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因何被抄家(賈家犯了什麼罪)
2023-06-03 16:20:10 1
《紅樓夢》的結局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很多觀點認為是四大家族的結局,並不算嚴謹。其實這裡指的是賈家,並非四大家族。
雖說有門子說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四家內部早都分崩離析各懷鬼胎。他們的結局並沒有與賈家完全捆綁,賈家才是一敗塗地。
「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出自《紅樓夢曲子·飛鳥各投林》,所謂「白茫茫」並不是指大雪,而是大火過後留下的灰燼。對應葫蘆廟大火後甄士隱家的情況。
火通禍,預示賈家大禍臨頭的結局。
關於賈家被皇帝抄家所犯何罪。只從《紅樓夢》80回截止不看續書,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不過要講清楚賈家結局,就要說一下賈家抄家的難度,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說抄就抄。
歷史上抄家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很多,特別是嚴嵩和和珅讓人記憶猶新。
但這兩家結局並不相同。嚴嵩抄家一無所有,乾乾淨淨,嚴嵩被餓死,嚴世蕃也死於非命。和珅抄家則「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固然死了,他的兒子豐紳殷德並沒有太受連累。其中原因就在於當時和珅是貴族,嚴嵩只是大臣。
賈家的情況與和珅類似,且比和珅更重要的是賈家是功勳貴胄,富貴是寧榮二公拼命「掙」來的。功績都被寫在歷史中不容抹殺。
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殺自己當朝臣子的很多,殺先朝的功勳之臣不多,除非他們自己有大罪,否則容易背負「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不仁不義罵名。
皇帝抄家賈家也有這樣的現實和顧慮。反之像權臣嚴嵩,即便位列宰輔也只是打工人,收拾起來沒有壓力。貴族是特權階層則輕易動不得。
言歸正傳。了解賈家抄家的不容易,再看他們的罪行,就會發現輕來無去得罪名根本動不了賈家的根本。
打個比方,賈珍殺了人,皇帝大概率會剝奪他的爵位,治他的罪。換個人繼續繼承寧國公的第四代世襲,或者第五代承襲。並無法取締寧國公的世襲。
能讓皇帝將賈家抄家的肯定是大罪,且一定是讓皇帝受到威脅,並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事。
賈家的罪,能大到讓寧榮二公的功勞都無法庇佑,將板上釘釘的歷史功勳給推翻……有且只有一個,就是「謀逆」大罪。
賈家涉嫌對皇帝不臣不忠不敬不軌,嚴重威脅皇權,夥同他人圖謀皇位……別說寧榮二公庇佑不了他們,誰也沒用。
那麼,原文對此有沒有伏筆暗示呢?太多了!
一,焦大出場,喝醉酒被賈蓉罵了一頓。他不服氣追著賈蓉破口大罵,說什麼「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脂硯齋[甲戌側批:忽接此焦大一段,真可驚心駭目,一字化一淚,一淚化一血珠。]脂硯齋不是可憐焦大,而是奴才如此造反,就影射賈家日後不臣之心。
二,秦可卿葬禮上,北靜王出場有四個不妥。。
①王公不得聖旨出席葬禮違法,是為不敬。
②將御賜鶺鴒香念珠送給賈寶玉,是為不恭。
③宣揚受海內名士青睞,齊聚北靜王府「養士」,是為不臣。
④引誘賈寶玉去王府,實際是拉攏賈家與他結黨共謀大事,是為不忠。
賈家與北靜王日漸親密,等到賈寶玉見蔣玉菡,拿出扇墜玉玦交換北靜王的茜香羅汗巾時,暗示賈家與北靜王正式結黨與皇帝對立。
三,王熙鳳講述「聾·子放炮仗」故事,影射賈家跟著北靜王要做「驚天之事」失敗,受連累被抄家。所謂「驚天」就是驚動皇帝,對皇帝圖謀不軌。
四,王熙鳳唆使張華狀告賈璉,說「告我們謀反也不怕」,也是日後抄家的關鍵伏筆。
其實,賈元春判詞對此交代得更清楚。
判詞圖畫中是「一張弓,弓上掛著一串香櫞」。
香櫞代表心有不甘,暗示賈元春和賈家對皇帝帶有焦大那種「不甘」的怨懟情緒。
判詞「榴花開處照宮闈」,借三國孫權皇后,五月榴花神潘淑捲入皇權之爭,慘被宮人縊死的結局,暗示賈家捲入皇權之爭。
無獨有偶,影射賈元春之死的楊貴妃,同樣在馬嵬驛之變時被皇帝派高力士縊死,楊家被誅殺。
馬嵬驛之變背後就是唐明皇和太子李亨的一次爭權。李亨與唐明皇事後分道揚鑣,去了靈武稱帝,尊唐明皇為太上皇,也就是李白說的「雙懸日月照乾坤」。
「虎兕相逢大夢歸」,更是借《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講述為君者不仁,對臣子動不義之戰。為臣者不忠,與君對立。恰是賈家與皇帝的情況。
君箋雅侃紅樓認為,種種跡象都表明賈家與北靜王結黨,意圖對皇權不軌,引起皇帝的警惕,設下圈套將他們四王八公一網打盡。徹底消除身邊的隱患,進而重新分配利益。是為興亡的一個輪迴。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