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紅外線省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4:23:11 1
專利名稱:遠紅外線省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隸屬一種提升遠紅外線省油器的放射率與穿透力的技術領域,是關於一種應用於引擎或燃燒機或內燃機等動力設備的遠紅外線省油器。
背景技術:
按,引擎或燃燒機或內燃機等動力設備,通常是利用燃燒石油之類的燃料流體來產生動能,因此其燃料流體的燃燒是否完全,不僅影響到引擎輸出能量的效能,同時也會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除了因燃燒不完全的廢燃料與含碳量高等因素,造成環境的汙染外,更進一步會磨耗引擎,而縮短引擎的壽命,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採用的方式極多,諸如填加助燃劑、加裝省油設備、使用除碳器等。
而在眾多的省油、助燃或除碳的設備中,目前較新的技術是以遠紅外線省油器最受注目,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遠紅外線具有穿透力、放射率的特性,將其設於輸送燃料流體的管線上,當管線內的燃料流體經過遠紅外線的照射區時,可使燃料流體的分子微細化,讓該燃料流體在進入燃燒室後的燃燒更加完全,從而提升輸出能量,達到省油之目的,同時由於燃料流體燃燒的百分比增加,因此進一步可減少廢氣中的含碳量與部分未完全燃燒的油料,而能避免破壞環境,再者燃料燃燒完全亦可減少積碳的現象,防止引擎或內燃機磨耗,降低惡性循環的情形,而達到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但習式的遠紅外線設備在常溫的狀態下,並無法產生足夠放射率與穿透力,且當使用者欲提高引擎或燃燒機的輸出能量時,通常其燃料流體的供給也會增快,使燃料流體流經遠紅外線照射區的時間縮小,造成遠紅外線照射燃料流體照射時間不足的現象,而無法有效的使燃料流體微細化,亦無法發揮遠紅線省油器的功效,降低其經濟效益。
緣是,本實用新型人乃藉由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研發與製造經驗,針對上述習式省油器所面臨的困擾與不便深入探討,並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案,經長期努力的研究與試作,終於成功的設計出一種可提高放射率與穿透力的遠紅外線省油器改良,以提升燃料流體的微細化效果,進而增進省油、提高輸出能量與淨化廢氣的功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加熱作用的遠紅外線省油器,藉以提升遠紅外線的放射率與穿透力。
而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藉由下列的技術手段來具體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結構在於由一半導體電熱膜及兩導電極片所組成;其中半導體電熱膜具有於常溫放射大量遠紅外線的特性,由導電材質所製成的兩導電極片是緊貼於半導體電熱膜的表面,且兩導電極片間保留有一間隙;再者該兩導電極片一端分別利用導線連接至電源供應器的正、負極。
導電極片為增進導電與導熱效果的銅極片。
兩導電極片與半導體電熱膜的接觸面積與其導電、導熱效果成正比。
兩導電極片間的間隙與其導電、導熱效果成反比。
電源供應器為電池。
半導體電熱膜與兩導電極片外上、下覆設有一可相對蓋合以提供保護與安裝的作用的殼體。
採用上述方案後,透過本實用新型可有效控制及提升遠紅外線的放射率與穿透力的特殊設計,達到提升燃料流體微細化的效果,讓燃料的燃燒更為完全,以節省燃料及減少積碳,同時進一步並可提升輸出能量與淨化排放廢氣的功效,以增進其經濟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使用參考的配置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使用參考的配置示意圖。
(10)半導體電熱膜(20)導電極片(21)導線(25)導電極片(26)導線(30)電源供應器(40)(45)殼體(50)油箱(60)汽油濾清器 (70)噴油嘴(80)引擎(90)空氣濾清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提升放射率與穿透力的遠紅外線省油器,請參看圖1所揭示,該遠紅外線省油器主要是由一半導體電熱膜10及兩導電極片20、25所組成,其中兩導電極片20、25並連接有電源供應器30;而關於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構成,則請參閱圖1、2所顯示,該半導體電熱膜10具有於常溫放射大量遠紅外線的特性,而兩導電極片20、25是緊貼於半導體電熱膜10的表面,該兩導電極片20、25可為各種導電材質所製成,本實用新型以銅極片為實施例,以取得較佳的導電、導熱效果,且兩導電極片20、25與半導體電熱膜10的接觸面積越大,其導電、導熱效果越佳(溫度上升越快),又兩設於半導體電熱膜10上的導電極片20、25間保留有一適當的間隙,該兩導電極片20、25間的間隙越小,導熱效果越佳(溫度上升越快);再者該兩導電極片20、25一端分別利用導線21、26連接至電源供應器30的正、負極,為了避免電源供應器30所提供的電壓過高,造成半導體導電膜10燒毀,本實用新型以12伏特的電池為實施例,而藉由電源供應器30、導線21、26、兩導電極片20、25與半導體電熱膜10形成短路狀態,而讓半導體電熱膜10產生加熱的效果,又半導體電熱膜10與兩導電極片20、25外上、下覆設有一可相對蓋合的殼體40、45,藉以保護半導體電熱膜10與兩導電極片20、25,並可方便省油器組裝於需求場所,而組構成一可提升放射率與穿透力的遠紅外線省油器。
當本實用新型實際運用於引擎、內燃機等設備時,則是如圖3所揭示,以引擎80為例,一般燃料流體是由油箱50透過一汽油濾清器60進入噴油嘴70,經微細化後進入引擎80內,而本實用新型是以省油器的殼體40、45固設於汽油濾清器60與噴油嘴70間的輸送管線上,並讓殼體40、45內的半導體電熱膜10可對應輸送管線的內部,使半導體電熱膜10放射出來的遠紅外線可照射到輸送管線內的燃料流體,如此可透過半導體電熱膜10本身放射高功率遠紅外線的特性,對輸送管線內的燃料流體進行加熱,使燃料流體的分子微細化,以提升燃燒完全度,再者使用者可依需求或當燃料流體流量增大時,控制電源供應器的輸出電流,利用兩導電極片20、25對半導體電熱膜10通電,藉由控制電壓達到控制其溫度在攝氏80℃-100℃之間,以提高半導體電熱膜10的溫度,使半導體電熱膜10放射的遠紅外線波長隨溫度上升而縮短,進而提升其遠紅外線的放射率與穿透力;如此可增進遠紅外線照射燃料流體的效率,使燃料流體的分子微細化更為徹底,讓燃料流體霧化後的燃燒更為完全,而能提升引擎80的輸出能量,達到省油之目的,同時由於燃料流體的燃燒極為完全,減少排放一氧化碳及未燃燒的油料或增加內燃機內的積碳現象,而可減少空氣的汙染,亦可減少引擎80磨耗的現象,而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再者,本實用新型另有一種配置方式,其是如圖4所示,當噴油嘴70一側連接設有空氣濾清器90時,可將遠紅外線省油器的半導體電熱膜10設於空氣濾清器90內,其一樣具有如前述的功能與功效。
歸納上述的說明,藉由本實用新型上述結構的設計,除可解決傳統遠紅外線省油器效能不彰的缺失與困擾外,並可增進眾多的功效與效能,達到提升競爭力與經濟效益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以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精神為基礎,而為本實用新型任何形式的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的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遠紅外線省油器,其特徵在於主要是由一半導體電熱膜及兩導電極片所組成;其中半導體電熱膜具有於常溫放射大量遠紅外線的特性,由導電材質所製成的兩導電極片是緊貼於半導體電熱膜的表面,且兩導電極片間保留有一間隙;再者該兩導電極片一端分別利用導線連接至電源供應器的正、負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省油器,其特徵在於導電極片為增進導電與導熱效果的銅極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省油器,其特徵在於電源供應器為電池。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線省油器,其特徵在於半導體電熱膜與兩導電極片外上、下覆設有一可相對蓋合以提供保護與安裝的作用的殼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使燃料流體微細化的遠紅外線省油器,尤指一種可提升穿透力與放射率的遠紅外線省油器,該省油器主要是於一半導體電熱膜上設有兩導電極片,該兩導電極片間並保有適當的間隙,且兩導電極片並以導線分別連接至一電源供應器的正、負極,並將半導體電熱膜對應設於燃料流體的管線外,透過上述的設計,當電流透過導電極片流通至半導體電熱膜後,該半導體電熱膜的溫度會迅速提升,讓半導體電熱膜原本放射的遠紅外線波長會逐漸縮短,進而提升其放射率與穿透力,以有效的貫穿燃料流體管線,達到讓燃料微細化的目的,讓燃料的燃燒更為完全,除可節省燃料、減少積炭外,進一步並可提升輸出能量與淨化排放廢氣的功效。
文檔編號F02M27/06GK2804409SQ200520053759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1日
發明者張峻志 申請人:張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