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清肺口香糖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1:30:01 2
專利名稱:養陰清肺口香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口香糖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含中草藥生地、元參、浙貝、薄荷、麥冬、甘草、澤瀉、丹皮、白芍的養陰清肺口香糖及其製造方法。
目前的口香糖主要是由膠姆基、糖醇、甜味劑、香料、軟化劑、填充劑等組料製成,咀嚼時能夠刺激唾液分泌,可以潤喉,但並不能起到化痰利咽,養陰清肺的作用,中醫傳統驗方--養陰清肺湯由生地、元參、浙貝、薄荷、麥冬、甘草、澤瀉、丹皮、白芍這幾味中草藥配製而成,有很好的養陰清肺、化痰利咽的效果,但其藥力需通過胃腸消化分解後才能發揮作用,不能直接作用於咽喉。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將中草藥生地、元參、浙貝、薄荷、麥冬、甘草、澤瀉、丹皮、白芍配製成複方粉劑,加入口香糖基料中,製成養陰清肺口香糖,既增加了口香糖化痰利咽、養陰清肺的作用又可使中草藥的藥力通過咀嚼直接作用於咽喉。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1.按如下配比(重量百分比)組料中草藥複方粉劑10%-20%口香糖基料餘量其中中草藥複方粉劑按下列配方組料
生地 25-30克 元參 5-10克 浙貝 5-10克 薄荷 3-6克 麥冬 15-20克 甘草 3-6克 澤瀉 5-10克丹皮 5-10克 白芍 5-10克2.具體實施過程(1)將所選中草藥炮製後按組料配方生地 25-30克 元參 5-10克 浙貝 5-10克 薄荷 3-6克 麥冬15-20克 甘草 3-6克 澤瀉 5-10克 丹皮 5-10克白芍 5-10克配製,配製後研磨、過篩,製成複方粉劑;(2)將製成的中草藥複方粉劑按10%--20%的比例(重量百分比)摻入口香糖基料中,拌勻即可。
本發明所選″養陰清肺湯″方劑早在1815年即見於醫書,臨床用以養陰清肺、化痰利咽確有著效。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養陰清肺口香糖除具有一般口香糖的口感口味外,還略帶藥香和甘草的甜香。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將中醫傳統驗方—養陰清肺湯所含的中草藥配入口香糖中,通過咀嚼,使其藥力直接作用於咽喉,從而起到了一般口香糖所不具有的養陰清肺,潤喉化痰的作用,並且彌補了中醫傳統清肺利咽方劑--養陰清肺湯的藥力不能直接作用於咽喉的不足。
下面給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按如下配比(重量百分比)組料中草藥複方粉劑15%口香糖基料85%
其中中草藥複方粉劑按下面配方組料生地 30克 元參 10克 浙貝 10克 薄荷 6克 麥冬20克 甘草 6克 澤瀉 10克 丹皮 10克 白芍 10克具體實施過程將所選中草藥炮製後按組料配方生地 30克 元參 10克 浙貝 10克 薄荷 6克 麥冬 20克 甘草 6克 澤瀉 10克 丹皮 10克 白芍 10克配製,配製後研磨成細粉,過100目篩(篩孔內徑0.152mm),製成複方粉劑;將製成的中草藥複方粉劑按15%的配比摻入口香糖基料中,拌勻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養陰清肺口香糖,其特徵在於將中草藥生地、元參、浙貝、薄荷、麥冬、甘草、澤瀉、丹皮、白芍配製成複方粉劑,加入口香糖基料中,製成口香糖,其中(1)口香糖組料配比(重量百分比)中草藥複方粉劑10%--20%口香糖基料餘量(2)複方中草藥粉劑組料配方生地 25-30克 元參 5-10克 浙貝 5-10剋薄荷 3-6克 麥冬 15-20克 甘草 3-6克 澤瀉 5-10克 丹皮 5-10克 白芍 5-10克
2.一種為了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陰清肺口香糖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工藝包括下列步驟(1)將所選中草藥炮製後按權利要求1的組料配方生地 25-30克 元參 5-10克 浙貝 5-10克 薄荷 3-6克 麥冬 15-20克 甘草 3-6克 澤瀉 5-10克丹皮 5-10克 白芍 5-10克配製,配製後研磨、過篩,製成複方粉劑;(2)將製成的中草藥複方粉劑按權利要求1的配比10%--20%(重量百分比)摻入口香糖基料中,拌勻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養陰清肺口香糖及其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在口香糖基料中加入了生地、元參、浙貝、薄荷、麥冬、甘草、澤瀉、丹皮、白芍等幾味中草藥,通過口腔咀嚼,使中醫傳統驗方——養陰清肺湯的藥力直接作用於咽喉,從而起到一般口香糖所不具有的養陰清肺,利咽化痰的作用,並且彌補了中醫傳統清肺利咽方劑——養陰清肺湯的藥力不能直接作用於咽喉的不足。
文檔編號A61K9/68GK1142967SQ9610675
公開日1997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4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4日
發明者韓春來 申請人:韓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