法維修,若鉗瓶液壓緩衝裝置起不到緩衝作用時,通常都是直接報廢或返回生產廠家維修,成本特別高,且液壓緩衝裝置不能起到很好的緩衝效果通常是因為內部的橡膠部件使用時間長,發生氧化等問題,而這類部件的更換比較不方便,又難以保證更換後的密封性,導致需要連同其他部件一起更換,十分浪費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自行拆卸,進行維修,部件容易更換的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包括螺紋主體和芯體,螺紋主體一端為封閉端,芯體設於螺紋主體內部且與螺紋主體螺紋連接,芯體下端的外部形狀為六邊形,芯體的上端與螺紋主體的封閉端相抵接,抵接處設有密封墊圈,在芯體內部設有螺旋槽活塞和油封,螺紋主體的封閉端與螺旋槽活塞之間形成第一儲油空間,螺旋槽活塞與油封之間形成第二儲油空間,螺旋槽活塞上設有螺旋槽,螺旋槽的形狀由大變小,芯體內部固設有通油部,通油部上設有環形凹槽,通油部設置在螺旋槽活塞處,第一儲油空間與第二儲油空間僅通過環形凹槽與螺旋槽共同形成的間隙而互通,油封上設有兩根密封圈。
優選地,第一儲油空間內設有復位彈簧。
優選地,螺旋槽活塞與油封之間設置有連接杆。
優選地,油封抵接有預壓彈簧,預壓彈簧抵接預壓板。
優選地,螺紋主體封閉端的外部固設有六邊形的螺母。
優選地,螺紋主體外部設有螺紋。
優選地,芯體下部的外部形狀為六邊形
有益效果:本發明易拆卸,可以方便使用者自行維修,還能夠保證維修後的密封性好,油封上設有密封圈,若密封圈長期使用後,密封效果不好,可以方便更換密封圈,不用連同其他部件一起更換,省時省力,降低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易拆卸液壓緩衝裝置,包括螺紋主體1和芯體2,螺紋主體1外部設有螺紋,用於將本發明固定在機器上,作為機器的緩衝裝置,螺紋主體1一端為封閉端,封閉端的外部固設有六邊形的螺母11,用於利用扳手將本發明旋轉入相應的地方進行固定。
如圖2所示,芯體2設於螺紋主體1內部且與螺紋主體1螺紋連接,芯體2下端的外部形狀為六邊形,用於將芯體2旋入螺紋主體1中,芯體2的上端與螺紋主體1的封閉端相抵接,抵接處設有密封墊圈21,用於保證螺紋主體1與芯體2之間的密封性;
芯體2內設有螺旋槽活塞4和油封6,螺紋主體1的封閉端與螺旋槽活塞4之間形成第一儲油空間,第一儲油空間內設有復位彈簧3,螺旋槽活塞4與油封6之間形成第二儲油空間,螺旋槽活塞4與油封6之間設置有連接杆5,螺旋槽活塞4上設有螺旋槽,螺旋槽的形狀由大變小,芯體2內部固設有通油部12,通油部12上設有環形凹槽13,通油部12設置在螺旋槽活塞4處,第一儲油空間與第二儲油空間僅通過環形凹槽13與螺旋槽共同形成的間隙而互通,第一儲油空間和第二儲油空間內均存儲滿液壓油,若螺旋槽活塞4從第二儲油空間向第一儲油空間移動,第一儲油空間內的液壓油會由環形凹槽13與螺旋槽共同形成的間隙通往第二儲油空間,隨著螺旋槽活塞4的移動,間隙越變越小,直至沒有間隙後,螺旋槽活塞4不能繼續相第一儲油空間方向移動;
油封6上設有兩個密封圈61,用於雙重密封第二儲油空間,使之不會漏油,油封6抵接有預壓彈簧7,預壓彈簧7抵接預壓板8,需要緩衝的部件與預壓板8相抵接,壓力首先作用在預壓板8上。
使用時,用扳手卡住螺紋主體1上固設的六邊形的螺母11,將本發明通過螺紋旋入的方式固定在機器上固定緩衝裝置的地方,通過調整螺紋旋入長度來調整本發明的安裝位置;機器工作時,需要緩衝的部件抵接在預壓板8上,部件壓動預壓板8後壓力依次作用在預壓彈簧7、油封6、連接杆5和螺旋槽活塞4上從而推動螺旋槽活塞4由第二儲油空間向第一儲油空間方向移動,第一儲油空間內的液壓油會由環形凹槽13與螺旋槽共同形成的間隙通往第二儲油空間,隨著螺旋槽活塞4的移動,螺旋槽活塞4與環形凹槽13之間的間隙越變越小,螺旋槽活塞4移動的阻力呈線性增大,直至沒有間隙後,螺旋槽活塞4不能繼續相第一儲油空間方向移動,從而達到線性緩衝目的;當緩衝完成後,由於復位彈簧3的作用,螺旋槽活塞4又重新回到初始位置。
當本發明長期使用後,裝置內的橡膠部件如密封墊圈21和密封圈61,難免會因為氧化而大大降低了密封性能,密封性能不好就起不到很好的緩衝效果,由於油封6與連杆5之間通常是固定連接,而密封圈61是單獨設置在油封6上的,所以可以自行將本發明拆卸,只需更換新的密封墊圈21和密封圈61即可,無需因為難以保證密封性而將油封6和連杆5一同更換,大大節約了資源,降低了使用成本。本發明易拆卸,可以方便使用者自行維修,還能夠保證維修後的密封性好。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