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省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4:22:41 1
專利名稱:車輛省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省油器。
背景技術:
會開車的人很多,如何在省能源、環保的潮流趨勢下,讓大家不再上路「白花油」,實為每一位駕駛者所欲追求的,而現今每一部車的省油率皆不盡相同,約在15~30%上下,尤其以4年以上的老車特別有明顯的差別。
於是,有諸多省油器不斷開發出來,具體而言,例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509281號之「汽車環保省油加速器改良」便是使進氣產生渦流而令引擎充分進氣,再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489176號「燃料改善方法及其裝置」、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514158號「內燃機引擎之進氣分子活躍助燃裝置」,其皆是利用遠紅外線磁力切割、並接受永久性磁鐵的磁力線切割而細活化,使燃料或氣體能充分燃燒。
然而,眾觀諸前述省油器,其結構均相當複雜,除造成售價均居高不下之外,其組裝也非輕易而能為之,所以消費者購買意願均不高,換言之,消費者在還沒有省到油錢下,便須花上數千元不等的設置費用,怎麼算都不划算,從而有市場接受度不高的實際情形。再則,以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514158號的案件結構而言,燃料須直接和遠紅外線及磁石接觸,致使燃料會夾帶有遠紅外線及磁石的雜質,進而導致油路不順暢的缺點。而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547561案的結構相對能改善公告514158案的缺點,較符合市場潮流,且價格亦相當經濟,但其螺旋的節徑為一定,所以只能適用於單一尺寸的油管上,例如摩託車及汽車進油管直徑各不相同,故而在製造每一種規格的省油器時,製造者便須準備相對應的模具,如此一來便造成相關制模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此乃目前該類省油器加工技術無法突破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車輛省油器,其可調整省油器的內徑以因應不同進油管的外徑,進而簡化不同規格省油器的模具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車輛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包含有遠紅外線顆粒,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在該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該剖槽彈性張開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所述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
一種車輛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包含有磁性顆粒原料,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在該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該剖槽彈性張開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所述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
一種車輛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包含有遠紅外線及磁性顆粒原料,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在該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該剖槽彈性張開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所述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
所述可塑性介質外周面的環狀間隔設有軸向槽體。
所述可塑性介質在剖槽的另一側外周面向外凸設有塊規條,該塊規條自由端突出可塑性介質一端而具有可撓性。
所述可塑性介質在套孔內環狀間隔的設有軸向槽體。
所述塊規條自由端突出可塑性介質端面而具有可撓性,且該塊規條朝向自由端削斜而呈一漸次變薄的厚度。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實用新型在省油器的可塑性介質上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該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從而可使省油器的內徑被調整,以因應不同進油管的外徑,使本實用新型省油器只須備置一組模具即可因應多種不同規格進油管,而不須另外一一開模製造,這樣即可使模具成本降至最低。
圖1系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圖2系本實用新型組裝於汽車進油管的示意圖;圖3系本實用新型組裝於汽車進油管的剖面示意圖;圖4系本實用新型組裝於摩託車進油管的示意圖;圖5系本實用新型組裝於摩託車進油管的剖面示意圖;圖6系本實用新型第三實例的立體示意圖;圖7系本實用新型第三實例組裝於進油管的示意圖;圖8系本實用新型第三實例組裝於進油管的剖面示意圖;圖9系本實用新型第四實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中10可塑性介質 11遠紅外線顆粒12套孔
13剖槽 14軸向槽體 15塊規條20汽車進油管 30摩託車進油管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10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10中含有遠紅外線顆粒11或磁性顆粒或兩者原料的混合顆粒,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使該可塑性介質10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12,該套孔12一側設有剖槽13,以便可藉由剖槽13張開而彈性的將套孔12包覆於汽車進油管20外周,從而使該可塑性介質10所含的遠紅外線顆粒11或磁性顆粒等原料的磁力線能穿透汽車進油管20,令通過的汽油霧化效果更完全,以提升汽車引擎的燃燒效率。本實用新型的特色有二一、在該可塑性介質10外周面的環狀間隔設有若干軸向槽體14,藉由該軸向槽體14的設置,可增加剖槽13張開或閉合的省力操作性。
二、該可塑性介質10在剖槽13的另一側外周面向外凸設有塊規條15,該塊規條15自由端突出可塑性介質10的端面,且具有可撓性,請配合圖4、5觀之,令該塊規條15以本身撓性而插入套孔12中,即可容許套孔12的孔徑被調整,以因應較小徑的摩託車進油管30,藉此結構創作,可大幅簡化兩種規格省油器的模具成本。
縱觀以上所述的結構,可以得知本實用新型省油器只須備置一組模具即可因應至少兩種不同規格的進油管20、30,而不須另外開模製造,只須藉助塊規條15插入套孔12中,或者由套孔12中拔出即可達成,本實用新型變動該塊規條15的程序,較之習用須全部重新製造而另開模具而言,其無論製造成本、模具管理,均遠優於習用結構,使本實用新型可將成本控制至最低,其已為該省油器結構提出一全新的加工技術。
請配合圖6、7、8觀之,其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其主要將軸向槽體14環狀間隔的設在可塑性介質10的套孔12中,該等效結構同樣的能增加剖槽13張開或閉合的省力操作性。
另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該實施例的塊規條15自由端除突出可塑性介質10端面而具有可撓性外,還再使該塊規條15朝向自由端削斜而呈一漸次變薄的厚度,當該塊規條15以本身撓性而插入套孔12中時,即可使套孔12的孔徑得以被調整,通過該塊規條15被插入套孔12的深度控制,可以無段的調整套孔12的孔徑,使本實用新型省油器只須備置一組模具即可因應多種不同規格進油管,而不須另外一一開模製造,只須藉助塊規條15插入套孔12深度控制即可,使本實用新型可將成本控制至最低。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包含有遠紅外線顆粒,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在該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該剖槽彈性張開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
2.一種車輛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包含有磁性顆粒原料,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在該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該剖槽彈性張開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
3.一種車輛省油器,主要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所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包含有遠紅外線及磁性顆粒原料,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兩端的套孔,在該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該剖槽彈性張開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插入套孔中。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車輛省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塑性介質外周面的環狀間隔設有軸向槽體。
5.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車輛省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塑性介質在剖槽的另一側外周面向外凸設有塊規條,該塊規條自由端突出可塑性介質一端而具有可撓性。
6.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車輛省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塑性介質在套孔內環狀間隔的設有軸向槽體。
7.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車輛省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塊規條自由端突出可塑性介質端面而具有可撓性,且該塊規條朝向自由端削斜而呈一漸次變薄的厚度。
專利摘要一種車輛省油器,由一體成型的可塑性介質構成,該可塑性介質中含有遠紅外線或磁性顆粒或兩者混合顆料,其成型後呈一管束形狀,且該可塑性介質具有一貫穿的套孔,在套孔一側設有剖槽,藉助剖槽張開而彈性的將套孔包覆於進油管外周,使該可塑性介質所含的遠紅外線或磁性顆粒等原料的磁力線能穿透進油管,令通過的汽油霧化效果更完全,以提升引擎的燃燒效率;另該可塑性介質延設有可撓性的塊規條,此塊規條可以本身撓性而方便插入套孔中,即可容許套孔的孔徑被調整,以因應不同規格的進油管,從而大幅簡化不同規格省油器的模具成本。
文檔編號F02M27/04GK2795459SQ20052005485
公開日2006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6日
發明者陳建融 申請人:陳建融